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泽雅镇党委、人民政府,区属各单位,市派驻瓯海各工作单位:
现将《瓯海区2024年度和美乡村建设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瓯海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
2024年7月3日
(此件公开发布)
瓯海区2024年度和美乡村建设实施方案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落实新时代“千万工程”,全力实施“兴村行动”,加快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奋力打造乡村全面振兴区域样板,全市宜居宜业宜游的和美乡村示范区,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工作目标
《关于坚持和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落实“兴村行动”打造乡村全面振兴瓯海样板的意见》的文件精神,2024年,争创省和美乡村示范乡镇1个、省级未来乡村试点2个、省和美乡村特色精品村2个、省和美乡村达标村30个、和美乡村覆盖率达40%以上;乡村连片提升示范精品线建成1条、启动1条;建设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村2个、都市农业公园1-2个。
二、工作内容
(一)加强乡村建设规划落地和村庄设计引领。持续实施以人为核心、高质量为导向、面向现代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构建以镇街为中心、示范乡村为节点、农村为腹地的城乡融合发展空间体系。按照“全域规划、全域设计、全域整治”要求,有序推进村庄规划编制,逐步实现乡村地区规划管控全覆盖。立足乡村自然资源、产业特色、人文特点,注重村庄洁化、序化、绿化、美化等环境综合整治措施的融合运用,开展微改造精提升,科学编制乡村建设设计方案,打造有乡土味、瓯派韵、国际范的“浙南民居”。规划布点要结合未来乡村、特色精品村、历史文化村落和乡村振兴示范带等示范建设,实现“点线串连”乡村连片建设发展。
(二)逐步提升和美乡村建设覆盖率。根据《浙江省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行动计划(2021—2025 年)》《浙江省和美乡村建设导引和认定办法(试行)》等要求,以2027年90%的行政村达到和美乡村标准、10%以上行政村建成精品村为总体目标,科学编制规划设计,注重节点塑造,坚持因村施策、特质发展,补齐乡村建设短板、打通乡村发展痛点,高水平建设“宜居、宜业、宜游、宜养、宜学、宜创”的和美乡村,充分体现绿水青山、田园风光,彰显江南韵味、瓯海特色。侧重村内道路高质量提升,实施村内道路全面硬化、沿线彩化、节点亮化、配套优化“四化提标”,探索建立“有标准、有制度、有经费、有村民参与”的村内道路养护管理模式,实现村内户户畅通的微循环。2024年力争建设和美乡村达标村30个,推动和美乡村覆盖率达40%以上,开展风貌落后村集中整治20个,整改提升问题村居1个。
(三)扎实推进乡村连片提升建设。根据《2024年温州市和美乡村“一县一带一片”建设实施方案》,以和美乡村示范、乡村振兴示范带、历史文化村落和乡村产业平台为基础,强化资源整合,联动城乡道路综合整治提升,重点实施“规划共绘、产业共富、环境共美、设施共享、文化共通、四治共融”六大行动,形成和美乡村建设片区化、组团式、带状性的“一带一片”发展布局,做到串联一路风景、激活一地产业、共富一方百姓,有力推动农业农村同步实现现代化先行、农民农村同步实现共同富裕先行。2024年,打造丽岙“北镇南园·侨乡花城”乡村连片提升示范精品线,培育壮大丽岙教育、侨乡、花城等特色文化品牌,实现绿色高质量发展;启动瞿溪“塘河秘境·桃源乐谷”乡村连片提升示范精品线建设。
