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专栏 > 助企纾困 > 工作进展

瓯海区商务局2022年工作总结和2023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2023-01-06 16:49 访问次数: 来源:区商务局

2022年,面对后疫情时代复杂严峻的内外部经济环境,在温州市商务局的关心和支持下,瓯海区商务局认真贯彻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年度工作,促消费扩内需,扩开放提外贸,全区经济运行平稳有序。1-11月份全区完成货物贸易进出口额358.8亿元,同比增长22.2%。其中出口额274.3亿元,同比增长29.1%,进口额84.5亿元,同比增长4.1%;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7.42亿元,同比增长4.5%;完成限上批发业销售额 893.35,同比增长28.3%;完成限上零售业销售额100.48亿元,同比增长14.3%;完成限上住宿业营业额 4.51亿元,同比下降13.8%;完成限上餐饮业营业额5.02亿元,同比增长29.6%。完成境外中方投资额2.73亿美元,同比增长10389%。获评国家级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2021年度推进促消费工作成效明显的县”省政府督查激励、“2021年度‘促消费’和批发零售业改造提升成绩突出集体”省政府通报表彰、首批浙江省数字生活新服务样板县、2021年度浙江省产业集群跨境电商发展A级试点、中国—中东欧国家经贸合作示范区联动区、浙江省内外贸一体化改革试点培育产业基地(瓯海锁具)、浙江省内外贸一体化改革试点培育产业基地(瓯海服装)等荣誉称号,实现了商务发展的新突破。

一、2022年亮点工作

(一)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创建氛围浓成效显。一是消费场景焕新升级。浙江省首座下沉式汽车超市——瓯亚汽车公园正式落地,温州高端家居美学新地标——第六空间正式开业;快速推进梧田老街、万科映像广场、瓯融汽车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城市消费能级进一步增强;二是首发经济提质增速。依托温州万象城、银泰百货瓯海店等业态完善的商业平台,不断扩大首店首秀效应,为市民带来更多“打卡”新去处,也为商业载体注入全新的“血液”;2022年度共计招引MONTBLANC万宝龙等36家首店,举办华为问界M5汽车浙江首发、瓯海眼镜“十大新秀”品牌发布会等首发活动5场。三是消费活动再掀高潮。2022年度组织和引导开展了青灯市集、寻年味·春俗市集、“烟火瓯海·冬暖九九”等各类促消费活动50余场;累计发放消费券4929万元,核销4261万元,带动销售额超10亿元,居民消费潜力得以完全释放。

(二)稳外贸促增长政策导向准服务举措实。一是多措并举深化进口示范区打造。聚焦浙闽赣进口商品集散中心核心区建设,做强“买全球、卖全国”商贸体系。加快发展保税进口、直邮进口、加工贸易等新型进口业态,推进保税仓储、航线物流等配套建设;以全球商品贸易港为核心,加快建设全球酒类进口集散中心、生鲜进口集散中心、轻奢商品进口集散中心、大宗贸易进口集散中心,舒马赫.泊啤汇、速云供应链获评省级重点进口平台,在全国进口领域成功打造“瓯海样板”。二是抢抓新机促进外贸新业态发展。聚焦数字经济、数字贸易发展的契机,推动数字产业与瓯海的出口产业结合,建立鞋类、服装产业独立站,赋能传统出口产业转型发展;中国(瓯海)眼镜跨境电商园率全市之先打造跨境直播间,创新跨境新模式拓展全球直播市场,获评省级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推动瓯海全区超2000个店铺,70多家传统小微企业发展跨境电商,跨境电商业态经济上升新高度。三是千方百计稳市场增数据。积极落实内外贸一体化发展工作,朗盛国际贸易、通用锁具、远华企业、亨达光学、华联机械、冠盛集团等企业获评内外贸发展领跑者企业;针对外贸企业发展存在的焦点难题,完善相关产业扶持政策,聚焦跨境出口、市场采购贸易,在政策扶持方面优先保障,在企业落地方面全程协助,全年累计招引了20余家大型货代企业,出口数据回流约65亿元;宣传好“代参展”“商务包机”等利好政策,指导境外人员完成入境审批工作,着力解决“国内人员出境难、外籍人员入境难”问题,推动稳经济一揽子政策落地实处。

(三)商务数字化发展和数字贸易扎实推进。一是搭建新电商产业孵化器。以省级电商园区(基地)建设标准为目标,对电商园区、专业市场等实施改造提升,通过完善选品中心、公共直播间、培训中心、仓储服务等电商配套,导入淘宝、抖音、快手等官方平台服务商等资源,在孵化空间上实现“硬实力+软实力”的双提升。今年新创建2个省级电商产业示范基地(力西特电商基地、中国(瓯海)眼镜跨境电商园)、2个省级直播电商基地(浙瓯直播基地),新增市级直播基地5个。二是培育新电商业态示范标杆。通过招引和培育,集聚多业态标杆,打造新电商发展的引领风向标。如招引陈洁Kiki鞋电商温州中心、温州市龙头社区团购平台——永鲜社区团购,培育浙瓯成为温州市影响力靠前的头部主播供应链MCN机构,加速壮大红奇、德赛等本土新电商规模企业,不断树立直播电商、社区电商、MCN服务等新电商业态标杆。目前,瓯海区已有电商年销售额亿元级直播间3个,千万元级直播间35个,百万元级主播100个。三是营造新电商发展氛围。与头部主播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举办温州甄选好物节等电商新业态促消费活动,场均成交额超2000万元;成立“新电商亿元俱乐部”,召集亿元电商企业创始人及高管入会,打造“亿元”带“千万元”、“千万元”带“百万元”的新电商人才交流组织。

