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24年商务工作概况
今年以来,区商务局深入贯彻区委区政府决策部署,坚决扛起“挑大梁”“争前列”的责任担当,精准剖析商务发展短板不足,不断提高商务工作精准性,以“稳”“进”“立”的协同推进,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瓯海篇章中贡献商务积极力量。国内贸易方面,2024年实现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428.9亿元、增长5.3%,全社会批、零、住、餐业销售额(营业额)分别增长15.1%、15.3%、8.5%、25.9%。对外贸易方面,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395.1亿元、增长2.7%,其中出口额297.6亿元、增长10.93%,进口额97.5亿元、下降17.36%。对外经济合作方面,境外实际投资额4826.6万美元、增长20.7%。电子商务方面,2024年实现网络零售额401.53亿元、增长10.9%。
二、2024年商务工作主要成就
(一)全力以赴稳住外贸强区基本盘
一是聚焦市场开拓,培育外贸发展优势。深入实施“百企参展抢订单、拓市场”,推动区内优质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组织企业参加米兰眼镜展、香港电子产品展、德国工业展、广交会等超50场展会,参展企业超600家次,斩获意向订单约20亿美元。其中米兰展为我区近年来最大规模的组团展会,参与企业共125家。利用瓯海的百亿汽车产业带、食品行业集聚优势,开展二手车出口、预制菜出口、农产品出口等业务,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全年二手车出口超3000辆,实现了约2.5亿元的出口增量。二是聚焦业态创新,挖掘外贸发展潜力。抢抓跨境电商政策红利,在园区、平台、物流、人才等领域发力,加快打造要素高度集中的跨境产业链,建成番薯藤、平创跨境电商产业园。积极开展资源对接会,本土鞋服、眼镜等产业与希音、TEMU等平台建立良好合作关系,实现瓯海好货“线上卖全球”。全区共有1190家跨境卖家企业在亚马逊、速卖通、阿里国际站等主流平台开设店铺经营跨境业务,1-9月跨境网络销售额突破3.89亿美元。针对跨境行业当前在收汇、报关等环节存在的问题,商务、海关、税务、外汇等组建专班,探索推进跨境出口“双清包税”模式向规范模式发展,成功建立全闭环式跨境9810出口链路体系,塑造全市跨境9810出口样板,促进贸易数据回流。加快培育本土特色经营,今年新建马来西亚国家馆,是温州首个燕窝文化博物馆,展示燕窝文化起源、生产工艺、品质甄别等。在全市率先打造三大火腿切片加工中心,打造西班牙火腿学院,建设集海外直采、代理销售、切片加工等生鲜食品综合供应链体系,提升生鲜进口集散中心。依托消博会、进博会等开展示范区品牌宣传和形象展示,全面提升进口示范区辐射带动作用。借助重点进口平台开展腾笼换鸟和招大引强工作,落地聚升大宗贸易供应链、泰国糖浆供应链,合计年进口额超70亿元。落地全市首个跨境商品监测中心,通过随机监测,进一步打造放心安全的进口消费市场。
三是聚焦服务保障,稳定外贸发展预期。联合专业律师团队、金融机构等举办“浙里有援”法律服务、出口反倾销业务知识培训、稳外贸政策宣讲等活动,成功获批全省非外汇结算贸易区域试点,提升外经贸企业的国际贸易风险抵抗能力,促进外贸企业平稳渡过危机。
(二)多点发力驱动消费市场主引擎
一是“政策+活动”双轮驱动提振消费意愿。以国家、省、市出台“以旧换新”政策为契机,结合开展“梧田老街·拈花节”、“温州大麓青年音乐节”等促消费活动52场,招引温州首店23家,落地全市首个国际高端消费品保税仓,入选全省首批新型消费城市建设试点,消费市场热潮持续涌动;截至11月15日累计使用“以旧换新“补贴14338万元,惠及消费者超3万人(其中汽车消费者6500余人),拉动消费超12亿元。
