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半年,区综合行政执法局认真对照区第十次党代会报告、区委十届六次全会报告和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目标、任务和措施,统筹抓好重大活动“百日攻坚”市容环境提升、“大综合一体化”改革等重点工作,全面助力我区打造现代化高品质“国际花园智城”。圆满完成各项重大活动前后环境保障任务;“大综合一体化”改革持续深化,行政处罚执行“云调解”、新桥助企服务加油站、仙岩“一站双中心”等做法获得省司法厅、市局的高度肯定。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亮点
(一)着力城市品质,打造宜居环境。高质高效完成各项整治提升任务,全力打造干净整洁、靓丽有序的城市环境。一是净化城市市容秩序。完成市级交办整治类环境问题158个、区级下发督办整治类环境问题133处;推进瓯海大道、瓯越大道沿线铁塔整治提升,拆除15座,提升25座,破解“多杠林立”现象。二是提升城市景观品质,通过增花添色、添彩、添香等举措,完成瓯海大道周边节点提升16处,宁波路周边彩化3500平方米,动车站周边高架立体花箱200余米,涉及整治提升面积12045平方米。三是点亮城市璀璨夜景,围绕瓯海大道、瓯越大道等重点区域开展亮化提升行动,完成平天镬山体、阿外楼东侧等20个亮化项目,安装光束灯39个,亮化灯具2700余个,萤火虫灯2300余个,天际线亮化设施8000余米。
(二)深化执法改革,提升执法质量。上半年,执法改革在多方面持续唱响好声音。“道路开挖”执法监管一件事、“执法助企服务加油站”机制、新入职执法人员“新蓝工程”等创新做法入选全市第一批揭榜挂帅改革项目,推广执行协议、分阶段履行等强制执行调解方式入选省级增值化改革项目,一季度“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综合评价位列全省第34、全市第2。
(三)做优服务保障,增强民生福祉。开展“平路整治”工作,完成7处“桥头跳车”、30处“窨井跳车”整治,解决市政类投诉问题1556余项,维修路面破损超7.1万平方米。推进生态园林城市创建,通过大体量增绿、高标准建绿、精细化管绿,我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已达到16.3㎡/人、绿地率27%、绿化覆盖率30%。持续推进生活垃圾治理“虎哥”模式,“虎哥”回收共接收居民订单18.3万个,回收生活垃圾3000余吨。
(四)夯实安全底线,保障城市运行。强化燃气企业监管,严格落实“入户安检”制度,上半年已入户安检6.5万家次,发现整改隐患306条。强化执法管理,严厉打击非法经营燃气行为,上半年已立案非法经营燃气、非法使用燃气等案件41件。
(五)深化攻坚克难,发扬铁军作风。聚焦重点执法任务推进专项整治,围绕市容环境、垃圾分类、建筑渣土等领域开展联合执法38次,重点执法任务立案2577起。开展“增值式”执法,创新推出“首违不罚+轻微减罚+认罚轻处+公益减罚”“4+x”执法模式、融合学法积分理念,全面推广执行协议、分阶段履行等强执调解方式,推动增值化执法常态化、规范化。
(六)加强队伍建设,激发干事热情。加大工作督查力度,准确把握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上半年运用“第一种形态”监督执纪16例。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上半年梳理整合、优化提升包含值班制度、考勤制度等28项制度汇编,切实筑牢制度牢笼。推进青廉工程建设,针对90后、00后干部开展“青年话清廉·圆桌派”活动,推动青年干部廉政教育“活”起来、“传”开去。
二、下半年重点工作
(一)推进行政执法改革再提升。紧扣省综合执法评价指标体系(协同高效监管执法率、综合评价指标),完善10个专项领域监管“一件事”场景建设,加强“揭榜挂帅”顶层制度设计,抓好5个项目制度起草,更好释放改革活力。纵深推进执法目录动态调整更精准、执法队伍科学体系更优化,进一步完善两级行政指挥中心的机制和制度建设,以最好状态迎接省司法厅“一支队伍管执法”的验收。
(二)推进城市环境品质再提升。按照“桥头跳巩固好、主次路平整好、人行道净化好”的要求,持续推进道路“平坦行动”“桥头跳”和“窨井跳”专项治理,加强道路全方位冲洗,做到“道路见本色”。推动全域景观化建设,做好精品路线景观保障,巩固好省级优质公园、示范路、示范点等绿化创建成果,探索推进“公园+”模式,逐步有序提升全区绿化品质。
(三)推进执法业务水平再提升。加快推广行政处罚“简案快办”模式,探索形成“简案快办”模式现场勘验、询问笔录格式模板,积极推动简易案件证据保全、快办快结,提高执法质效。充实全系统持证人才库,提高处罚案件法制审核人员具备法律职业资格占比,提高案件审核水平。
(四)推进城市安全水平再提升。加快推进“瓶改管”工作,发动各镇街加强瓶改管工作宣传,积极对接温燃公司做好设计施工,快速推进改造进度。加大部门联合执法频次,做好“行刑衔接”文章,全力打击“黑气”、“倒灌”、非法运输经营等行为。
(五)推进垃圾分类水平再提升。积极开展示范带、示范片区等示范创建活动,探索以户为单位的生活垃圾源头减量,全力打造“无废社区”示范样板。强化垃圾分类执法力度,针对垃圾分类的关键环节、重点领域开展专项联合执法,推动垃圾分类步入法治化、规范化轨道。
(六)推进队伍整体素质再提升。以问题为导向,落实约谈提醒机制“硬约束”,坚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完善内部管理机制“铁规矩”,通过“留、废、改、立”的方式,对财务管理、“三重一大”等内控制度进行修订完善,扎实做好廉政风险防控,努力实现队伍风清气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