(四)重点实施未来乡村试点建设。根据《瓯海区开展未来乡村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温瓯政发〔2022〕60号),高质量打造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为目标,以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为方向,通过“九大”应用场景载体,推进未来乡村试点“美丽经济、生态宜居、文化风貌、四治融合、幸福生活”的五位一体联创,重点聚焦基层组织、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主导产业、主体风貌、主题文化建设。集成“美丽乡村+数字乡村+共富乡村+人文乡村+善治乡村”创建,逐步推广未来乡村数字化应用,打造乡村数智生活馆,实现数字化建设工作的常态化、精准化。2024年,持续建设“穗丰怀古”“耕读溪山”和“林垟田园”等3个未来乡村,省级未来乡村争创2个、新申报2个。
(五)高水平共建和美城乡示范。以承办第十五届中国园博会为契机,对项目周边乡村实施环境规划、建设、提升,打造周边精品乡村游览线路,统筹推进“和美乡村”“未来社区”、风貌样板区建设和老旧小区改造,同步推进金3A景区村、“一村万树”示范村、特色民宿集聚区建设。以任桥村、凰桥村和塘下村区块为整治重点,开展村庄、农田、水域、道路、工业区和住宅小区的综合改造提升。对全区范围农田开展“脏、乱、差”环境整治,重点突出美丽田园示范点创建和公路边、铁路边、河边、山边的农田“疤点”清除,持续建设郭溪“里屿垟片”美丽田园,启动打造瞿溪“蛟垟田园”都市农业公园。
(六)积极创建和美乡村示范乡镇。按照“村点出彩、沿线美丽、面上洁净”的总体要求,以景区、产业带、山水线、人文古迹等为区域重点,结合“美丽瓯海全域行动”,以绿化彩化、干净整洁、品质塑造、立面改造等为建设重点,深入开展“四边三化”行动和“两路两侧”环境综合整治,把门前庭院建成精致小品、把村庄建成特色景点、把沿线建成风景长廊,着力推进彩叶林、景观林、古道修复、乡村绿道等乡村景观建设,力求“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2024年,在持续建设泽雅“纸等你来·共富雅韵”乡村连片提升示范精品线基础上,实施百村万户增收促富试点项目,打造北林垟区块村貌整治建设样板区,争创省级和美乡村示范乡镇和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共同富裕示范带。
(八)持续推进历史文化(传统)村落建设。根据《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协调小组办公室关于公布浙江省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有数量名录库的通知》相关要求,开展古建筑修复、村内古道修复与改造、与历史风貌冲突的建(构)筑物整修改造、搬迁安置区基本公建设施建设等工作,在加强部门联动形成合力提高历史文化村落的保护力度的同时,突出重点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用于重点村、重点项目保护工作,通过新媒体进行宣传提高群众对历史文化的保护意识和认知程度,加大宣传力度。2024年,组织开展潘桥街道金堡村、茶山街道罗丰村和泽雅镇庙后村省级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重点村、一般村的申报工作。
(九)逐步推进乡村分布式光伏建设。利用乡村现有建(构)筑物:乡村居民住宅、新农村集中搬迁住房和村集体建筑屋顶安装分布式光伏。鼓励设施农业、设施畜(禽)养殖业等结合农牧业生产,在大棚、畜(禽)舍等安装分布式光伏。推进乡村公共场所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结合风光储等新能源技术,打造推广“新能源+充电桩”应用。
(十)积极培育农村文明和谐风尚。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梦、经典道德名言警句宣传,设立善行义举榜,建好乡镇、村组道德文化墙、文化巷道。建立健全农村志愿服务组织,开展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营造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风尚。完善乡规民约,成立村民代表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红白理事会,遏制陈规陋习、倡导文明新风。宣传移风易俗,推进殡葬改革,倡导厚养薄葬,将婚事新办、孝老爱亲等纳入村规民约。
三、工作要求
