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瓯海经济开发区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扣“强城行动”部署要求,坚持立足瓯海区经济发展主战场、产业承载主阵地的定位,抓机遇、拼经济、促发展,奋力交出一份满意的高分答卷。入选2024年浙江省级绿色低碳工业园区,全市唯一;《瓯海经济开发区以“地瓜经济”引领时尚产业向新向强向优跃升》案例获浙江省“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最佳实践案例;获评2023年度全市开发区(园区)综合考核先进单位;瓯海眼镜小镇特色街区荣获浙江省省级特色商业街(区)称号。
一、2024年亮点工作
(一)基层党建凝心聚力
两新活力持续迸发,围绕眼镜小镇平台构建“1+X+N”党建联建组织体系,开发区党工委联合眼镜企业党支部、行业协会、高校院所等多元主体,开展眼镜小镇“引流”活动17场,引流约500人次。人才引育持续发力,探索构建“人才+产业+平台+服务”工作新格局,新招引大学生1807人,新增技能人才636人,高技能人才437人。锚定蓝领职工群体,常态化开展菁英夜校服务,创新实行“菁英夜校领学人”制度和比学机制,开展菁英夜校共28场,受众约1350人次。与温州科技职业学院开展才企精准对接活动,签订党建共建与校地共建协议。示范标杆持续引领,新增建成2家共富工坊,德赛共富工坊获评三星级共富工坊;德赛、华联、硕而博、企业社区等党组织获评2023年度市级五星级两新党组织。创新开展园区党建支部联建,特色打造兴机电器、兴道电商直播党建等示范点,持续发挥引领、辐射和带动作用。
(二)经济发展稳中有进
经济稳进提质发展,累计完成规上工业总产值188.09亿元,同比增速10.1%;规上工业研发费用5.65亿元,累计增速8.69%;完成商贸业批零住餐销售额252.25亿元,同比增速9.56%,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6.87亿元,同比增速56.93%;完成四季度规下抽样市级、省级拟合增速为28.2%。企业培育争创标杆,积极引导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企业梯度培育有序进行。获评省科技型中小企业36家;高新技术企业申报17家;市级企业研发机构6家、省级企业研发机构4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家,创新型中小企业21家。推进大孵化器建设,坚持“抓大、扶小、育新”统筹发力。新增创新平台3家,新增创新型项目入驻数246家,新增孵化面积17.85万平方米。企业转型效益突显,完成智能化改造项目新增备案36个,已认定开工项目28个;新增分布式光伏发电装机备案数21个项目,总容量9152千瓦,光伏并网19家,合同容量5934千瓦。
(三)产业集群向优跃进
项目招引积蓄动能,成功招引聚升贸易产业园总部项目、千年商港(瓯海)电商产业赋能中心等项目落地,积极跟踪杰西莱服饰等亿元产业项目开工建设;共完成引进外资总额2003.43万美元。眼镜小镇焕新升级,以“政府主导+市场运营”模式开展街区运营,眼视光“一基地三中心”正式启用;招引依视路浙江创新运营中心、明月浙南运营中心等眼镜类企业99家;品牌街入驻商户从24家增加至136家,入驻率达98.49%;成功举办第五届中国(瓯海)眼镜小镇采购节暨省级特色商业街启动仪式,共吸引91家参展企业,设置104个展位,接待1.5万余人次国内外客商,累计交易量达1498万元。龙头企业标杆效应凸显,森马、飘蕾获评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德赛集团、通达光学入选2024年度国家级绿色制造名单,东经科技建立“包装产业数据空间”,服务企业用户超43000家。
(四)基本保障护航发展
扎实筑牢安全防线,严格落实“企业自主排查+网格全面检查+中介专业指导+行政执法督查”制度,共组织安全夜查136次,排查整治隐患 478个;共推进今冬明春安全生产、消防安全百日攻坚行动等专项整治行动5项,实现进企入户开展“全覆盖”排查整治,开展安全生产监督执法检查118次,开具整改指令书66份,立案查处36起,完成安全生产培训15次,开展应急消防演练500余次。扎实推进安保维稳,以“安心义警”队伍构建警民共治、群防群治新格局,全年受理处置欠薪案投诉1420件,涉及劳动者1745人次,涉薪金额近862万。全年辖区诈骗案数量同比下降28.06%,案损数同比下降63.03%。辖区派出所民警季垟灿火场救人事迹,获中央政法委长安剑、新华社等国家级媒体点赞。扎实加强民生保障,全面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市容环境卫生、食品安全等各项工作开展,完成新鑫小区、红梅路垃圾中转站等2处临时变压器问题治理,排查完成28处雨污混排整治;紧盯食品安全重点企业,开展专项检查,推进实现食品全链条数字化追溯管理。
