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综合政务 > 计划总结
  • 索 引 号:001008003012007/2024-79569
  • 文件编号:
  • 主题分类:计划总结
  • 发布单位:瓯海区民政局
  • 成文日期:2024-06-27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瓯海区民政局2024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2024-06-27 16:44 访问次数: 来源:区民政局

今年以来,瓯海民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政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在助力共同富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增进民生福祉中积极作为,书写了高质量“民政爱民、民政为民”幸福答卷。

上半年,成功承办全省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工作会,被省民政厅确定为社区社会组织作用发挥绩效评估观察点;打造“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瓯海样板”,获评全省“浙家共富”十佳案例;获评全国首批医养结合示范区,将军社区创成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相关工作经验获李岩益副省长点赞表扬;成立全国首家非营利性的慈善信托服务中心;“一户一画像”精准帮扶绘就新时代“弱有众扶”共富画卷入选2023 年度浙江省社会救助领域创新案例,相关工作经验获章月影副市长批示肯定;新桥、娄桥等2个街道未保站获评浙江省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建设百佳案例。在民政部、省民政厅发表信息7篇,温州民政上发表信息31篇,被各级媒体宣传报道75次,其中被国家及省级媒体宣传报道14次。

一、上半年工作总结

(一)紧盯共同富裕目标,筑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一是社会救助工作精准有效。深入推进“一户一画像”精准帮扶,获评省社会救助领域创新实践优秀案例。及时提高特困、支宁、精减职工、三老人员等保障水平,调整特困人员护理费,上半年发放各类社会救助金3612万元。启动区级助联体改造提升,上架帮扶项目65个,服务在册困难群众2838人,一、二季度助联体考核指数均达100分。出台新版综合帮扶政策,通过救助“一件事”实现15项救助事项集成联办,完成30户困难群众家庭善居改造提升方案,救助家庭探访关爱率、“幸福清单”送达率均达100%。二是未保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孤困儿童基本生活月标准从2742元调整到2979元,新桥、娄桥2个街道未保站入选全省“百佳”。出台《瓯海区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服务质量提升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整合未保成员单位和社会组织救助帮扶资源,开展困境儿童“圆梦微心愿”等主题活动13场。通过公益创投,开设“石榴花开”等关爱项目5个,提供亲情陪伴、心理疏导等差异化服务。三是“精康融合行动”提质增效。作为全市唯一省级“精康融合行动”试点单位,依托区级精康服务中心,完成全区3389名在册对象的社区康复适宜性筛查,为143户有康复意愿患者家庭建档,开展团体康复、家庭赋能、社区融合等活动26场。

(二)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推动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一是“老有康养”高质量建设。先行先试、积极探索医养结合工作,成功获评全国首批医养结合示范区。发布基本养老服务清单,积极承接、推进市级养老服务领域(居家服务质量方面)综合执法试点、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试点、老年助餐服务长效运营试点等3项试点工作,新建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床位30张、老年食堂12家,上半年助餐达42万餐次。泰康之家·瓯园建成投入试运营,成功举办区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大赛,为152名养老机构护理员提供3批次为期两天的专业技能提升培训。二是老年友好城市创建高质量推进。召开全区创建工作动员部署会,指导各创建单位制订工作方案,争创2个老年友好镇街和5个老年友好村社。三是“一老一小”高质量发展。普惠型托育养老一体化服务体系通过省共富试点验收,建成托育养老一体点位30个、实现所有镇街全覆盖,家庭托育养老成本平均下降26%,获评全省“浙家共富“十佳案例。

