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综合政务 > 计划总结
  • 索 引 号:001008003012110/2025-80369
  • 文件编号:
  • 主题分类:计划总结
  • 发布单位:交建中心
  • 成文日期:2025-01-20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温州市瓯海区交通工程建设中心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2025-01-20 15:01 访问次数: 来源:区交通工程建设中心

    2024以来,区交通工程建设中心忠实践行“八八战略”,紧扣“强城行动”部署要求,聚焦交通建设,持续助力交通强市,坚定扛起使命担当,更高水平推动瓯海交通工程建设。全年成功续发7.3亿元债券资金,新发0.5亿元债券资金,获批101亩土地、组上报482土地,建成9道路完成14条道路移交和13个项目结算大力破解历史遗留结算,超额251%完成年度固定资产投资

一、2024年项亮点工作

(一)以锐意进取的勇气,攻坚克难,破除要素瓶颈。我们坚持双向发力,积极争取土地、资金政策支持,有效解决了项目瓶颈问题。土地资源方面,成功获批101亩土地、完成组件上报482亩土地,用于330国道潘泽段、丽岙连接线、南环线白云山隧道工程娄桥段、瓯海大道西延三期和市域铁路S3线一期仙岩站附属配套工程等省市重点项目。特别是330国道潘泽段,自今年9月接到任务以来,我们仅用约50多天的时间就完成了292亩土地的组件工作。资金筹措方面,利用专项债券为项目提供资金,温州国家自主创新产业园区瓯海片区一、二期工程成功发行7.8亿元专项债资金,累计发债10.31亿元,主动谋划地下管网超长期特别国债项目。推动中交二公局在瓯海设立分公司,产值税收落地瓯海,预计将为我区贡献约4000万元的税收收入。政策处理方面,通过与地方街道的沟通协调,确保了市域铁路S3线一期工程瓯海段主线用地的顺利完成,以及长期阻碍霞北路、老殿后路二期工程的特殊建筑得以拆除。

以一以贯之的定力,党建铸魂,深耕民生实事。我们始终坚持“大党建”聚焦民生,推动“党建+项目”深度融合。通过成立党建联盟,联合参建单位,全力推进项目建设。截至11月底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5亿元,占年终任务总数的251%。温州国家自主创新产业园区瓯海片区基础配套工程二期、南环线(温州南枢纽至学府北路)5个省市重点项目开工,新双南线南堡段等9条道路通车,其中4条断头路,瓯海交通路网“主动脉”“微循环”得到系统提升特别是瓯越大道快速路二期,作为省“千项万亿”工程,尽管2022年因土地报批方式改变导致项目进度滞后,但在区领导和相关部门支持下,最终2023年10月31日取得省政府农用地批复,成为首例“三区三线”外获批项目。在取得批复后的短短一年,我们克服重重困难,不仅赶上进度,个别标段还超越原计划,获得区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三)以敢于担当的精神,统筹协调,加速项目结算。我们发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想方设法破解工程结算难题,集中精力解决工作堵点痛点,制定详细的结算报审计划,建立结算资料报审台账,针对结算中的争议问题分批集中解决;多次组织结算推进会及结算专题会,协调解决结算审核中遇到的各类问题,重大问题及时上报党组班子解决;积极主动与项目施工方沟通,做好跟踪及服务工作。2024年,我们完成项目结算13个,涉及金额3.21亿元,审定价2.8亿元,净核减0.35亿元,结算核减率为11%,结算平均周期为6个月。特别是提早完成了财政部浙江监管局提出的中梁化债问题整改,支付资本金2800万元,圆满完成了化债工作。其中,财务费用从3250万元降至1200万元,节约财政资金2150万元。该项工作获区委红榜激励。

(四)以严谨务实的作风,恪守职责,勇当开路先锋。我们坚持严谨务实的工作态度,提升协同防范和应急处理能力,有效应对各类紧急事件(包括应急工程)。一是成功保障了2024年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的会务交通。面对区委要求道路改造3个月通车和交通流量大交警要求保障双向六车道通车的矛盾,我们优化施工组织、加强部门协作,日夜赶工不停歇,最终完成区委交办的任务,确保了会议交通的畅通,该项工作获区委红榜提名激励。二是成功保障温州中学附属初中9月开学的交通出行。我们在短短3个月的时间内,迅速组织施工单位完成踏勘、设计优化、地下管网埋设、交通组织方案论证优化等工作,提前20天完成龙霞路南延临时接线工程,解决了师生出行、家长接送、环境整治等问题,工程在开学前顺利通车,该项工作获区委主要领导肯定。

(五)以精益求精的匠心,一丝不苟,安全文明施工。我们坚持精益求精的匠心精神,强化精细化管理和安全生产。实施“销项管理制度”,监理单位每日更新施工质量和安全问题,并限时整改。重视隐蔽工程验收,确保问题整改后才进行下一道工序。引入第三方审价单位,驻场核算预算,控制工程造价。目前,我们创成省优质工程(钱江杯)1个、省标化工地1个、省“优秀红色工地”1个,市优质工程(瓯江杯)2个、市标化工地5个、市优质结构项目1个,并实现全年“无欠薪”。浙江省“建设工地文明标准化管理及品质提升”现场观摩会在瓯越大道二期项目部成功举办。

二、2025年五项重点工作

(一)下好项目谋划“先手棋”。进一步谋划2025年政府投资及前期项目及地下管网超长期国债券申报工作,谋划蛟凤路南延、南环线(蛟凤路至龙霞路)、慈湖路、下沈线等近期可行的实施方案,确保已落地项目成环成网最大限度发挥社会效益。2025年计划开工330国道瓯海潘桥至泽雅段改建工程、南环线白云山隧道至广化路等项目。

(二)打赢项目建设“攻坚战”。进一步加强关键要素的保障和统筹协调工作,解决重大建设项目中的关键难题和瓶颈问题,全力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基础配套工程一期和二期等省级“千项万亿”项目,以及南环线(温州南枢纽至学府北路)工程等市级“百项万亿”项目。2025年计划完成南堡一路、南环线白云山隧道、镇南路、老殿后路以及新双南线等完工通车任务,确保各项投资项目建设任务的顺利完成。

(三)打好从严治党“持久战”。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生的重要论述,提升干部政治觉悟、风险意识和责任感,确保责任落实。完善制度,特别是权力监督体系,保障决策透明公正,及时整改问题。加强干部监督管理,实施全周期管理,定期自我审查,建立廉政档案,提高干部思想政治素质和心理健康。强化廉洁自律,杜绝不正当利益交换,识别防控廉政风险,自觉接受监督,加强队伍建设,打造敢于担当的交通铁军。

(四)出好文明安全“组合拳”。落实建设单位质量、安全首要责任,规范工程建设其它各方主体行为,确保工程质量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和合同约定,有效控制工程风险。倡导创建精品工程,加强过程管理,鼓励施工企业创优创杯。2025年计划创建省优质工程1个、省文明工地1个,市优质工程3个、市文明工地2个。

(五)严把移交结算“扫尾关”。克服单位撤并和人员变动带来的不利因素,担当作为,加强研究,成立历史遗留项目处置小组,全力化解各类历史遗留问题。有始有终,落实移交结算,完成工程“最后一公里”,2025年计划完成8个项目结算和13个项目移交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