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素丹代表:
您在区十届人大三次会议期间所提的建议《关于加强瓯海眼镜产业集聚发展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已收悉。《建议》对我区眼镜产业现状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从产业集聚、品牌培育、龙头企业招引等方面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建议,我们表示赞同和真诚的感谢。现将相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机制保障优化发展体系。研究制定瓯海眼镜产业三年以及年度培育方案,明确重点任务、重点项目等,绘制眼镜产业“鱼骨图”,对标对表加大眼镜产业培育发展。出台《瓯海区促进先进制造业发展扶持办法》《瓯海区促进鞋服、眼镜、智能锁产业发展扶持办法》《瓯海区促进电商(MCN)产业发展扶持办法》等“1+5+16”产业政策体系,结合我区产业实际情况,制定了工业设计、企业引育、网络销售、项目活动、公共平台、厂房租金等方面的扶持条例,全力扶持眼镜企业在瓯发展。
二、平台建设强化集聚发展。以瓯海眼镜小镇为核心打造瓯海眼镜产业发展高地,建设制造展示区、研发总部区、商贸文创区、人才服务区、跨境电商集聚区等五大功能区。新成立眼镜小镇专业运营主体,打造眼镜品牌街2.0版本,提升品牌街对瓯海眼镜产业的赋能作用。截至目前,已招引依视路浙江创新运营中心、明月浙南运营中心等74家企业,与施洛华眼镜、广东雷诺等企业达成战略合作。依托中国(瓯海)眼镜小镇、瓯海时尚智造小镇,联动郭溪高新技术产业园,优先保障优质眼镜企业入驻,拓宽眼镜产业发展空间,新落地温州蓝道集团智能化产业基地,填补光学镜片制造产业链空缺。
三、品牌打造做强时尚IP。引导贴牌生产向自有品牌发展,目前已打造眼镜品牌150余个,境外注册商标324枚,亨达光学全球注册的3个品牌在数十个国家和地区进行销售,冠豪眼镜SECG品牌已成为国内销售量第一儿童品牌。同时,对质量奖获得单位、“浙江制造”品字标企业发放相应奖励与补助,有效提升企业创牌、创奖积极性。目前眼镜企业已累计参与获得浙江制造“品”字标认证16家,区政府质量奖5家。成功举办第五届中国(瓯海)眼镜小镇采购节暨省级特色商业街启动仪式,现场同步举行了眼镜现货展、年度瓯海眼镜品牌秀等活动,抖音、小红书等自媒体平台曝光量累计超230万次,有效形成宣传矩阵效应。
四、校地合作塑造发展新优势。5月17日,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签订协议,合作共建“一基地三中心”即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瓯海眼健康科普基地、眼科体检中心、视力检测中心、浙江省视光产业质量检测和技术创新服务中心”,推进“科普+验光+体检+销售”一条龙服务体系完善。冠豪眼镜、金达眼镜、泰德光学等多家眼镜企业与瓯海职业中专集团学校进行了对口合作,共建眼镜生产线与产业实训基地,眼镜企业累计创建产教融合站点20个。
下一步,我们将根据您的建议和瓯海眼镜产业实际持续推进眼镜产业培育壮大。一是强化政策支持。积极争取省级产业专项资金支持瓯海眼镜产业转型升级,立足企业政策期盼、产业发展需求,完善“1+5+16”政策体系,加大政策实施的精准度和企业的覆盖面。二是聚焦产业集聚提升。依托瓯海眼镜小镇新建厂房、商业楼宇、周边配套产业园等,聚焦眼镜研发设计、眼镜高端定制生产、眼镜博览交易、眼镜文旅体验等四大细分产业谋划一批优质项目,加快中国(瓯海)国际眼镜城项目装修入驻,优化眼镜小镇品牌街整体规划和布局。持续推进横屿单元A-02地块项目招引工作,加强国内品牌企业、跨境电商头部企业等招引落地,积极对接明月、依视路、暴龙等龙头企业的华东区域公司落户瓯海,争取将其生产基地引入瓯海。三是聚焦特色品牌打造升级。鼓励发展形势较好、条件较为成熟的企业积极探索走自主品牌发展道路,突破代加工路径,强化自主运营能力和创新能力。鼓励企业走收购、并购品牌路线,深入挖掘潜力较大的国内外眼镜品牌,借助品牌影响力,拓展更广的目标市场。支持企业拓展辐射范围,加快连锁化网络化发展、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打造一批眼镜产业骨干品牌企业。四是聚焦特色活动宣传推广。紧密结合眼镜产业特色,融入年轻潮流元素,探索引入音乐节、文化艺术节、眼镜内外销采购等活动,通过潮流特色IP打造新消费场景,将时尚、文化元素与眼镜产业融合。协同眼镜协会、运营方、重点企业等多主体,策划特色活动,通过抖音、小红书、快手等自媒体网红达人宣传推广瓯海眼镜产业。
最后感谢您对瓯海眼镜产业的关注和支持。
办理单位联系人:陈艳艳,联系电话:88532937。
温州市瓯海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4年7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