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001008003012004/2022-49138
  • 文件编号:温瓯教函〔2022〕49号
  • 主题分类:人大建议
  • 发布单位:区教育局
  • 成文日期:2022-06-23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温州市瓯海区教育局关于对区十届人大一次会议第001号代表建议的答复函

发布日期:2022-06-23 16:52 访问次数: 来源:区教育局

朱爱雪代表:

您在区十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所提的《关于完善“双减”政策配套措施营造良好教育生态的建议》收悉。经调查研究,现答复如下:

建议从瓯海区实施“双减”政策的实际出发,指出家长焦虑、教师压力加大、培训机构转型等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教育教学评价体系、探索校际资源共享、合理引入社会资源、建立校外培训机构协同监管体系等建议。对此,我们表示赞同和真诚地感谢!完善双减政策配套措施,营造良好教育生态,是当前一项重要工作。自2021年起,全区上下都非常重视双减政策落实工作,在完善双减政策配套措施方面,我们做了大量工作。

一、推进课堂教学变革,开展校本化作业研究。推进课堂变革,以“载体”“范式”“数据”三大支持创新课堂范式,变革学生学习方式。引导教师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开展校本化作业研究,提炼“发现式”“体验式”“契约式”的实践性作业范本,体现作业的针对性、层次性、梯度性和可选择性,满足差异化、个性化的定制式学业需求。如梧田一中在作业管理上,学校采取了三个“一”式作业重构,即“一表”控制作业量,“一单”优化教师的作业设计,“一图”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做到作业内容安排科学有度;温大附属茶山实验小学每周三下午实施课后服务外包,由温大教育学院学生承担,把时间留出来作为“教师学习日”,以“学习设计师”项目推进,对校本作业进行研磨,在专家、同伴的专业引领下不断提升教师的知识积累、专业水平,不断提高作业设计的质量和水平。

二、探索资源共享机制,深入推进教育均衡。以“名校+”“1+N”等模式,组建紧密型、联盟型、跨学段型教育集团,全区义务教育集团化办学实现“全覆盖”,十大集团校基本实现管理、师资、设备等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以优质学校带动薄弱学校教育质量提升,实现优质均衡发展。根据省、市教育部门的工作要求,我区于2021年4月出台了《瓯海区教育局关于实施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坚持以集团为主、突出重点、因地制宜、数学赋能的工作原则,在“集团办学”和“互联网+义务教育”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工作基础上,全面推进教共体建设。2021年,教共体覆盖60%以上的镇区学校,确定融合型教育共同体学校(校区)3家6所学校,共建型教育共同体(校区)8家16所学校。教共体22所学校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在办学理念、学校管理、教育教学、学校特色等方面实现共生发展,2021年10月民生地图核验工作完成率100%。

三、合理引入社会资源,丰富课后服务形式。托管服务启动后,教师工作量大幅增加。瓯海创新打造托管服务队伍,积极利用在瓯高校、培训机构、家长资源等校外资源,聘请退休教师、培训机构人员、大学生志愿者等一起参与托管服务工作,为托管服务提供师资保障。外聘教师开设课程以公益性质为主,学校适当补助一定的劳务费。如我区实验小学集团学校,本学期从爱乐艺术团、米开朗教育科技、瓯江棋院等知名社会机构外聘教师22人,开设了乐器演奏(竹笛、古筝、非洲鼓)、形体课程(民族舞蹈、拉丁舞)、体育课程(足球、篮球、乒乓球、跆拳道)以及美术课程(米塑、纸艺、儿童画)。如温州大学城附属学校与温州大学深入合作,将数百位拥有大学教师身份的学生家长组成志愿为学校托管服务的“最强大脑”,既丰富了学校课后托管服务的内容,也提升了课后托管服务的品质。如牛山实验学校,该校参与托管服务的老师除了学校在职在编的教师外,还面向社会、在瓯高校招募退休教师、大学生志愿者担任课后托管服务人员,减轻在职教师工作压力。

四、完善协同监管体系,实现机构分类管理。“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在省市“双减”工作专班的指导下,市教育局制定出台了《温州市教育局 温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温州市民政局关于做好现有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统一登记工作的通知》,我区有关部门完善流程,密切配合,通过“两转一注销”的方式,依法依规压减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培训机构,营利性学科类培训机构压减转登工作顺利完成。今年以来,为巩固学科类培训治理成果,区教育局开展校外培训治理“巩固提升”八大行动,对46所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已经压减和转为非营利性的所有线下学科类培训机构进行“回头看”,并加大联合执法处罚力度,将违规培训机构纳入黑名单,将违规培训行为进行曝光,做到发现一起、处置一起、通报一起,形成警示效应。同时,市有关部门先后制定出台了《温州市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监督管理实施方案》《温州市加强体育类校外培训机构监督管理实施方案》和《温州市科技类校外培训机构准入指引(试行)》等校外非学科类培训机构准入和监管办法。我区文旅、体育、科技等部门会同市监、民政部门做好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准入和登记工作,在区“双减”工作专班的指导下,落实部门职责,加强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日常监管,目前,我区校外培训机构已实现分类管理,即教育、科技、文旅、体育、人社、卫健、市监等部门分别负责学科类、科技类、文化艺术类、体育类、职业技能类、婴幼儿照护类、托管类机构的日常监管工作。

为更好地将“双减”工作落到实处,区教育局将会同区文广旅体局、区科技局、区体育事业发展中心、区市场监管局等相关部门,严格按照省、市有关规定对有资质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进行遴选,对其师资力量和可提供课程资源进行排摸,建立校外培训机构资源库;继续全面升级学校课后服务系统,以高质量课后服务建设为突破口构建瓯海区教育良好生态,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在教育上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最后,感谢您对瓯海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办理单位联系人:陈淑,联系电话:88599585。

温州市瓯海区教育局

2022年6月23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