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综合政务 > 计划总结
  • 索 引 号:001008003012017/2023-71504
  • 文件编号:
  • 主题分类:计划总结
  • 发布单位:区卫生健康局
  • 成文日期:2023-12-28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2023年瓯海区卫健局年度工作情况总结

发布日期:2023-12-28 15:35 访问次数: 来源:办公室

2023年区卫健局共荣获国家级荣誉4项,省市级荣誉14项,承办省市级现场会4次,承接省市级试点3项,7项工作经验在省、市级会议上作交流发言。

一、2023年工作开展情况

(一)健康瓯海建设全速推进。全面实施卫生健康现代化建设“十大行动”,承办健康浙江行动工作交流会,健康浙江考核荣获“四连优”,通过病媒生物控制水平省级评估认定检查、国家卫生城市省级综合评估和省级复审,创建省级卫生村20个、市级卫生村12个。

(二)区域医疗服务能力稳步提升。投用娄桥、仙岩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院、娄桥120急救站,一体化推进医联体“四大中心”建设,改造提升村卫生室(服务站)4家,创建市级旗舰中医馆1家和中医阁3家,建成郭溪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康复大楼。茶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受到国家卫健委“优质服务基层行”活动通报表扬。持续深化“一院一站一专科”建设:完成娄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市级二乙水平社区医院创建;规范运营智慧健康站13家;创成市级中医药重点(扶植)专科2个。

(三)“一老一小”服务先行示范。构建“1+10”普惠托育政策体系,共设立托育机构96家,托位4305个,千人托位数4.38个,建成区托育综合服务中心1家、婴幼儿成长驿站11家,创建省级“医防护”儿童健康管理中心2家、市级首批四星级儿童友好医院1家,成立市首个区县级托育行业协会;创成全国首批医养结合示范区和1个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老年健康”五大专项行动超额完成省、市任务,区中西医医院建成安宁疗护病区。

(四)民生健康福祉持续增进。圆满完成杭州亚运会瓯海赛事医疗卫生保障和紧急医疗救援工作,高质高效办好全部17项省市区卫生健康民生实事。通过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国家级、省级复评,持续推进重点人群全周期健康服务,落实同质同标城乡居民健康体检和慢性病早筛早诊早治制度;牵头制定区级育儿友好实施方案,落实生育补贴、养育补贴等惠民政策。

(五)卫生健康改革纵深推进。创新推出“重点人员态势分析场景应用”改革项目,构建“1+14+X”全覆盖心理服务网络,建立“多方联动-三色预警-多元化解”的全流程心理服务机制。建成完善“1个指挥中心+8个智慧监管项目”的数智卫监集成平台,全省首创影院空气质量在线监测、医美机构术前谈话三方认证等信息化应用。启动村级医疗机构一体化管理,逐步规范和完善村级医疗机构的布局设置,推动村级医疗机构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显著提升。

(六)人大建议办理高效落实。共收到人大建议19件(主办13件、会办6件),主题涵盖基层医疗机构建设、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托育服务等各方面。圆满完成所有人大建议办理答复工作,主办件均为A类件,办结率、见面率、满意率均为100%。 

(七)党风廉政工作从严落实。一是扎实开展卫健系统主题教育。严格履行“第一议题”制度,开展一把手上党课,“明德守法、完善自我”专题研讨,廉政警示教育,推进“支部建在诊室上”。二是大力整治医药领域腐败问题。建立全区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部门协作机制。三是深入推进清廉医院建设。打造“医心向党、杏林暖侨”等特色廉洁品牌13个,签订廉洁承诺书。四是全面落实审计问题整改。坚持“主动认领、认真核查、督促整改、标本兼治”原则,积极落实审计问题整改到位,建立健全长效管理机制。

二、下步重点工作

(一)提高法治建设水平“高度”。强化数字赋能,完善“1+8”数智卫监集成平台,持续提升卫健数字化执法效能;创新线上宣传、线下宣传、滚动宣传、靠前宣传等多种形式,切实提升普法宣传工作实效;分层分类开展执法人员培训,推动执法规范化、专业化,夯实执法队伍“硬基础”。

(二)强化健康瓯海建设“精度”。进一步打响健康瓯海品牌,高水平打造健康瓯海行动示范样板,全面落实健康浙江考核任务,力争健康浙江考核蝉联优秀。广泛开展新时期爱国卫生运动,强化病媒生物防制和登革热防控,持续巩固提升国家卫生城市成效,确保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

(三)拓宽医疗卫生服务“广度”。建成投用三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院,启动瓯海区中西医结合医院迁建工程,新建120急救站1个,结合村级医疗机构一体化管理,落实规范化社区卫生服务站(村卫生室)建设4家。探索“一院一站一专科”瓯海路径,计划创建省级社区医院3家、市级二乙水平乡镇卫生院(社区医院)1家,规范运营智慧健康站,完成市、区两级基层特色科室创建6个。深入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新建市级旗舰中医馆3个和中医阁4家,推进市级中医药重点专科(扶持)建设。

(四)加大公共卫生保障“力度”。继续做好新冠、流感、支原体肺炎等疫情防控,加强艾滋病、结核病、登革热等重大传染病防控。系统推进疾控体系改革和高质量发展,提升监测预警、应急处置、实验室检测和流行病学调查等方面的专业能力。规范管理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五)提升“一老一小”服务“温度”。“一老”方面,加强医养结合示范项目培育,鼓励基层医疗机构拓展康复医疗、医养结合、安宁疗护等服务功能,提高老年健康五大专项行动工作质效。计划新增医养结合机构1家,安宁疗护服务覆盖率达80%。“一小”方面,推进育儿友好城区建设,完善普惠托育基本公共服务配套方案细则,落实一次性生育补贴、育儿补贴、家庭托育券等发放工作。建成“医防护”儿童健康管理中心1家,提质培优五星级母婴室3个,全区四星级母婴室占比达80%以上。

(六)扩展卫生健康改革“深度”。推进区域慢病健康管理系统建设,争取全科医生人工智能辅助诊断、智慧医保在全区试运行。逐步落实互联网+医疗服务,推进“浙里护理”、浙里健康e生、互联网医院,构建全流程服务闭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