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迅群代表:
您在区十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所提的《关于加大教师专业发展支持力度整体提升队伍水平的建议》收悉。经调查研究,现答复如下:
该建议从瓯海区名优教师培养、教师负担、培养体系、评价机制等四个方面出发,指出当前区域教师专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议。对此,我们表示赞同和真诚的感谢!
瓯海区一贯以来非常重视教师队伍的培养和发展,区教育局更是把2024年列为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年。根据您的意见,我们进一步完善制度,加快建设一支师德良好、业务精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
一、整治形式主义,减轻教师负担。区教育局把进校园事项分为四类,进行定向清理:(一)“进校园”活动方面:将重点治理未经审批同意的活动;整治经审批同意的清单内“进校园”活动项目主题过大,子活动过多的问题;整治临时性活动较多的问题;整治片面追求参与度、覆盖面,并与考核评比捆绑的问题。(二)督查检查评比考核方面:将重点治理未经审批同意开展督查检查评比考核问题,包括各类创建活动;治理台账数量多,存在“过度留痕”问题;治理同一项目多部门考核,且标准不一的问题;治理标准执行僵化,忽视工作实际的问题。(三)摊派无关事务方面:将重点治理拆迁、招商、庆典、商业保险等事务强制摊派给中小学校,并下达指令性任务;以“小手拉大手”的名义,将其他部门工作职责转嫁给学校,要求学校落实“主体责任”;治理过多抽调师生参加活动或比赛,强制师生参加网络投票、点赞好评等问题。(四)“指尖上的APP”方面:将重点治理与教育教学无关的APP数量过多的问题;治理与考绩、评先评优相挂钩,或者对注册数、活跃度、转发量等考核指标,或者运用排名、通报、晾晒等方式推广使用等问题;治理由家长代学生在相关APP平台上学习答题,学习教育沦为形式的问题。
二、推行管用的研修,提高教师研修效益。《浙江省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学分制管理办法(试行)》完善提升了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制度,提高了教师专业发展培训的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自2016年实施以来,瓯海区在每年的省市教师专业发展培训业绩考核中均获得优秀。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也暴露出不少类似代表所提的问题和困惑。为此,借助国家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改革试点的契机,我区向省教育厅提交了《温州市瓯海区教育局关于教师专业发展培训学分结构调整的请示》,建议建立90学分培训弹性机制,学分认定的权限适度下放,以加强校本研修、引导教师就近参训、缓解工学矛盾,突破省平台选课限制、匹配率限制、培训时间限制。区级组织的培训项目,要经过专家审核和培训指导委员会论证、报培训领导小组办公室研究确定后上传平台供教师自主选课。同时,教师外出培训的审批权限在学校,多年来我们一直强调校长要做好教师自主选课培训的指导工作,制定学校总体培训规划,把好审批关,引导教师有计划参加区内外培训。名师工作室(站)对发挥名优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带动新教师和良师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我们持续加强过程管理和结果考核,如2023年聘请专家对118个区级名师工作室考核后停办13个,根据学校需求新增10个。
三、加大培训课程建设,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培训课程建设是开展教师专业发展分层分类培训的关键。2023年我区在温州市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自主选课或指令性项目(课程)评比中获奖3个,新立项3个。同时,建立区级—基地(集团校)—学校三级研训运行体系,重心下移,打造基于校际合作理念的教研实践体,实现从个别学校的零星改进到区域整体性推进。目前,我区正在开展分层分类分科培养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开发课程模块与课程标准,优化课程内容,探索培训课程的规范性、科学性、专业性、实践性,强化教师培训的有效性。
四、完善中小学教师考核评价工作。我们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坚决克服重教书轻育人等现象,把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评价的首要要求。督促学校认真组织师德考核,坚持定性与定量相结合,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和实效性,全面客观评价教师的师德表现。考核评价结果作为教师职务晋升、岗位聘用、绩效分配、评优评先、培养培训的重要依据,充分发挥考核评价的鉴定、指导、激励、教育等综合功能。把认真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作为评价教师的基本要求,引导教师上好每一节课、关爱每一个学生。科学合理确定考评内容。学期考核内容应涵盖师德表现、工作量、教学质量、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重点突出教育教学实绩。探索建立中小学教师教学述评制度,任课教师每学期对每个学生进行学业述评,述评情况纳入教师考核内容。强化一线学生工作,落实中小学教师家访制度,将家校联系情况纳入教师考核。考核指标设计适当向班主任倾斜,向教学一线和教育教学效果突出的教师倾斜,向支教、走教和教共体内交流的教师倾斜。各类先进评选按照指标名额分配到各校,采取选定和认定相结合的模式推荐评选。
五、积极要求和鼓励区内名优教师发挥引领作用。开设区级名师工作室,目前正在运行的区名师工作室113个,通过这个平台培养学员近1000人。鼓励区名师工作室开展区级展示活动,本学期有88个工作室申请区级展示。按学校需求,每学年开展区名优教师送教下乡活动,本学期共60所学校申请区名优教师送教下乡,涉及区级及以上的名优教师开展送教活动133人次。目前,瓯海区共柔性引进人才34人,每年合计费用370万元,服务于22所中小学(幼儿园)。其中区级层面8人,联盟校(园)5人,集团校6人。各柔性人才与相关学校签订合作协议,采取一月一次现场指导等形式,为学校推动学科教师发展,提高教师科研水平,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作出较大贡献。
最后,感谢您对瓯海教师发展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办理单位联系人:卢万华,联系电话:0577-88585095。
温州市瓯海区教育局
2024年7月5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