(三)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构建共建共治共享格局。一是社会组织培育加快发展。承接全省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工作会议,会上以社会组织助力三个“一号工程”为主题,做交流发言。被省厅确定为社区社会组织作用发挥绩效评估观察点。按照“5577”思路,聚力打造5个中心、整合5方力量、开辟7大区域、融合7大功能,迁建社会组织孵化基地。抓实34个公益项目实施,首次启动慈善组织和社区社会组织两项公益创投活动,投入资金142万元。二是社会组织综合监管全面加强。常态化开展社会组织年检,出具年检整改通知书95份,警告处罚社会组织62家。抽取38家社会组织开展“双随机”联合检查,完成率达68%。持续开展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行业协会商会收费治理、“僵尸型”社会组织专项整治等系列专项行动。三是慈善事业健康发展。成立全国首家慈善信托服务中心,开展儿童公益素养教育研讨会和家慈善进学校之有“笑”行动。启动“瓯海慈善奖”评选活动。新增慈善信托2单、慈善组织2家。慈善组织信息公开率达100%,备案公开募捐方案4单。实施“共富同行”计划,资助永嘉县开展2个公益项目。目前,全区义工队296支,义工11200多人,建成“义工之家”11个。共富基金增至177支、规模达1.11亿元,村社慈善工作室实现全覆盖。公益创投资金总量提高至342万元,涵盖儿童关爱、邻里共建等10大领域54个项目,单个项目最高资助金额提高至40万元,是目前全市公益创投资金来源渠道最宽和资金投入最高的县(市区)。上半年共募集慈善捐赠款物5046万元。

(四)聚焦群众新需新盼,优化民政专项服务品质。一是婚姻登记管理服务全面提升。成立区婚姻家庭服务指导中心, 开展“花开四季•幸福瓯海”婚事新办系列主题活动,举办“520佳‘瓯’天成‘海’誓山盟”纪念婚礼,举办梧田老街水榭婚礼、水上龙舟婚礼、“不一样的青春”相亲交友会等,串联周边婚礼酒店、月子中心等30多家相关企业,推出优惠举措30多项,为新人提供一站式婚庆服务,催生“甜蜜经济”。上半年办理婚姻登记2832件,其中结婚登记1690对,同比增长38.87%,增长率居全市第一,婚育户一件事联办推送率89.2%。二是殡葬管理服务持续推进。加速推进群众“身后事”基本服务免费民生实事项目,已通过市局验收,上半年免除殡葬基本服务费1205宗逾134.8 万元。青山白化治理、生态化改造等行动持续深入,上半年拆除私坟110座,迁移、改造2780座私坟,完成率达60%。扎实推进“园博园”范围内坟墓迁移安置工作,完成3家公墓新建批复,拆除2家违规公墓墓穴共213穴,启用新版二维码公墓证书,统一全区遗体运输车辆,更新全区136个禁新宣传阵地,新建6处宣传阵地。三是区划地名公共服务日益规范。开展第五轮县级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工作,扎实开展平安边界建设,提前完成北纬一路道路地名更名为数安路工作。深入推进“乡村著名行动”,新编、增挂门牌4854处,其中“数字门牌”3219块。持续做好国家、省、市地名系统地址数据校核工作,累计归集、上图、校核数据5449条。四是水库移民工作扎实开展。落实移民后扶项目7个,已全部开工,其中3个已完工。核定2024年水库移民后扶直补人口5776人,发放资金340.259万元。化解移民产权办理等难题,稳妥推进珊溪水库剩余资产处理。

(五)强化党建引领作用,政治机关属性更加彰显。高标准开展党纪学习教育,严格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落实“一岗双责”。集中开展民政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整治,全力配合省委巡视组和区委巡察办对民政工作的“党性体检”“政治体检”“纪律体检”“作风体检”。组织党员去廉洁教育基地维日康树贤艺术博物馆参观学习,引导党员干部学纪、知纪、明纪、守纪,聘请“两代表一委员”为局机关行风监督员,定期开展活动。制定2024年度党风廉政工作实施方案,明确组织领导与责任分工,构建常态长效机制。上半年开展抓早抓小谈话提醒50人次,未有相关人员被运用“第一种形态”,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环境持续向上向好。