二是“产业+场景”协同发力提升消费动能。高标准推动高品质消费场景建设再上台阶,落地麦德龙、温州胤秀文化影视城,改造提升梧田老街、眼镜品牌街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消费地标和网红打卡点,其中梧田老街以“唐风”为核心,年内引流仅1500万人,获评省级高品质步行街、省级历史文化街区等4个省级“名片”。高质量培育时尚产业业态,举办中国(温州)男装节、第二届温州国际服装节暨CHIC2024定制展(温州站),提升服装产业个性时尚定制品牌价值、擦亮服装产业国字号‘金名片’;落地全国第8个阿里巴巴1688选品中心,依托 1688 全网源头的优势,为温州企业提供需求匹配、营销表达等企业服务和仓储物流一体化的配套服务,实现全渠道卖货和供需高效匹配,助力瓯海加速形成一站式全品类时尚产业生态。
三是“创新+创意”多点开花释放消费潜力。挖掘会展经济、市集经济、演艺经纪等新型消费经济模式,为进一步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提供新动能。其中,因地制宜打造三垟街道“人间烟火”夜市、丽岙街道“星光夜市”、梧田街道“龙霞夜市”等17处规范化特色夜市,设立摊位1000余个,共举办特色市集活动30余场,日均客流11万多人次,日均销售额420多万元,绘就市集消费火热画卷。
(三)用心用情擦亮瓯海电商“金名片”
一是电商促消费,激活市场内生动力。以电商园区为重要载体,支持电商企业与专业直播机构开展合作,在内容、直播、售后等多端发力,全区亿元直播间、千万直播间分别达到8个、81个,同比分别增加5个、7个。如浙瓯直播基地为“一鸣”在选品、准备、直播互动和售后服务等全流程进行保障,助力“一鸣”迎战“双十一”,“双十一”期间该品牌在浙瓯直播基地日均直播17小时、日均销售额8万元。
二是电商促转型,赋能企业触网发展。打造千年商港(瓯海)·新电商产业赋能中心,为传统实业提供认知提升、社交圈层、项目孵化等转型升级的渠道。目前该中心已入住眼健康视炎数智化眼视光平台,争取到小红书浙南运营中心入驻开展实体化办公,年内组织开展“双11”大促筹备与规划培训会、《企业如何打造电商IP》、《2025消费企业如何把握战略机会》等活动10余场,服务企业200余家。
三是电商拓市场,助力企业链接全球。“电商+产业带”发展成效突出。联合区内重点电商园区、电商直播基地推动“电商+产业带”发展,引导一批传统特色产业进行抱团电商化发展。如瞿溪片区依托鞋革产业带优势,以力西特电商产业园为载体,集聚60余家高发展潜力、高成长前景的中小电商抱团发展,全年实现销售额近5亿元。
(四)政企携手打造海外投资新样板
一是深化境外经贸合作区提质升级。积极发挥鹏盛国家级工业园等境外园区平台效应,以上下链协同招商的模式,形成以皮革、制鞋、明胶等为代表的皮革产业链和陶瓷、五金件、卫浴、家具等国际产业链。二是完善走出去公共服务体系。先后组织企业参与浙洽会、东盟会、进博会、中非经贸论坛、中乌招商会、数字经济国际对接会等各类经贸会投洽会,拓展投资渠道资源;与司法局合作共建瓯海区国际商事调解中心,设立国际商会分中心,助力企业国际经贸投资合作有序发展。三是强化跨国公司培育工作。辖区企业全球化布局、品牌战略意识和研发能力进一步增强,蓝道新增泰国生产基地与香港研发设计销售中心;森马在香港、新加坡两大国际运营中心基础上,新增马来、越南两地品牌门店中心,其中越南品牌首店实现家庭成员一站式购物需求;维眸生物科技设立香港、美国两地公司,香港增资700万美元设立生物实验室,参与系列眼药水药理毒理测试和临床试验;冠盛进一步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布局。
三、2025年工作思路
