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综合政务 > 计划总结
  • 索 引 号:001008003012003/2024-00024
  • 文件编号:
  • 主题分类:计划总结
  • 发布单位:区经信局
  • 成文日期:2024-01-02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瓯海区经济和信息化局2023年工作总结和2024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2024-01-02 10:56 访问次数: 来源:办公室(政务服务科)

一、2023年工作总结

今年是疫情转段后经济恢复的第一年,我局在区委区政府的指导下,深入实施稳进提质攻坚行动,贯彻国家、省市稳经济系列政策,多措并举,推动工业经济稳定发展,1-10月,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10.2%,排名三区两市第2;制造业投资增速36.4%,全市第3;规上工业亩均税收37.2万元/亩,全市第3;规上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增速13.2%,全市第2;新产品产值率52.7%,全市第1。

(一)坚持产业链式集聚,跑出高质量发展新速度

一是迭代升级产业链链长制。制定出台各产业年度培育计划,专班专干全力推进鞋服、眼镜、智能锁等重点产业发展。服装产业成功入选“浙江制造”省级现代纺织与服装产业集群协同区,并获得1000万元省级财政专项激励,相关做法获得市委书记批示肯定;“中国服装定制产业基地”落户瓯海智能锁产业入选省中小企业产业集群;眼镜行业列入全省第二批中小企业数字化改造试点县(市、区)创建培育名单。二是积极搭建拓市场平台。充分发挥政府主动性,聚焦我区标志性产业链,帮助企业搭建沟通合作桥梁,向上争取省级产业数据价值化现场会、浙里制造供全球(瓯海站)等会议在我区召开。举办希音跨境电商服装需求对接会、数安大会、拼多多官方招商会对接活动共计18三是持续深化“实数”融合发展坚持产业数字化,打造分级梯度培育体系,深入实施“千企智能化”改造行动,以政府购买形式推进智能化技改诊断服务,并加大补助力度。今年新增智能化技改项目71个,新增市级数字化车间4家,德赛公司入选国家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完成市级补助项目45个,兑现金额4964.7万元同时坚持数字产业化,东经科技、森马服饰分别获评工信部工业互联网平台示范项目、省级重点工业互联网平台3个案例入选2023年浙江省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优秀案例名单,数安港在全省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大会上作典型发言。

(二)深化企业梯度培育打造高质量发展新标杆

一是创新实施雁阵培育工程。牵头制定《瓯海区制造业雁阵企业培育行动方案(2023-2025)》,实施企业培育“四雁工程”,召开雁阵培育大会,建立高成长企业龙虎榜,形成企业学习先进、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截至10月份,亿元企业准达标110家,较去年新增12家;10亿元企业较去年新增1家。二是聚焦打造专精企业梯队。完善“小升规—创新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小巨人—重点小巨人”培育链条,构建优质专精特新企业梯队培育库,加强入库企业分类指导、定制服务。截至10月份,新增省创新型中小企业144家、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6家、省隐形冠军2家。持续提升创新驱动能力。建设完善国家、省、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培育库,深化产学研合作,加速人才引育赋能企业,截至10月,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省级首台套2项、市级首台套6项。

(三)强化用地空间保障,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

先后推出“小微园”“数据得地”“二级市场管理”等创新举措,大力探索解决发展空间不足问题。一是优化“数据得地”通过系统匹配地块和企业用地需求信息,形成地企匹配方案。今年已完成3家供地,供地面积70亩实现了企业从“跑腿要地”到“无感得地”的根本转变加速老旧工业区改造。实施老旧工业区改造提升三年行动,启动第一批5个老旧工业区试点改造,以“工改工”为主线,以连片改造为重点,探索产权集中再开发、定量不定位分割等方式,全力盘活存量用地,腾挪产业发展空间。2023年完成低效用地整治659.6亩,拆除283.1亩,再供地104亩,新开工建设26.7万㎡。三是提升小微园建设。制定实施《瓯海区小微企业园建设管理办法》等政策文件,加快数字化园区建设,提升园区管理服务水平。科创小微园成功入选2023年园区精准服务中小企业财政专项激励试点名单获500万奖励,并入选省第一批专精特新产业园(创建)名单。四是强化用地产出进一步优化厂房二级市场管理机制,联动市监局、不动产等部门加强监管。根据标准地达产要求,对9宗用地进行了达产验收,通过验收3宗,达产整改6宗。同时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抓好差别化政策落地,依托“瓯海区亩均效益评价展示系统”,利用评价结果,探索实施规上企业亩均论英雄评价单和“群英谱”,分析企业优势指标、短板指标,绘制企业得分雷达图,引导企业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发展。