二、下半年工作思路

(一)打造“弱有所扶”的新时代社会救助体系。持续提升社会救助服务水平健全分层分类社会救助体系,深入实施“弱有众扶”优享工程建设,以新建区助联体为牵引,打造一批精品服务项目,做实做强“瓯助馨扶”品牌;持续推进30户困难群众“瓯善馨居”重点项目;深入开展社会救助综合治理,进一步规范公开公示制度,强化资金监管,加强动态管理;积极回应信访群众救助诉求,有效提升社会救助幸福指数。不断加大孤困儿童的关怀力度,以迁建区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和提升梧田、丽岙未成年保护中心服务阵地为载体,持续开展困境、留守儿童关爱服务工作;继续做好流动儿童摸排工作,组织开展儿童督导员和儿童主任的年度培训。扎实推进“精康融合”落地见效,制定包括服务标准指南、康复指导手册、督导评估清单等实操工具,实现登记康复对象接受规范服务率达到50%。

(二)打造“老有康养”的幸福养老服务体系。聚焦民生实事项目,高质量建设认知障碍照护专区,因地制宜打造富有特色的专区照护场景;紧盯食堂建设进度,确保11月底前完成全部建设。聚焦老年友好城市创建,重点培育2个老年友好镇街、5个老年友好村社,争创老年友好样板。聚焦集中整治重点任务,联合区纪委对镇街养老服务中心运营情况开展督查,将养老机构消防安全每月一检与食品安全检查结合,重点核查特困供养机构检查的问题是否整改,服务与管理是否到位。聚焦试点工作,在南白象街道和茶山街道开展社区老年认知障碍健康教育和筛查评估,打造认知障碍闭环式服务网络;提高民政养老服务领域综合执法能力,切实做到长效化整治居家养老上门服务领域存在的各类突出问题;制定泽雅镇老年助餐服务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加强助餐服务监管,开展老年食堂星级评定,提高助餐服务水平。

(三)打造“共建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服务体系。社会组织培育方面,完成社会组织孵化基地(慈善基地)建设;推进社区社会组织作用观察点工作,分层开展区级公益创投大赛和社区社会组织专项公益创投活动,以项目形式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和慈善组织;引入广东、上海等地专业机构开展项目督导,实施“三方协同”共治行动等六大主题服务,推动社会组织作用发挥。社会组织监管方面,集中处置剩余“僵尸型”社会组织,安排专人为注销有难度的社会组织提供代办服务,对未完成注销登记的“僵尸型”社会组织进行立案撤销;9月底前,完成剩余社会组织的“双随机”检查。慈善事业发展方面,召开区第四届慈善大会,开展慈善奖表彰,举行“中华慈善日”活动;继续实施“阳光慈善”行动、“共富同行”计划、慈善领域公益创投活动;落地家慈善、对口帮扶、乡村振兴等慈善信托,新增慈善信托资金300万元以上,培育1家社区发展基金会。

(四)打造“暖心惠民”的专项服务体系。优化提升婚登管理服务质量,进一步提升婚姻登记中心室内布置,争创全省“十佳婚姻登记机关”;进一步提升全市首个结婚登记户外颁证基地,争创省级户外结婚登记颁证基地;进一步推进婚俗改革,持续打造“花开四季·幸福瓯海”婚俗品牌,争取全省婚俗改革文明简约“甜蜜经济”试点。做好“园博园”范围内坟墓迁移安置及公墓绿化改造提升工作,力争9月底完成全部墓穴的建设工作;12 月底前完成“园博园”范围内1732 座 3925 穴坟墓的迁移安置,指导好郭溪街道龙船坳公墓的绿化改造提升工作。高质量完成移民后扶项目建设,持续推进后扶项目违规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推进和美移民村建设“双十提升”行动,稳妥有序推进珊溪水利枢纽工程剩余资产处置工作。继续开展“乡村著名行动”,争取提前完成第五轮县级行政区域界线联合检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