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001008003012003/2023-62820
  • 文件编号:
  • 主题分类:政协提案
  • 发布单位:区经信局
  • 成文日期:2023-06-30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关于对区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089号提案的答复函

发布日期:2023-06-30 10:37 访问次数: 来源:办公室(政务服务科)

杨威委员:

在区政协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所提的《关于培育光电新兴产业的提案 》(以下简称《提案》)已收悉。提案中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借鉴建议建议中肯、准确,我们非常认同。现将相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推进光电产业平台建设

(一)搭建技术研发平台方面。引进国内外光电技术领域研发实力强的高校、科研单位、知名企业共建光电产业创新中心,做大做强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新材料创新创业中心和以华中科技大学温州光电产业创新中心为核心的两大平台,建设 4 至 6 家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以及配套的中试熟化平台,逐渐形成实验室集群效应,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创建市级重点实验室5家,其中光电方面实验室3家。

(二)搭建孵化转化平台方面。聚焦光电产业孵化,布局专业孵化园区,引进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创业投资机构入驻孵化器,提供全方位服务,助力科研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大市场。设立光电天使基金,实施投贷联动,打造规模化、专业化、市场化的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截至2023年5月底,全区共有产业基金41只,总规模77.0597亿元,投资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目前通过专利等技术产权作为融资科技指融资模式,目前已有几家获得融资。全区累计建成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4家,尚未建成专业型科技企业孵化器科技部门将跟踪推进华中科技大学温州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的温州光电产业创新园申报专业型科技企业孵化器工作。

(三)搭建专业检测平台方面。建设浙江省光电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和产品检测认证中心。立足光电企业发展,紧扣高质量发展主题,着眼利企、惠企、强企,通过开放检验检测实验室、开展认证服务、减免检测费用等手段,促进企业的质量进步和技术提升。推动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新材料中心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温州光电产业创新中心4大光电领域专业实验室建设2021年新材料中心实验室、微波通信材料与器件实验室获批建设市级重点实验室,温州市质量技术检测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温州分析检测中心完成装修并顺利揭牌。

二、促进光电产业企业集聚

(一)发挥头部企业辐射带动作用。2022 年区政府、华中院及中电海康集团三方签署《温州市关于推行创新联合体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由中电海康集团牵头,政府部门紧密参与,联合华中科技大学温州先进制造技术研究院在温州共同探索创新联合体实践,推广科技成果转化新模式。依托华中院技术研发平台,通过中电海康创新赋能中台技术赋能、中电海康基金及联合产业基金融资赋能,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融合,促进华中科技大学光电产业领域科技成果在温州落地转化,为温州培育光电产业新动能。目前,中电海康已与华中院明确合作项目5 个,落地产业化项目公司5 家,累计实现500万元天使轮融资。6月7日,省委易书记考察华中院温州研究院实验室和部分孵化器企业。

(二)引聚上下游配套企业。围绕激光产业链一体化发展,按照“优链-强链-补链”的优先级顺序,有效利用驻外招商分中心的各种资源,充分对接国内外龙头企业、重点企业,采用“一事一议”政策,力争引进国内外领先的行业龙头企业。整合上游激光技术、配件供应商,联动下游时尚智造、汽摩配等产业应用企业,推动集研发、孵化、应用于一体的产业体系。

(三)打造高品质产业集聚区。出台《温州瓯海光电产业培育发展指导目录》,围绕光电材料、芯片与器件、光电显示、光电能 源等产业链,在细分领域瞄准价值链高端有针对性地引育,形成数条头部企业优势产业链,提升产业承载能力,提升链式整合、集群带动能力,提升光电产业的整体竞争力。光电产业属于战略性新兴产业,瓯海区针对战新产业,一是通过出台政策奖励:市区“3+12”产业平台战略性新兴产业年增加值每20亿元市财政给予100万元奖励,最多奖励500万元。二是提供综合要素保障,做好土地、人才、平台等综合要素等保障,针对具备一定科研技术实力、市场前景广阔、未来发展有潜力的光电企业予以重点支持。三是推进产学研联合促进,招引项目落地,通过固定资产投资、产值、税收增速拉动土地、人才、平台等综合要素保障。

三、加强光电产业人才引育

(一)支持领军人才集聚。聚焦瓯海当前传统产业转型和新兴产业崛起需要,全面实施瓯越英才计划,打造全领域、全谱系、全链条“瓯雁”人才矩阵。始终把高层次人才作为推动产业发展的关键变量来抓,既舍得投入,更懂得投入,一是围绕光电新兴产业,大力探索“平台聚才”“以才引才”新路径,全面发挥华中科技大学温州研究院和浙大温州研究院平台作用,引进一批光电产业领军人才,全力做好政策支持保障。二是着重引进和鼓励国内外光电领域研究专家、领军人才来瓯开展科技研发、成果转化。培养优秀专业技术人才,资助优秀青年科技骨干独立开展研究工作。

(二)支持创新团队集聚。依托光电产业创新中心,以领军人才为核心,大力引进掌握核心技术的创新团队,组成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培养对标国际先进水平的人才队伍。瞄准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发展,依托温大等在瓯高校及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华中院等科研院所,引进国际钠离子电池领域顶尖青年人才侴术雷教授及其团队,与温州大学共建碳中和技术创新研究院。引进中科院院士、浙江大学教授叶志镇团队,落地“高效纳米材料绿色制备及环保应用成套技术”等两个产业化项目。

(三)支持技术人才集聚。深入践行党的二十大“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要求,大力实施“瓯越工匠”“瓯青工匠”系列培育工程,推行普工技能“免费训”、技工等级“企业认”、工匠大师“社会评”的闭环阶梯提升模式,全年新增高技能人才11530人,入选“浙江杰出工匠”1人,“瓯青工匠”作为全省经验推广。着力夯实“塔基底盘”。向前抓实关口,深入实施产教融合“个十百千”工程,推动4300多名高校学生来瓯实习实训,留瓯率同比提升12.1%,并与浙江安防、温科、温职等在瓯职业院校探索“校园车间”“企业专班”“教学工厂”等多元合作机制,推动高校学生向技能应用型人才转变。聚焦新兴产业,联合温州大学与温州大学碳中和研究院合作开设钠离子“微专业”课程,下步可围绕光电新兴产业,联合华中院加速校地合作,联合培养人才。

    目前我区在培育光电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仍存在新兴产业占比不高,新旧动能转换能量不足,重大项目和引领性龙头企业偏少,科创平台赋能产业发展还不够的问题。下一步,我们将加快光电产业发展规划编制,明确未来发展目标、发展重点、产业布局、优惠政策、要素支撑等内容,成立新材谷建设专班,加快设立“中国·新材料谷”步伐,持续加大光电产业人才引育,加快产业集聚,推动光电产业高质量发展。最后,感谢您对我区工业经济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办理单位联系人:夏景光,联系电话:88532937。

                      

                                              温州市瓯海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3年6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