(四)细化服务体系构建创新高质量发展新模式

一是升级“帮企云”平台。开展助企服务行动,逐年迭代工作机制,创新工作举措,拓宽问题反馈渠道,提高问题化解效率,目前已形成“两万”行动+“帮企云”平台+96666助企热线+政企直通车+镇街企业服务中心的“五位一体”服务体系。“帮企云”2.0运行以来,已累计排摸收集各类企业问题549个,化解率达100 %。二是创新镇街企服中心。在娄桥、潘桥、梧田、南白象、郭溪、瞿溪、仙岩、瓯海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以及“三镇一港一园一村一区”分别设立了企业服务中心,以解决企业集成服务难题、加快构建集成创新一体式助企服务体系为目标,旨在打通为企服务“最后一公里”,实现涉企部门“一体化”服务、涉企服务“一站式”办理、涉企问题“一揽子”化解,推动中小微企业和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三是拓宽政策宣讲路径。印发“小升规政策明白卡”和“政策畅享卡”精准指导企业政策申报,统筹推进惠企政策“梳理+宣讲+兑现”,拨付各类奖补资金1.6亿元,全面落实减负降本政策,推进各项政策刚性落地,为企业减负12.4亿元。

二、2024年工作思路

(一)聚焦深化产业链链长制。实施鞋服产业跃升行动,加强温州服装城产业集聚发展,加快杰茜莱、七星产业园建设,依托中胤时尚产业园、森马儿童时尚产业园,精准培育上下游配套企业,加强企业品牌培育,崛起“中国时尚服装名城”。实施眼镜产业振兴行动,强化眼镜小镇第三方运营,启动眼镜小镇“强品牌、强链条、强人气”三强攻坚,打造“时尚+智造+功能”产业新矩阵,擦亮“中国时尚眼镜之都”品牌。实施智能安防产业强基行动,以投用凯迪仕智能安防产业园、通用智能锁具产业总部园为契机,发挥龙头企业创新引领和辐射带动作用,依托温州数字安防科创园、智能锁具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等平台,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推动“中国锁都”迈向“世界智能锁名城”。

(二)聚焦深入实施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一是做活增量。加大数字经济集聚区效应,以中国数安港为核心,聚力数字经济企业梯度培育,加大数字经济制造业产业招引力度,对潜在升规企业做好跟踪服务,新增数字经济企业5家。动态优化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目录内企业,做好进出平衡,稳住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二是做强存量。加强数字经济企业产业数字化项目申报指导服务,推进产业数字化“三个全覆盖”进程,新增工业互联网平台1,培育“两化”融合示范试点企业1家三是做大优势。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产业链链长制,聚焦智能消费设备制造、电子设备制造、自动化设备制造等领域,加速凯迪仕、通用锁具、亚合大等数字经济项目建设力度,加速推进煌能、龙投等项目投产进程,推动区内智能锁产业链上下游深度合作,实现产值新增长极。四是做优龙头。进一步发挥德赛、百珍堂等省级智能工厂示范引领作用,带领各行业深入实施智能化改造。指导电力变压器、万鑫烯碳、嘉利、庆瓯等企业创建省级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

(三)聚焦优质企业梯度培育。一是抓好企业梯队培育。进一步充实“小升规”、专精特新、隐形冠军、单项冠军等企业培育库,深入实施雁阵培育行动,实行动态调整、重点培育,“一企一策”跟踪指导、挂钩联系、精准服务。二是加快企业技术创新。加快企业技术中心建设,提升企业工业设计水平,实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行动,加速研发国产替代产品,争取中长期内突破一批“卡脖子”关键核心技术。争取全年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家以上、市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以上。三是加强企业人才保障。优化企业人才和龙脊卡企业子女就学政策,不断提高人才子女就学便利度。做好企业人才需求调查,通过调查问卷、实地走访等方式了解企业的人才需求,大力引进高层次人才,争取全年引进“QM计划”人才5名以上。

(四)聚焦工业用地提质增效。一是优化工业用地全生命周期。进一步拓展“数据得地”政策机制覆盖面,优先保障产值超亿元和5000万元以上高成长型企业供地。通过优化厂房二级市场管理、出台土地回购制度、加强退二进三管理等三大举措,保障工业用地不减少。对标准地刚性履约,促其达产,实现工业新的增长点。全年开竣工亿元项目10个以上,增资扩产项目开竣工30个以上。二是推进老旧工业区改造。推进上屿工业区二期、山前工业区、梧田北工业区、南洋工业区、鞋革工业区等老旧工业区改造进度,确保改造出成效。三是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继续优化亩均效益综合评价体系,加强评价数据应用,提升完善规上“群英谱”画像,让亩均综合评价切实为企业提升服务。深化“亩均论英雄”3.0改革,引入“碳效码”,逐步向“碳均论英雄”改革迈进。进一步优化用地、用能等资源要素配置,“专精特新”企业培育赋能,争取全年规上亩均税收、亩均增加值列全省前列。

(五)聚焦优化企业服务。一是帮企业解难题。进一步发挥助企问题收集、派送、督办、跟踪、解决的闭环机制作用,引导企业通过帮企云小程序提交各类企业问题。同时,针对企业实际需求,积极发挥企业服务中心作用,开展专题服务。二是帮企业降成本。通过政策宣讲、政策明白卡等方式做好省市区政策宣传,及时兑现企业各类政策。做好“清欠”工作,争取全年为企业减负15亿元以上三是帮企业拓市场。落实好百家品牌促营销行动,帮助企业抢订单、拓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