各职能部门和镇街要明确责任分工,区农业农村局负责牵头组织项目设计方案的申报审核及指导工作;区发改局负责牵头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设计方案联审,对涉及规划选址等条件不完备的和美乡村建设项目(新增建设用地和建筑面积的项目例外),开辟绿色通道批复项目建议书,不再办理规划、土地、环保、水保、初步设计批复、施工图审查等手续;区住建局凭立项文件(项目建议书批复)办理招标手续,在区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公开招标确定施工单位;镇街作为业主单位实施和美乡村项目建设。
和美乡村建设资金实行竞争性分配,各镇街要根据《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关于印发浙江省和美乡村建设导引和认定办法(试行)>的通知》(浙村整建办〔2023〕10号)的有关规定的建设范围和标准,在7月底前完成本年度项目申报,择优开展2-3个乡村建设项目,计划整合各级资金800万元,并在规定要求时间内完成项目建设。
(一)建立项目储备库机制
由区农业农村局建立和美乡村项目储备库,实行动态管理,建立项目储备时建设内容原则上应处于未建状态,对镇街行文上报项目,要及时审核项目申报资料,财政资金不能用于楼堂馆所建设,将审核后项目申报材料形成统一意见,确定拟立项名单,明确项目建设内容、建设时间、建设要求及财政资金投入。在下达建设计划时,原则上要在项目储备库中择优选取,上级临时要求申报的项目可根据实际需要适当合并简化程序。
(二)加强项目建设过程管理
区农业农村局要及时了解掌握项目建设进度,督促镇街按规定对项目进行管理,对发现问题的要及时督促镇街做好整改。为鼓励项目早启动、早完成、早见效,对镇街采取预拨资金、按进度拨款和完工验收后结算等方式相结合的拨款办法,对完成招投标的建设项目,最多下达60%的工程建设资金用于项目的启动建设。
各镇街要在本实施方案文件下达90天内各镇街完成项目立项、招投标、签订施工合同及组织进场施工等事项。建设项目一般采取招投标方式,各镇街务必要抓紧开展招投标工作并及时上报招投标结果。属地镇街纪工委负责把关,无特殊情况,同一镇街涉及多个项目的,以合并立项进行招标,贯彻落实区政府专题会议纪要(〔2018〕21号)关于设计费相关规定或实行公开招投标设计单位。村集体或自筹资金不列入政府投资项目,原则上按程序可自行委托建设。如超过时间未能进场施工的,视自动取消项目,将不再下达建设资金;开工后超计划建设时间1年以上未完工的,将不再下达建设资金
建设资金下达后,各镇街要按预定建设期限及时完成,如超预定建设期半年未能完成,须书面报告区农业农村局,经批准后,方可继续实施,否则将按项目终止处理;项目内容变更,应事先由镇街书面报告区农业农村局,批准后方可继续实施,并作为验收存档的内容之一;项目实施终止,对于已下达的财政资金应予以收回。区农业农村局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年度投资计划。
(三)严格项目竣工验收制度
项目竣工后,除有特殊规定需要有省级部门、市县验收外,项目验收原则上由镇街按照有关规定,做好竣工验收、绩效评价等工作,并及时将专项资金使用、项目建设、检查验收及绩效评价等有关情况上报区农业农村局。项目建设形成的村集体资产,要及时督促村级财务入账核算。
(四)及时开展项目绩效评价
区农业农村局每年要选择部分镇街或项目,对和美乡村建设专项资金使用效益进行绩效评价,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价指标、评价标准和评价办法,对资金使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等进行评价。通过绩效评价具体了解我区和美乡村建设项目实施情况,掌握财政补助资金绩效目标实现情况,总结试点成效经验,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为下一步工作提供借鉴。
(五)建立项目档案管理制度
镇街对项目申请报告、立项文件、资金下达文件、竣工验收报告、结算审价报告等相关原始材料要按项目建档立册,实行档案化管理。
四、组织保障
(一)强化组织领导。和美乡村建设列入区委区政府重要工作,各相关镇街要成立和美乡村建设工作机构,由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制定具体工作方案,明确工作职责,把目标、任务、进度、措施层层落到实处,全力确保和美乡村建设取得成效。有未来乡村试点建设任务的镇街要成立工作专班,采取主要领导负责制。
