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综合政务 > 计划总结
  • 索 引 号:001008003012054/2025-80549
  • 文件编号:
  • 主题分类:计划总结
  • 发布单位:南白象街道
  • 成文日期:2025-01-26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南白象街道2024年工作总结和2025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2025-01-26 10:57 访问次数: 来源:南白象街道

2024年来,南白象街道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强城行动”要求,紧密围绕“科教智城”与“中央科创区CTD”建设要求,稳步推进各项工作,创成省级示范党群服务中心,获评温州市推进市域一体化发展工作先进集体、温州市域治理现代化工作突出贡献集体等多项荣誉,致力打造“科城产人”融合发展重要典范。

一、2024年亮点工作

(一)以项目建设为引领,助推城乡融合“承载力”全面提升。全面融入“大抓项目”热潮,攻坚推进金竹单元(横宕、霞坊)、南环线一期、市域铁路S3线一期拆迁安置等项目土地报征,提速区电信总部大楼、健康大道等重点项目政策处理,助推全省首个EUP竖井智慧车库与温州中学扩建、市六医三期、南环线等重点项目进场施工,全省三个重大疫情救治基地之一浙南公共卫生紧急医疗救援基地顺利投用。紧盯安置“后半篇文章”,启动横港头城中村改造安置房权证办理手续,办理金竹、霞坊、南湖、上蔡共2061户3993套安置房与西象锦园77户三产安置户产权,实现城中村改造安置房全覆盖;率全区之先创新营业房安置“集块成套”做法,破解指标匹配难等共性问题,平稳完成横港头、霞坊、上蔡城中村改造148户、162套营业房摸文认购,用心护航群众“安居梦”。

(二)以产业转型为重点,助推经济发展“驱动力”全面升级。加快培育经济增长点,基因药谷三期、附一医肿瘤中心落地开工,基因药谷西区、海派医药总部大楼顺利竣工投用,其中海派医药作为全市“一港五谷”调研首站,获市委张振丰书记肯定,破题“三多三难”推进104国道鞋革与南洋工业区腾空拆除,有力化解宏地智能科创中心安防园中园等问题,园区年产值预计达到5亿元,1-10月,辖区完成规上工业产值172057万元、商贸业销售额2863245万元,另完成高新技术产业产值97569万元,增速18.7%,排名全区第一;发挥企业服务中心功能,全年召开银企、政企对接会服务企业400余家,帮助企业解决人才用工、融资对接等问题58起,创成“专精特新”1家、“创新型企业”5家,培育雁阵企业1家;发掘人文禀赋与商圈优势,护航春季青灯市集全国美学大会顺利召开,总人流量突破52.7万人次,南湖未来one商贸中心国庆顺利开业,假期期间吸引客流量4.4万人次,进一步打造消费新场景、激发消费新活力。

(三)以美丽宜居为目标,助推城市品质“供给力”全面厚植。围绕“国际花园智城”建设目标,有序开展“万象南湖·塘河之心”省级城乡风貌样板区试点建设,提速南湖排涝调蓄、瓯江引水等省市环境工程建设,抓牢肯恩校庆契机,推进万象城、附一医、温州南高速口等城市地标市容秩序治理,开展104国道沿线环境改造提升与再生资源回收行业专项整治,解决环境治理多年痛点;围绕高质量公共服务需求,青灯石刻艺术博物馆西馆作为建馆五周年重点项目开馆迎客,南白象社区卫生院荣获省级社区医院、全国中医药基层示范区称号,街道创成市级三星级文化驿站,白象村获评省级“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围绕“一老一少”服务命题,瓯海“未来教育创新区”重点项目温州中学附中正式投用,全市首个大规模、全功能、国际标准的CCRC医养社区泰康之家·瓯园一期正式运营,全市试点托育养老综合园顺利投用,温州市开放大学瓯海老年大学南部新城校区成功落地,新开园温州南部新城第三幼儿园、瓯海区帆海幼儿园,投用并规范运营横港头、南湖、上蔡邻里食堂,共同绘就“朝夕美好”画卷。

(四)以闭环智治为抓手,助推基层治理“支撑力”全面筑牢。持续迭代“南白象的一天”闭环智治模式,保障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长三角主要领导座谈会等重大会议期间辖区平稳有序,迅速稳妥处置温中附中“学区房”闹访、万象城教培机构闭店事件,实现重难典型信访积案“案结事了、事心双解”;全面加强社会治理服务中心“枢纽”作用与网格团队“探头”作用,今年来受理“12345”市长热线2100余件,流转处置基层智治平台事件5600余件,创新多元共治社会工作模式,承接全市社会工作“揭榜挂帅”项目交流现场会,指导和平国际医院成立全市首个社会办医机构医务社工部,主动认领“1+3+N”网格队伍统管、基层治理体系提升、医务社工三大市级社会工作试点;牢牢把握“蓝剑”“拆穿破网”专项行动要求,全年排摸整改企业隐患2280余条,居住出租房、合用场所隐患3100余条,圆满完成安全生产与消防安全“国考”迎检任务,率先开展电动车专项治理,整治电动车停充场所20处,安装充电口6800余个,牢牢守住平安底线。

