为进一步强化社区矫正对象的身份意识、规则意识和诚信意识,深刻警示全体在矫人员严格遵守信息化核查等监管规定,坚决杜绝侥幸心理和欺瞒行为,梧田司法所针对近期发生的一起因人机分离且故意欺瞒工作人员而被依法给予警告处分的典型案例,于7月30日在梧田党群服务中心组织全体社区矫正对象开展了深度剖析警示教育活动。
本次警示教育的核心在于深度剖析一个发生在身边的鲜活反面教材。司法所工作人员详细通报了社区矫正对象叶某某(化名)的违规事实:叶某某在矫正期间,外出理疗期间未携带定位手机,未按照要求上报位置,当司法所工作人员通过信息化核查发现异常并进行核实时,叶某某不仅未如实报告真实情况,反而编造谎言、刻意隐瞒实情,企图蒙混过关。工作人员围绕此案例进行了深入剖析,着重强调了以下关键点:性质恶劣:“人机分离”是监管红线,“欺瞒”是诚信崩塌。人机分离直接规避了信息化监管这一核心手段,使矫正对象处于失控状态;而故意欺瞒工作人员,则是对监管权威的藐视和对自身矫正义务的严重背弃,性质极其恶劣。随后工作人员就社区矫正重点注意事项;每日、周、月重点关注;高频次训诫、警告进行了强调。
集中学习环节后,梧田司法所所长结合警示案例及当前监管形势,对全体社区矫正对象提出明确要求:一是要时刻保持身份意识与敬畏之心,深刻认识自身所接受的社区矫正是一种严肃的刑事执行活动,绝非儿戏;二是要自觉强化规则意识与自律能力,严格遵守各项报告、会客、外出、迁居等监管规定,做到令行禁止;三是要主动加强法律学习与自我约束,利用社区矫正期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净化社交圈,远离不良场所和人员,从思想根源上杜绝再犯罪风险。多名社区矫正对象在讨论环节中主动发言,坦言案例教育令其深受触动与警醒,表示将引以为戒,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社区矫正机会,严格约束自身行为,积极配合司法所管理教育。
此次集中教育学习活动,通过“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将警示案例的震慑力直抵人心。下一步,梧田司法所将持续深化教育矫正手段,将警示案例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并辅以更精准的个别谈话与心理疏导,多措并举筑牢社区矫正对象遵纪守法、服从监管的思想堤坝,全力维护辖区社区矫正安全稳定大局,为基层社会治理夯实法治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