(一)多出实招新招促消费回升向好。一是持续增强消费市场回升势头。不断释放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效能惠民利企,加速举办多场次促消费专场活动,拉动消费新热潮。“政策+活动”同向发力,突出政府搭台、企业唱戏、百姓受益,营造“全方位、全领域”火热消费氛围。二是持续推进消费场景提质扩容。以温州万象城、大西洋银泰城、梧田老街、眼镜品牌街等高品质消费集聚区为主平台,培育发展新型消费业态,持续推进瓯海消费中心城区建设。以中心区商圈、南湖商圈、南站商圈、大学城商圈等九大商圈为发力点,夯实消费基础、扩大消费市场、激发消费活力,全面构筑“一带一轴多点”消费格局。三是持续提升群众家门口的消费体验。科学划定便民生活圈,按照“一圈一策”的思路,推进街坊商业、邻里商业街(区)、社区邻里中心等多种模式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确保便民生活圈布局点位、业态结构、功能配置等满足社区居民日常生活消费需求,力争2025年实现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社区全覆盖。
(二)系统谋深谋细促外贸质升量稳。一是全力稳住外贸“基本盘”。持续加大展会扶持政策宣传和落实,鼓励企业出海抢订单拓市场,并加强参展企业的成效回返,做好服务,引导企业加快订单成果转化为出口数据。抓好外贸企业、货物、数据“三回流”工作,发动各镇街开展大排查、大调研工作,全面摸排外贸数据外流情况,通过招引外综服平台、“一企一策”制定针对性的措施等方式引导外贸数据回流。积极引导区内三家二手车出口试点企业,做好业务指导和服务,引导企业做大二手车出口。二是统筹开展跨境电商工作。用好用足跨境电商园区扶持政策,做强跨境电商园的报关报检、出口退税、商事法律、金融支持等公共服务,强化跨境电商产业载体功能。发挥瓯海区消费品生产基地的优势,引导TikTok、TEMU等国际性电商平台来瓯招商、在瓯落地,提升跨境产业在外贸出口的覆盖率,持续开展跨境9810、跨境9710出口合规化申报,实现跨境数据回归。支持企业以产业集群形式抱团参加跨境专业展,招引跨境头部电商平台落地,实现新一轮的“瓯海制造+品牌出海”。三是持续塑造进口产业品牌。利用跨境进口商品监测中心、高端消费品保税仓、公共保税仓等资源,招引全国进口特色企业,促进进口核心平台腾笼换鸟。积极参与“四港联动”,做大火腿进口业务量,打造境外直达、本地加工、全国分销的知名进口火腿销售市场。加快进口公共服务中心项目落地,打造销售展示、人才孵化、行业交流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塑造“买火腿来瓯海、喝咖啡来瓯海、品红酒来瓯海”等消费品牌。
(三)持续创新迭代促电商做大做强。
一是推动电商经济赋能瓯海传统制造业。利用落地的阿里巴巴1688温州选品中心等平台载体,推动传统制造企业继续向品牌化、电商化、直播化转型,为新电商行业持续做增量;通过政策扶持、资源导入、活动举办,大力支持培育MCN机构和供应链的整合,推动达人矩阵成为本地品牌的重要展销窗口,带领本土品牌走出去的同时,引入更多优质品牌走进来。二是加强重点项目和新电商人才招引。瞄准电商销售端、服务端进行靶向招商,政企联动招商,促成各领域业态头部企业加速聚拢,实施达人主播培育工程,以引培 MCN 人才孵化机构为切入点,开展“全民主播”培养计划,打造一批头部、中腰部、素人的达人主播矩阵,塑造新电商营销人物标杆。三是积极实施促消费电商专场行动。开展“网上年货节”“本地数字生活节”等新业态促消费活动,组织带货专场、选品会,建立供应链、服务机构、主播达人多方常态化合作和供需对接机制,推出一批网红达人、网红产品、网红品牌、网红场景。
(四)深化联系联动促国际合作行稳致远。
一是推动开放战略合理布局。深推“丝路领航”行动,引导企业加快在RCEP协定国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配置资源,培育更多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的民营跨国公司。二是有序引导企业对外投资。对标市级本土民营跨国公司三年行动,完善瓯海本土民营跨国公司培育库,全力争取辖区企业列入省级民营跨国公司“领航企业”名单。三是促进境外园区提能增效。助力鹏盛园区数字化基础设施提升工作,升级园区海外工厂和仓储智能化设施,开展辖区企业招商对接,引导辖区企业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