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001008003012010/2024-79462
  • 文件编号:
  • 主题分类:政协提案
  • 发布单位:区人力社保局
  • 成文日期:2024-07-02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关于对区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072号委员提案的答复函

发布日期:2024-12-06 14:51 访问次数: 来源: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工商(经济)界1组委员:

你们在区政协十届三次会议期间所提的《关于建设“瓯海产业人才学院”的提案》收悉。委员们所提出的建设“瓯海产业人才学院”促进校企紧密合作、产教协同育人的建议,对于瓯海解决当前人才紧缺问题、优化人才培养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提案客观分析了我区在产业人才培育机制、平台及专项政策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中肯建议。我局高度重视,第一时间联系区委组织部(人才办)、区教育局、区工商业联合会(总商会)、市高教新区发展中心等相关部门,积极推动重点建议落地,现答复如下:

一、探索布局产业学院。通过“1+1”合作模式,围绕我区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和鞋服、眼镜等区域主导产业,联动行业企业、科研平台、高校学院共建现代化产业学院。如在数字经济领域,以中国(温州)数安港为依托,联合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共建温州数据学院,联合温州大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学院共建浙南数字经济产业学院;在时尚智造领域,以时尚智造小镇为依托,联合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共建温州设计学院,创新“2+1办学模式”,以“研创用”开展实践教学,使人才培养精准定位到企业的具体岗位,目前已向浙江驰光数字科技公司输送学生 30 多人,助力企业考取鞋类设计师技能证书88人。推进中国(温州)双碳科创港建设,联合温州大学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共建浙江省新能源材料现代产业学院。

二、深化产教融合发展。构建“一体化定向培养”模式,实现产业用工定制化、精准化以职专生的就业方向与企业的用工需求为导向,按照“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总体思路,推动区内传统龙头企业与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温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瓯海职业中专等在瓯职业院校开设“订单班”“定向班”等特色班,解决产业发展急需的技能人才难题。联动在瓯高校和瓯海重点科创平台,开设“微专业”课程,联合定向培养大学生。

三、打造精品,促示范引领。立足高端平台,创新就创服务。培育中国数安港基地,由安防数字安全学院、温大数字研究院等入驻,通过主题讲座、专家指导、项目孵化、企业服务等一系列活动,搭建高校、企业、产业、师生之间的互动平台,帮助大学生孵化成长,促其转化就业、创业。强化龙头引领,建立大学生人才就业联盟。促成中央商务区直播行业基地与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结对,以行业企业联盟的形式与高校签订协议班、输入合作等项目,开展学子企业行,结合企业的实际需求,开展项目式学赛活动,提升的实践能力。加强领军示范,打造优质示范基地。选取区内优质企业,在管理制度、福利待遇、住宿、餐饮等软硬件方面进行规范化建设,促进大学生转化就业。助推人才发展,打造高效就业样板。面向全瓯海的企业征集各类就业岗位,精准推送至匹配的院校,已成功对接1408名高校毕业生到企业参与就业实践,市内市外、线上线下协同发力,密集举办引才活动,助力企业累计发布3.5万余个岗位,涵盖了锁具、汽摩配、食品等多个行业,切实为企业解决招人难的问题。

四、高度重视产业人才培养工作,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与浙江安防学院、温州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成立瓯海区产教融合实习实训基地,联合瓯海职业中专集团举办“共享型”实训基地。以实训基地作为提技赋能的主要载体,加快推进“政”“校”“企”三方合作的技能培训项目,共同研究制定培训课程,提高从业者技能水平和就业创业能力。与温州大学联合举办“共育融合·智联瓯越”产教融合高质量发展论坛,成立组建12个重点行业产教融合联盟,构建起政企校多方联动的人才培养新格局。各联盟主体根据本行业发展需求,统计人才缺口,制定人才目录和培养计划,并积极对接高职院校、组织签订校企合作协议,推动产教深度融合。目前,各联盟已联合建立重点企业产教融合工作站77家、产业实训基地35个、校企定制工作室4个、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工作室2个,为企业持续培养大批技能人才。

五、强化人才政策激励。贯彻实施人才新政40条4.0版和“5+5”产业专项人才政策,迭代升级热带雨林十条新政,加大对重点平台、重点项目、重点人才、重点区域的支持力度。一是吸引高层次人才。通过“瓯越英才计划”提供10万-500万元奖励,培育产业领军人才。二是培育基础人才。实施《2024年温州市重点产业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建立“问企识才”机制,支持企业引进紧缺工程师,对新全职人才提供1—8万元就业补贴及交通补贴、住宿补贴、实习生活补贴。同时,给予企业社保、公积金补贴,对优秀大学生创业项目提供5万-50万元创业及贷款补贴,全面吸引和留住人才。另外,区工商联发挥统战资源优势,号召企业设立奖助学金,提高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积极性。

下一步,我局将会同相关部门进一步认真研究吸纳有关建议,进一步助推产业人才培养,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实现人才资源高效配置,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瓯海产业发展大军。

最后,感谢您对我区相关工作的支持! 

办理单位联系人:徐翔,联系电话:88533295。


温州市瓯海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4年7月2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