(二)加大投入力度。完善“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村级自筹”的资金筹措机制,区财政要加强对和美乡村建设资金保障,村级自筹部分由区农业农村局会同区财政局、属地镇街,结合各项目村实际,逐个研究确定具体筹措办法。用好用活“一事一议”项目,争取多方资金用于和美乡村建设,对项目进行统筹安排、分类实施,分类补助,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探索市场化运作模式,按照“谁投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民营企业、社会团体、个人等社会力量,通过投资、捐助、认购、认建等形式,参与和美乡村建设。
(三)加强宣传引导。加大和美乡村建设先进典型的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报纸、广播、电视台、政府网站等新闻媒体和村内宣传栏,及时报道和美乡村建设中的鲜活经验和感人事迹,以身边的典型、身边的变化,激发农民群众投身和美乡村建设的热情,努力营造深化和美乡村建设的良好氛围,促进和美乡村建设深入开展。
(四)严格督查考核。建立和美乡村建设工作考评机制,认真开展考核评比工作,营造比学赶超的工作氛围。区农业农村局每月对相关镇街和美乡村建设情况进行考核督查,掌握工作动态,检查指导工作,通报建设进展,并将结果反馈给区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各镇街每月及时将投资进度录入统计平台,政府投资按统计入库完成率进行年度绩效评价。
附件:1.2024年瓯海区和美乡村建设重点指标分解表
2.2023-2025年瓯海区和美乡村建设重点任务分解表
附件1
2024年瓯海区和美乡村建设重点指标分解表
镇街 | 和美乡村示范建设 | 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 | 都市农业公园 | ||||||
省和美乡村示范乡镇 | 省未来乡村 | 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共同富裕示范带 | 省和美乡村 | 省特色精品村 | 市“一带一片”乡村连片提升示范精品线 | 省级 | 市级 | ||
潘桥街道 | 2 | ||||||||
郭溪街道 | 2 | ||||||||
瞿溪街道 | 4 | 1 | |||||||
茶山街道 | 2 | 1 | |||||||
丽岙街道 | 5 | 1 | 1 | ||||||
仙岩街道 | 1 | 5 | |||||||
泽雅镇 | 1 | 1 | 1 | 10 | 1 | 1 | |||
合计 | 1 | 2 | 1 | 30 | 2 | 1 | 1 | 1 |
附件2
2023-2025年瓯海区和美乡村建设重点任务分解表
序号 | 项目名称 | 建设起止期限 | 总投资(万元) | 已投资(万元) | 投资计划 (万元) | 建设性质 | 2024年形象进度 | 责任单位 | |||
资金来源 | |||||||||||
省财政 | 区财政 | ||||||||||
2024年 | 2024年 | 2025年 | |||||||||
合计 | 4000 | 440 | 465 | 1520 | 1575 | ||||||
1 | 乡村连片示范精品线 | “北镇南园·侨乡花城” | 2022-2024年 | 500 | 280 | 220 | 续建 | 完成 | 丽岙街道 | ||
2 | “塘河秘境·桃源乐谷” | 2024-2025年 | 500 | 0 | 200 | 300 | 新建 | 启动 | 瞿溪街道 | ||
3 | 未来乡村 | “耕读溪山” | 2024-2025年 | 800 | 30 | 200 | 570 | 新建 | 启动 | 仙岩街道 | |
4 | “穗丰怀古” | 2024-2025年 | 1200 | 30 | 465 | 200 | 505 | 新建 | 启动 | 仙岩街道 | |
5 | 历史文化(传统)村落保护利用 | 茶山罗丰村 | 2024-2025年 | 400 | 0 | 200 | 200 | 新建 | 启动 | 茶山街道 | |
6 | 泽雅上潘村 | 2023-2024年 | 300 | 100 | 200 | 续建 | 完成 | 泽雅镇 | |||
7 | 问题村居 | 泽雅黄山村 | 2024年 | 300 | 0 | 300 | 新建 | 完成 | 泽雅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