(五)以红色领航为核心,助推基层党建“统领力”全面加强。提升干部管理精度,完成街道三定方案编制,率全区之先推行干部分类考核与社工人事管理工作数字化建设两大试点,街道“善治学堂”全年开展教育培训活动150余场,紧盯村社组织换届节点加快后备力量排摸,现已形成180人规模的“治理人才蓄水池”;提升阵地建设温度,以全面铺开社经分离为契机,启动上蔡、横港头社区服务综合体建设,率全区之先创新“幸福地图”“社区合伙人”小区治理模式,全年创成“共享社·幸福里”共富单元2处,辖区住宅小区摘得省“美好家园”、省“红色物业”、省市园林式居住区等多项荣誉;提升党建品牌亮度,依托“医联体”党建联建,与附一医共建全市首个医疗志愿者服务基地,统筹辖区医疗、法律、商圈等领域共60家单位,打造常态化运营的“医疗志愿服务圈”,“飞跃地贫线”特色志愿服务项目已服务地贫家庭125余户,获全市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提升正风肃纪力度,全力推动干部作风建设,重点推进“破梗阻·优服务”专项行动以及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细致排摸并整改有关情况12起,全年党纪处分8人次,运用“第一种形态”8人次,并围绕党纪学习教育有关要求,组织警示教育、条例解读等活动近30次,动员督促各村社、两新党支部开展学习教育活动70余次,全面打造能打善战的白象精兵。

二、存在问题及短板

(一)经济增长点培育挖掘仍显不足。虽然近年来投用了启迪、宏地两大工业园区,但依托平台引育优质企业的力度有待提升,部分工业区均建于上世纪九十年代,设施陈旧,园内企业多集中于鞋革、服装等劳动密集传统产业,难以形成产业集聚力和竞争力;在商贸业方面,尽管今年已推动9家潜能企业上规,但整体上过于依赖支柱企业,接续发展的竞争力与活力不足,抵抗风险能力仍待提升。

(二)基层治理举措谋划仍显不足。对标“共建共治共享”整体要求,虽然进一步迭代闭环智治模式,但目前还存在基层网格团队“探头”作用发挥不足、小区三方协同机制落实不够理想等问题短板,附一医、万象城等超大人流量场所治理难度较大,“小马拉大车”的问题依旧一定程度存在。此外,经历了一轮村改社后,部分社区两委干部在工作推进中过分依靠街道,现代化治理意识与治理能力较为薄弱,还没有完成从“粗放管理”到“精细治理”的转变,导致部分村改社区“有形无神”。

三、2025年重点工作

(一)聚焦打造城市建设新典范。以中央科创区CTD建设为引领,以南湖科创城、瓯海生命健康小镇等重点板块建设为抓手,助推南湖湾商务楼宇群顺利落地,加快完成附西停车场二期政策处理,提速南部新区科创中心、中铁EUP竖井智慧车库等重点项目与南环线、市域铁路S3线等重大路网建设,启动南湖、金竹营业房摸文认购,推进金竹横宕等地块土地报征及做地工作,协力打造科创商务活力社区、智慧研发社区、湿地康养社区、科创产业集群,不断提升城市首位度、美誉度和竞争力。

(二)聚焦打造产能提升新典范。对标生命健康、传统制造、文旅等重点赛道,谋划对接和平国际医院未来医港、肿瘤康复医院、基因药谷四期、健康之芯等重点项目,护航基因药谷二期三期、杰茜莱等重大项目建设与南洋科技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两大工业园土地报批,为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积蓄势能;持续深化“万名干部进万企”等助企行动,常态化为企业纾难解困,为产业转型营造环境;以全区“全国文旅融合示范区”创建为契机,建成投用塘河时光,精心办好一年两次的青灯市集全国美学大会,持续扩大IP影响力,为打造文旅消费领跑区助力添彩。

(三)聚焦打造幸福家园新典范。围绕园博会举办与瓯海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契机,提速主干道路、塘河沿线等重点部位市容整治提升,持续巩固省控断面水域治理成果,精心打造“博游塘河 万象美学”河居生活圈,以最佳面貌迎接园博盛会;积极响应深化儿童友好、青年发展、老年友好“三城共建”发展计划,布局建设社区学校、体育公园、老年大学等设施,推进南湖实验小学、霞坊未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建设,努力创成市级儿童友好单元等一批民生品牌;全面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推进永嘉大师文化园与青灯文博创新平台建设,进一步提亮白象塔影特色品牌,以“民生优享”引领城市品质提升。

(四)聚焦打造区域治理新典范。进一步深化打造“海绵型”治理新形态,持续完善“镇街—村社—网格—微网格”四级一体运行架构,抓实“一站式”社会治理服务中心与网格智治大调解队伍建设,持续深化“一支队伍管执法”等重点领域改革,开展“温·社区”现代社区建设试点,在城市发展中提升更多智治场景;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与破窗、通畅、关门“三大行动”为导向,严格落实“3030”隐患闭环管控机制,开展“厂中厂”、合用场所、出租房安全专项整治,全面提升安全生产、消防安全和“三防”能力。

(五)聚焦打造党建聚势新典范。提前谋划、圆满完成村社组织换届各项任务,进一步深化社经分离运行制度,谋划实施跟岗实训、导师帮带等举措,擦亮“善治学堂”干部培育品牌,全面构建规范化、常态化干部成长培养链条;深入实施“红色根脉强基工程”,率全区之先组建小区业委会联合会,打造提升横港头、上蔡社区服务综合体,打造“医联体”“茶饮”等共富工坊品牌,走出党建引领的基层治理路径;结合全区“五治五清”行动有关要求,高质量完成巡察反馈问题整改,持续整治群众身边的不正之风与腐败问题,并充分挖掘党性教育资源,结合医疗教育等特色优势开展清廉单元建设,进一步打造有辨识度的清廉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