侨联届:
你们在区政协十届三次会议期间所提的提案《关于发挥侨资侨智侨力,加快培育壮大温州本土汽摩配产业专技人才的提案》(以下简称《提案》)已收悉。《提案》指出本土汽摩配产业专技人才招工难留人难、高技能人才短缺、人力资源队伍建设长效机制缺乏等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所提的建议非常准确、深入,部分建议内容已在区有关工作中有所体现,我们将会同各相关部门,充分分析、吸收并在今后工作中予以落实和推进。现将相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发挥地方产学研侨优势,创建车辆工程科研平台
瓯海辖区内高校资源丰富,有温州医科大学、温州大学、温州肯恩大学、温州理工学院、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瓯海职业中专集团学校等大中专院校。近年来,校地双方结合汽摩配产业情况,整合产学研资源,创建车辆工程科研平台,培养具备国际视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车辆工程人才,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方面是院校科研优势。瓯海职业中专学校开设有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温州职业技术学院开设有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温州大学和温州理工学院开设有车辆工程专业。另一方面是产业科研优势。区内不少汽摩配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各类企业研发技术中心不断增加,如知名汽摩配企业温州市冠盛汽车零部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万超电器有限公司获得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和省工业设计中心双认证,温州天球电器有限公司和温州瑞豪电子有限公司获得省工业设计中心认证。,历年来全区各类行业累计80余家企业获得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认定,有效推动了各行业发展。
二、汇聚侨心侨智侨力,以侨搭“桥”引智
近年来,我区以联络联谊为重点,凝侨心聚侨力,举办了一系列活动和大型会议,如上线“侨务全球通”、开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校园行活动、协助举办中国(浙江)世界华侨华人新生代创新创业大会、对接50余人次,2023世界温州人大会、2023世界瓯海人大会等,对接人才150百余次人才。
在培育壮大温州本土汽摩配产业专技人才的过程中,我区一方面对接海外侨团、人才工作站,招引海外优秀汽摩配产业专技人才。另一方面,通过海外侨团微信公众号、视频号、微信群等平台,开展汽摩配专技人才政策宣传。下一步,将结合汽摩配人才国际教育合作交流工作,开展侨务活动,引导区内汽摩配人才向德、日、美等制造业强国大学学习先进的汽摩配技术,将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营造留侨引侨的环境,吸引华侨子女回国留瓯。
三、促进校企合作,建立实训基地和实验室
近年来,我区强力推进汽摩配产业人才发展,推动企业、学校、产业端三方协同发力,综合促进产学研共同进步,目前区内已建成两家汽车行业技能大师工作室(实训基地),分别为依托温州市环球汽车衬垫有限公司以陈小珍为领办人的区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和依托温州市冠盛汽车零部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夏民木为领办人的区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工作室积极开展汽车行业技能攻关、技艺传授、技能推广等工作,加深落实行业人才队伍打造。同时,围绕汽摩配人才校企合作,主要做了以下几点工作:
一是支持企业自主开展技能认定。推动汽摩配企业职业技能等级自主认定工作,温州市冠盛汽车零部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瓯海区2020年首批自主认定试点备案企业,组织动员超六百名员工参与磨工、产品质检等培训,员工技能水平得到有效提升。浙江万超电器有限公司组织近三百人进行汽车装调工培训和评价,255名员工获得职业技能等级证书。
二是推进汽摩配大学生招引。我区集中推出高校毕业生招聘服务月系列活动,组织温州市冠盛汽车零部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汽摩配产业企业走进温大、温职、温科、浙江安防、温理工等在瓯各大高校,招收相关专业人才,2023年开展本地线上线下招聘会共109场。
三是出台引才政策。对毕业到来汽摩配中小企业工作的大学生分批次予以留温就业补贴奖励,对于成功引入汽摩配高级技能人才的猎头公司,按猎聘费用的50%给予企业补贴,针对新引育正副高专业技术人才,分别给予10万元、4万元奖励。这些奖励针对汽摩配人才的引入,培育、持续发展等不同发展阶段而设立,对汽摩配人才留瓯促产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下一步,我们将充分吸纳你们提出的创建车辆科研平台、加强汽摩配专业人才国际交流学习、加大汽摩配实训基地投入等建议,在工作中完善汽摩配人才引育相关机制,以凝聚共识推动汽摩配产业人才发展。
最后,感谢你们对我区工业经济发展的关注和支持。
办理单位联系人:章闻益,联系电话:88502273。
温州市瓯海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4年7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