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小飞代表:
您在区十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所提的《关于深化村居和幼儿园一体联动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收悉。经调查研究,现答复如下:
建议指出乡村教育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性,分析乡村幼儿园在发展中面临资源短缺等问题,并提出把乡村与幼儿园视作一个有机整体,构建一村一园的一体化发展模式,助力乡村全面振兴的建议,我们表示赞同和真诚的感谢。
近年来,我局认真落实县城承载能力提升和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学前教育行动计划等,加大投入、完善机制、强化措施,积极促进乡村幼儿园削薄提质、优质学前资源扩容、学前教育内涵提升等方面工作高质量发展,学前教育补短工程获得省政府督查激励项目,通过了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创建等。
一、实施学前教育区域金名片建设工程。紧扣“教育共富”,全力打造“未来乡村园”品牌建设,印发《瓯海区学前“爱满瓯海·幸福生长”金名片培育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金名片培育设立专项经费、组建专家团队等,支持村园联动活动开展、本土课程开发、师资培训、设施改造等,打造一批未来乡村园。目前,瓯海区仙岩中心幼儿园等十二所幼儿园列为未来乡村园项目建设培育园。
二、健全协同机制推进乡村园高质量发展。瓯海区农业农村局做好乡村建设前期谋划工作,因地制宜制定发展策略,立足乡村自然资源、产业特色、人文特点,注重村庄洁化、序化、绿化、美化等环境综合整治措施的融合运用,科学编制乡村建设设计方案,在建筑风格和色彩设计上,融入当地独特文化元素,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村庄风貌。瓯海区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致力于深入挖掘和传承区域文化精髓,打造了“仙岩绿文化”的文化品牌。比如瓯海区图书馆曾带领团队到仙岩梅雨潭拍摄人文视频,并形成作品《带着“绿境”看山水》,参加浙江省“走读浙江”阅读推广系列活动,作品围绕“绿境”这一主题,巧妙结合了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以文字与影像的形式带领观众体验瓯越大地的绿色之美,将阅读与生态紧密结合,吸引了广泛的关注和好评。瓯海文化馆更是将仙岩绿文化融入文艺精品创作,原创歌曲《女儿绿》和《绿满仙岩》,用歌声带听众领略瓯海仙岩梅雨潭绿色山水的人文之美、感受城市与绿文化交融的魅力。瓯海区教育局聚焦乡村学前教育扩优提质,把“未来乡村园”作为“爱满瓯海、幸福生长”区域学前教育名片迭代升级。鼓励幼儿园立足瓯海地域特色,秉持开放创新思维,联动多方社会资源助力园所发展。探寻适宜幼儿的本土活动场域与课程资源,拓宽幼儿环境认知,使其在多元场景体验中感受家乡美丽风景和人文气息,形成具有瓯海韵味的园所空间文化。积极开展“园家社共育圈”,邀请非遗传承人、老党员、种植能手等担任“乡土教师”,开设剪纸、农耕体验、民俗故事等特色课程。在乡村振兴战略与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双重驱动下,已经形成了“窗外即教师、乡土即教材、行走即玩学、能人即教师、村童即主人”的园村一体新样态。
今后我局将深化赋能乡村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增强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满足感,为主城教育贡献乡村的教育力量。
最后,感谢您对瓯海区教育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办理单位联系人:黄家骞,联系电话:88585311。
温州市瓯海区教育局
2025年6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