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下午,瓯海区图书馆“走读瓯海 山水同行”《小水滴漫游记》系列研学活动第三期在景山公园举行。本期以“战争与和平”为主题,12组亲子家庭沿着书中“小水滴”的足迹,在历史与自然的交织中完成了一场沉浸式红色教育之旅。
活动伊始,指导老师以“地势组词”游戏回顾首期地理知识,迅速将孩子们带入情境。随后,全体成员以“十分钟登顶”的挑战,沿着陡峭山径攀登景山。时值初夏,汗水浸透衣衫,孩子们却在喘息中真切体会到“当年战士负重行军、据守高地的艰难”。站在景山制高点,老师结合温州三次沦陷的历史(1941年、1942年、1944年),讲述了这里作为“温州城区最近的战略要冲”,在抗战中“每一寸土地都是必争之地”的悲壮过往。家长们纷纷感慨:“课本上的数字变成了脚下的山路,孩子对'保家卫国'的理解更深了。”
行走于蜿蜒栈道,孩子们对照地图辨认山脉走向,用“等高线”“分水岭”等术语分析地形对战争的影响。围在沙盘前,孩子们听着老师讲述1944年温州第三次沦陷期间,守军如何依托地形构筑防线、传递情报的故事。沙盘中还原的战壕、碉堡模型,让“智传密信护河山”的诗句有了具象化的注解。随后,来到动物园东门的莲花心广场,全体成员向英勇的烈士们默哀致敬。
活动尾声,亲子家庭来到白泉井开展水质检测。孩子们用试纸测量pH值,在记录单上写下“清澈见底,适合饮用”的结论。更特别的是,孩子们以“小水滴”的视角给下一站参与者写“漂流信”,有的孩子在信中呼吁:“希望我们一起保护好家乡的水,就像先辈们守护我们的家园一样!”
我们不仅要让孩子了解家乡的地理脉络,更要让他们传承'血沃城垣驱寇虏'的精神基因。这场跨越书本与现实的行走,不仅让历史教科书里的文字化作可触摸的温度,更让“爱国爱乡”的种子随小水滴的旅程,深深扎根于新一代瓯海少年的心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