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铃——”7月1日13时20分,瞿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急诊室抢救铃骤然响起,120急救车送来一位86岁高龄患者,老人突发意识丧失,心脏、呼吸均已停止。危急时刻,该中心迅速启动紧急预案,恰逢温州市中心医院急诊科李勇主任在院指导工作,闻讯后立即投身抢救一线,一场与死神赛跑的生命救援就此展开。
“患者无呼吸无脉搏,立即启动心肺复苏!”李勇到达抢救室后迅速研判病情,指挥医护团队分工协作:胸外按压与心电监护同步开展,静脉通路与气管插管无缝衔接,规范使用除颤仪实施电击除颤。在上级专家现场指导下,急救医护人员有序、高效、协同推进急救。经过15分钟的争分夺秒的抢救,随着心电监护仪恢复自主心律波形,生命体征也逐渐平稳下来,在场人员悬着的心终于落下——这场跨越三级医疗网络的生命保卫战首战告捷。随后患者被安全转运至上级医院进一步的观察和治疗。
此次成功救治,生动展现了“专家下沉、技术上行”的协同优势。近年来,温州市名医、专家下沉各基层医疗机构,常态化开展专家驻点指导、联合演练培训,显著提升了基层急症处置水平。在抢救过程中也展现了基层医护人员在面对紧急情况时,临危不乱、紧密配合的专业素养。
“从院前急救到院内复苏,每个环节都体现了生命急救防线的进步。”李勇在抢救后总结时表示,“通过定期联合演练和案例复盘,社区医护已能熟练运用高级生命支持技术,这是筑牢群众健康防线的关键。”据悉,瞿溪街道社区卫生中心本年度已成功实施8例心脏骤停患者复苏。随着优质医疗资源持续下沉,越来越多的“生命奇迹”正在社区医院悄然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