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中小学:
为贯彻落实《浙江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优化中小学校课间活动安排 保障中小学生综合体育活动时间的指导意见》,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充分保障学生课间休息和体育活动时间,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现就优化瓯海区中小学校课间活动安排,保障中小学生综合体育活动时间提出如下意见。
一、优化义务教育学校课间活动和午休安排
(一) 延长课间活动时间。从 2025 年春季学期起,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依据校情、学情,统筹考虑上午下午课时数、大课间活动、午餐时间和在校学习时长等因素,积极稳妥调整作息时间表,优化课间活动时间。各校将课间活动时间由 10 分钟延长至 15 分钟。调整后,中小学生每日在校学习时长、上午第一节的上课时间、课后服务时长严格执行规定:小学、初中在校学习时间分别不超过 6 小时、7 小时,早上第一节上课时间分别不早于 8:30、8:00;正常教学日期间,课后服务时间不少于 2 小时或结束时间原则上不早于当地正常下班时间。
(二) 丰富课间活动形式和内容。一是开展丰富多彩的课间活动。各校要充分利用校园内的场地和设施,开发各类资源,拓展活动形式和空间,引导学生走出教室,活动身体,放松身心,调节情绪。二是保障每天至少 30 分钟大课间活动。各校要结合地域特色,因地制宜开展操类、走跑类、球类等体育活动,保证学生运动量。三是确保课间活动不间断。天气不佳时,可开展手眼协调练习、伸展运动、游戏等活动,确保不因天气而影响课间活动。
(三) 科学推动“午休躺睡”。各校在优化学校课间活动的同时,要积极为更多有需要的学生创造午休条件。学校要科学规划午休空间,有条件的学校合理安排午休躺睡区域并配置躺睡设施设备,切实保障中小学生有充足的午休时间,实现从“趴着睡”到“躺着睡”的转变,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健全完善中小学生“午休躺睡”工作机制,加强日常组织管理工作。鼓励有条件的学校为教师午休躺睡提供便利条件。
二、保障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
(四) 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各校要认真落实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上好体育课。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从 2025 年春季学期开始,每天开设一节体育课(体育活动课),在保证周总课时时长不变的情况下,统筹设计体育活动课程内容并列入课表,助力学生奠定体能基础、提升运动表现、掌握两项运动技能。建议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增加的一节体育活动课,可安排在课后托管时间或统筹其他时间。
(五) 保障每天 2 小时的综合体育活动时间。各校要根据课程开展及学生体能和运动兴趣实际,科学规划和多样化设计体育活动形式,挖掘课后服务资源,推动体育活动更加丰富、有趣。深化体教融合,充分发挥家庭、社区和其它社会资源的作用,鼓励学生课后及节假日积极参与全民健身运动。通过校家社联动和资源共享,创新学生运动激励机制,培育体育文化氛围,促进学生养成终身体育运动习惯。
(六) 丰富中小学生体育活动项目。推进学校体育品牌建设,培育推广“一校一品”“一校多品”校园体育特色项目。普及与提高校园足球行动,鼓励有条件的中小学实施特色校足球发展“六个一”机制(即每所学校落实一块足球场地、每周开设一节足球课、每个学生拥有一个足球、每天开展一次足球大课间活动、每学期举办一次足球达标活动、每学年举行一次班级足球联赛)。积极开展全区中小学生阳光体育活动,深入实施阳光体育联赛制度,完善分学段、多等级的学生体育赛事体系。中小学校每年举办全员参与的学生运动会或体育节,激发学生运动兴趣。
(七) 数字赋能助力体育运动。全区初中学校已启动使用校园AI智慧体育运动系统,各校要通过大数据分析,了解学生的体育兴趣和需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运动建议;通过学生和学生之间、班级和班级之间运动量、普及率、满分率之间的 PK,激发学生的运动积极性和竞争意识。
三、强化工作保障
(八) 统一思想,统筹组织。各校要高度重视,以学生身心健康为中心,坚持因校制宜,统筹协调,精心组织,“一校一策”优化课间安排,切实保障学生综合体育活动时间。要加强分析研判,及时发现掌握可能引发的各类舆情风险, 并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化解,确保平稳落地实施。
(九) 加强管理,规范实施。各校要持续完善课间安排和综合体育活动的管理制度,建立课间巡查反馈机制,引导更多的学生在课间多运动、多交流、多呼吸新鲜空气,将学生课间活动时间纳入对班级和教师的评价范围。学校要规范教学常规管理,不拖堂,不布置课间作业,不以各种理由约束和制止学生走出教室,不将学生的正常嬉闹、群体游戏纳入课间管理的负面清单。
(十) 加强引导,保障安全。各校要广泛听取师生和家、长的意见,对课间活动安排做好解读和引导工作。要明确活动组织、管理和安全责任,引导学生安全有序活动。定期对学校活动区域及设施设备开展安全检查和维护,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要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学生运动及上下楼梯等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要完善校园安全应急预案,增强对课间和综合体育活动中突发安全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到早发现、早研判、早处置,全力保障学生安全。
附件:作息时间表示例参考
温州市瓯海区教育局
2025 年 2 月 7 日
附件
作息时间表示例参考
初中作息时间表示例参考 | ||||
午别 | 节次 | 时间 | ||
上午 | 第一节 | 8:00—8:45 | ||
第二节 | 9:00—9:45 | |||
大课间活动(含眼保健操) | 9:45—10:15 | |||
第三节 | 10:15—11:00 | |||
第四节 | 11:15—12:00 | |||
午餐、午休 | ||||
下午 | 第五节 | 13:20—14:05 | ||
眼保健操 | 14:20—14:25 | |||
第六节 | 14:25—15:10 | |||
第七节 | 15:25—16:10 | |||
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在课后服务时间安排1节体育活动课 | ||||
小学作息时间表示例参考1 | ||||
午别 | 节次 | 时间 | ||
上午 | 第一节 | 8:30-9:10 | ||
第二节 | 9:25-10:05 | |||
眼保健操 | 10:20-10:25 | |||
第三节 | 10:25-11:05 | |||
第四节 | 11:20-12:00 | |||
午餐、午休 | ||||
下午 | 第一节 | 13:30-14:10 | ||
大课间活动 | 14:10-14:45 | |||
眼保健操 | 14:45-14:50 | |||
第二节 | 14:50-15:30 | |||
备注 | 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在课后服务时间安排1节体育活动课 | |||
小学作息时间表示例参考2 | ||||
午别 | 节次 | 时间 | ||
上午 | 第一节 | 8:30—9:10 | ||
大课间活动 | 9:10—9:45 | |||
第二节 | 9:45—10:25 | |||
课间休息(含眼保健操) | 10:25—10:45 | |||
第三节 | 10:45—11:25 | |||
午餐、午休 | ||||
下午 | 第一节 | 13:15—13:55 | ||
课间休息(含眼保健操) | 13:55—14:15 | |||
第二节 | 14:15—14:55 | |||
课间休息 | 14:55—15:10 | |||
第三节 | 15:10—15:50 | |||
备注 | 当天没有体育课的班级在课后服务时间安排1节体育活动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