(五)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抱团出海拼抢订单,组织企业组团参加巴黎光学眼镜展、米兰光学眼镜展、广交会、上交会等5场海内外展会,其中,牵头组建经贸代表团一同至巴黎光学眼镜展,助力提升瓯海眼镜品牌影响力。惠民暖心资源集聚,传承大党建模式经验,整合部门赋能、专业服务、创新平台、志愿服务、校地融合、辖区两新支部产业链联盟等6大模块资源优势,更新推出企业社区小候鸟三心教育、“益企”便民驿站、非公企业文化月、菁英夜校、主任惠客厅、惠企助销共富集市、荣誉银行、社区“合伙人”等8大幸福要事项目,共开展助企惠民活动232场,累计服务超一万人次。排忧解难共促发展,急企业之所急,参与协调解决迅达电子新厂房高压线“上改下”、锐盛供应链等3家大宗贸易企业发票提额、金鸿远实业正门电线杆移位、龙帝欧鞋业污水管堵塞等问题,协调解决人才子女就学等“关键小事”6件,落实辖区内总部型企业、跨境电商等项目补助合计2291万元。
二、2025年重点工作
(一)以更高质量发展,让经济运行再提质
围绕盘活经济存量,定期梳理企业服务清单,重点跟踪分析企业用工、耗能、经营情况,科学个性化定制帮扶计划,持续做好在库企业发展动态监测与政策引导。围绕激活经济增量,重点引导亿元企业开展零地技改和智能化、数字化改造,持续关注企业项目备案后的开工情况,重点紧盯迅达电子、通达光学等技改项目开工情况。围绕潜力企业培育,动态跟进企业“小升规”、创新型、专精特新等梯度培育情况,重点推进展泰眼镜、金龙纸业等企业专精特新申报;同时,深入政策宣贯,积极引导中小企业围绕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创新型等方向转型升级。
(二)以更高站位谋划,让招大引强再突破
强化项目招引空间保障,持续紧盯强强集团资产处置进度,坚持“招大引强”与“招高引新”并重,“强链固链”与“延链补链”共促,强化横屿单元A-02地块、数据智能与安全装备研发生产基地等项目产业谋划,实现产业集聚升级;加强区各大招商中心联络,发挥眼镜小镇、总部经济园等平台优势,突出总部型企业回归与本土培育双向发力,地毯式排摸在外企业、温(瓯)商信息,引导潜在总部项目早回归、早运营、早纳税。深入激活商贸业发展潜力,探索建设大宗商品特色型综合保税区,依托跨境电商园、千年商港(瓯海)电商产业赋能中心等重点平台,眼镜小镇“前店后厂 百店齐播”直播带货等活动,招引优质大宗商品贸易头部企业、电商企业落户开发区,积极探索新消费增长点,进一步提高贸易规模和效益。加大外资外贸企业招引与培育力度,深入走访拓高乐等重点企业,督促企业完成增资扩产工作,确保外资到位。
(三)以更高水平集聚,让平台建设再升级
聚焦时尚产业资源集聚分布特点,深入实施“强城行动”,锚定“西部时尚城”建设目标,谋划整合推进梧白片区、娄桥片区时尚产业业态集聚。眼镜产业方面,聚焦眼镜特色小镇创建,紧抓特色产业投资额占比等关键指标提升;强力推进市场化运营,把握眼视光瓯海“一基地三中心”、国际眼镜城建设机遇,积极开展凯乐康医疗科技、康明眼镜总公司、海伦凯勒等优质项目对接,提升品牌街整体规划布局。服装产业方面,围绕梧白南片集聚雪歌、杰茜莱、飘蕾服饰、迪亚服饰等多家女装时尚品牌特色,谋划打造“温州女装时尚品牌工厂直销集聚区”,全面提升区域女装品牌影响力。聚焦“三镇一港一园”平台集聚优势,充分挖掘大范围内亮点特色工作,积极开展联动宣传扩面,全面展现产业爆发崛起态势,提升省级开发区在全省乃至全国影响力。
(五)以更高实效举措,让助企服务再升温
紧抓国内国际展会机遇,组织眼镜、鞋服、智能锁等传统产业企业抱团参展,推进打造传统产业联盟,共同拓展更广阔的市场,推动“单兵作战”向“抱团参展”转变。依托企业社区助企惠民党建联建、眼镜小镇党建联建等阵地建设,集聚惠民服务资源,以党建联建推动议事共商、资源共享、人才共育、发展共助。充分发挥德赛、华联、硕而博、兴机等五星级党组织“以点带面”效应,重点攻坚兴道共富工坊三星级示范打造,推进形成“党建促发展”的示范带动效应。聚焦产学研教融合发展,深化温职院、温科职、安防学院、瓯职中等高校院所合作,结合区域产业优势及高校专业特色,持续加强“中高企”一体化的校地合作人才共育模式,深化推进产业向更高水平迈进。加强干部梯队建设,深入推进“第一种”实施办法、网格员管理办法、网格化安全监管工作机制等机制落实,重点突出监督管理、关爱激励,多层次优化网格治理效能,以干部实绩为主,全力提升队伍的战斗力。
(六)以更高标准要求,让基层治理再精细
深化隐患排查整治,落实“3030”隐患闭环管控机制,扎实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聚焦“厂中厂”、三场所三企业、易燃企业、危化品储存使用等重点领域排查整治全覆盖全闭环,持续推动安全生产治理模式向事前预防转型。把牢社会风险防范关口,持续加强辖区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及时发现化解矛盾纠纷苗头,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禁毒禁黄,严厉打击电信网络诈骗,完善根治欠薪长效机制,提高突发事件预警和处置能力,有效防范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