二、2023年工作思路

(一)实施消费扩容提质工程,锻造经济新长板

一是持续推进高端消费资源集聚,更好“走出去”和“引进来”。进一步培育森马、雪歌、杰西莱、飘蕾、晨曦炖品、修文食品等一批本土支柱型高端消费品牌,鼓励更多瓯海制造的潮品尖货创新生产,着力提升供给的创新型、丰富性、适配性。在依托万象城、大西洋银泰城等平台的同时,接力即将建成或启动建设的梧田老街、浙南汽车未来港、万科映像广场、君悦339等项目,大力招引如盒马鲜生等全球知名消费品牌、创新型门店及新消费品牌在瓯海设立首店、旗舰店、概念店、体验中心等,做大做强消费市场,逐步将瓯海打造为时尚消费品牌区域中心。二是推进消费场景多元化发展,构筑消费产业集群。积极培育百亿汽贸经济集聚带,尽快启动浙南汽车未来港项目建设,改造提升瓯亚汽车公园、温州汽车城等汽车销售核心平台,发展多元化的汽车产业。巩固提升家居产业集群,以温州家具市场、温州红星国际家居广场、智能家居品牌街、城市之窗、第六空间等载体,吸引一批高端家居知名品牌、原创设计师品牌等在瓯落地生根、蓬勃发展,培育温州高端家居美学,打造服务温州全市的“家”主题市场集群。三是紧跟消费需求趋势,转变发展思维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加速培育消费新业态新模式,谋划一批具有时尚品味、文化元素的多元化未来消费场景。统合万象城、塘河博物馆群、万邦中心、塘河时光等资源,进一步提升“博物万象”购物休闲商圈;以温州乐园、山根音乐艺术小村为核心,聚焦大学生经济,打造青春消费集聚区;挖掘传统老街自身特色,打造展示历史文化风貌的商业体,提升文化内涵,将商场由单一购物向休闲消费、体验功能、亲子功能的社区生活圈转型,实现项目整体升级;重点开发中庚·漫游天地、亚运场馆、君悦339等,完善集文旅、体育、购物、美食为一体的综合性消费生态圈。

(二)实施对外贸易领航工程,释放增长新动能

抢抓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中国-中东欧经贸合作示范区联动区建设重大机遇,千方百计扩大对外开放水平。一是加大外贸主体引育力度。打造牛山广场、总部经济园等贸易回归基地,利用瓯海在外的招商分队,积极招引一批具有带动力的总部企业、进出口龙头企业;建立出口名牌培育团队,重点指导硕而博、鼎业机械等出口额亿元以上企业申报省级出口名牌,鼓励生产型企业申请境外商标、认证、专利,加快形成“瓯海制造+瓯海贸易+瓯海服务”的外贸竞争新优势。二是激发外贸新业态发展动能。抢抓数字经济、数字贸易发展机遇,推动数字产业与瓯海的出口产业结合,赋能传统出口产业转型发展;积极联动麒麟阁、德纳展览、星谷云等服务型机构,发挥好瓯海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园、跨境直播间、创新创业园等一批承接平台的作用,举办各类供应商和卖家对接会、平台招商运营推介会以及高峰论坛,赋能外贸企业发展跨境电商业务。三是抓好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建设工作。积极构筑以全球商品贸易港为核心,以红星美凯龙、第六空间进口家居馆、瓯海大道沿线汽车产业带进口汽车展销中心、华润万象城品牌首发中心、高铁新城国际鞋服交易中心等为网点的“一核多点”区域进口产业空间格局。创新发展跨境零售、保税加工、平行进口业态,差异化打造酒类、生鲜、轻奢品、生产资料“四大”进口交易中心。推进进口配套设施、数字贸易、供应链金融、政策体系、监管体制、运营销售模式等领域创新发展,建成中东欧特色鲜明、创新要素集聚、现代物流畅达、监管安全高效、营商环境优质、辐射带动突出的高质量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

(三)实施电商经济攻坚工程,厚植竞争新优势

锚定“新电商新风口新赛道”,夯实基础、补齐短板,推动瓯海成为省内电商经济领域最具发展活力的城区之一。一是打造电商集聚区生态体系。实行“一核心、多点位”的空间布局,形成直播电商的信息资源交互中心,不断完善软件技术服务、直播电商供应链等基础配套,打造“一站式”电商发展环境。优化《瓯海区促进电商(MCN)产业发展扶持办法》,加大电商政策扶持力度,促进新电商产业生态的完善,对电商新业态适当给予突破地方贡献等扶持力度的突破;对现有省市区重点培育孵化载体进行优化整合提升,争取新创建省级电商产业示范园区(直播基地)1个以上。二是壮大电商经济发展主体。充分利用瓯海产业集聚、供应链集群优势,大力招引国内外“头部”“腰部”电商企业以及重大电商项目,持续培育和招引龙头新电商企业,提高区域标杆的辐射带动效应,争取打造亿元级直播间5个,千万元级直播间50个。打造电商生态圈交流组织,指导区网络经济促进会、“新电商亿元俱乐部”等社会组织整合吸纳优质电商企业,建立人才交流常态化机制,营造良好的电商信息和资源流通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