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瓯海区教育局办公室
转发温州市教育局办公室关于印发《温州市中小学音体美教育装备标准》的通知
各中心学校、直属学校:
现将温州市教育局办公室关于印发《温州市中小学音体美教育装备标准》的通知(温教办装〔2013〕63号)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温州市瓯海区教育局办公室
2013年6月9日
《温州市中小学音体美教育装备标准》的通知
各县(市、区)教育局,经济开发区文教体局,市局直属各学校、单位:
现将《温州市中小学音体美教育装备标准(试行)》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执行。
温州市教育局办公室
2013年5月6日
温州市中小学音体美教育装备标准(试行)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和教育部《关于印发义务教育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通知》(教基二〔2011〕9号)精神,切实提高我市中小学体育、音乐、美术教育装备水平,全面满足推进素质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促进我市教育改革和发展,特制定本标准。
一、指导思想
根据“符合课标、满足教学、贯彻标准、注重安全、适度超前、均衡发展”的基本原则,教育装备标准应体现学科教学的要求,专用教室和场馆及附属用房的建设,有完善的设施设备,有配套的教学仪器和器材,有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合格的管理人员;符合现代教育的特点,有利于各种媒体信息的传播、收集和运用,实现资源共享;适应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有利于营造音体美教育教学的优良环境,有利于创设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和培养创新能力的教学环境;体现整合教育资源的趋势,探索新型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主动学习、实践和个性化教育;突出环保,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编制内容
1.本标准包括音乐、体育、美术装备3个项目,每个项目分为建设、配备、管理和应用4个部分。
2.装备要求分为两类,即“基本要求”和“规划建议”。“基本要求”是保证学校正常教学秩序、按规定开齐开足课程、完成基本教学任务所需要的对教育装备的最低要求;“规划建议”是在达到“基本要求”基础上,对有较高装备能力学校的要求。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应根据经济水平和装备能力,努力提高教育技术装备水平,满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
3.必配和选配相结合,必配部分是各类学校完成教育教学要求所必需的;选配部分均注明“()”,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配备。
4.表中的指标为满足课程标准和教学要求的下限,学校可根据实际教学需要,在规定指标下限基础上,适当增加配备数量。
5.标准中技术指标部分充分考虑到新技术的发展,不产生限制性因素。
三、编制依据和规范性引用文件
1.国家标准GB50099—2011《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
2.国家标准GB/T19851.1-12—2005《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
3.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 《九年制义务教育普通学校建设标准》(DB33/1018—2005);《寄宿制普通高级中学学校建设标准》(DB33/1025—2006)
4.教育部《中小学教室设备规范图册》(1990年)
5.国家标准GB 5700—2008《室内照明测量方法》
6.国家标准GB 5701—2008《室内空调至适温度》
7.国家标准GB 8772—2011《电视教室座位布置和照度卫生标准》
8、国家标准GB/T17226—1998《中小学校教室换气卫生标准》
9.国家标准GB/T50033—2001《建筑采光设计标准》
10.国家标准GB 50034—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11.国家标准GB/T 50311—2007《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
12.国家标准GBJ 16—1987《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13.国家标准GB/ T9813—2000《微型计算机通用规范》
14.国家标准GB/ T 13982—2011《反射和透射放映银幕》
15.国家标准GB 14050—2008《系统接地的型式及安全技术要求》
16.国家标准GB/ 16895—2008《建筑物电器装置》
17.国家标准GB/ T 18018—2007《路由器安全技术要求》
18.国家标准GB/50343—2004《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19.国家标准GB/50057—201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20.国家标准GB/ T 14394—2008《计算机机软件可靠性和可维护性》
21.国家标准GB/ T 17540—1998《台式激光打印机通用规范》
22.教育部教育行业标准JY/T 0363—2002《视频展示台》
23.教育部教育行业标准JY/T 0373—2004《教学用液晶投影机》
24.教育部《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2002年)
25.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音乐、美术教学器材配备目录》(2002年)
26.教育部《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年版)》
27.教育部《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
28.教育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
29.教育部《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
30.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2007.9)
31.浙江省教育厅《浙江省中小学教育技术装备标准》(2012年版)
32.《浙江省青少年体质测试器材配备标准》(2004年版)
33.教育部卫生部财政部关于印发《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的通知(教体艺〔2008〕8号)
本标准适用于温州市中小学学校。
本标准由温州市教育局提出并归口管理。
本标准由温州市教育装备和勤工俭学管理中心编制和解释,并负责对执行情况的监督。
温州市中小学音乐教育装备标准(试行)
一、音乐(舞蹈)教室建设
(一) 音乐(舞蹈)教室面积与间数
学校音乐(舞蹈)教室设置的面积与间数应符合表1。
表1 音乐(舞蹈)教室设置要求
名称 | 每间使用面积(不小于m2) | 学校类型 | 学校规模 | 备注 | |||||||
12班及以下 | 13班~24班 | 25班~36班 | 37班~48班 | ||||||||
间数(不少于) | 间数(不少于) | 间数(不少于) | 间数(不少于) | ||||||||
规划 建议 | 基本 要求 | 规划 建议 | 基本 要求 | 规划 建议 | 基本 要求 | 规划 建议 | 基本 要求 | ||||
音乐 教室 | 73 | 完全小学 | 1 | 1 | 2 | 2 | 3 | 3 | 4 | 4 | |
73 | 初中 | 1 | 1 | 1 | 1 | 2 | 2 | 2 | 2 | ||
73 | 九年一贯制学校 | 1 | 1 | 2 | 2 | 2 | 2 | 3 | 3 | ||
96 | 高中 | 1 | 1 | 1 | 1 | 1 | 1 | 2 | 2 | ||
音乐 器材 室 | 23 | 完全小学 | 1 | 1 | 2 | 2 | 3 | 3 | 4 | 4 | |
23 | 初中 | 1 | 1 | 1 | 1 | 2 | 2 | 2 | 2 | ||
23 | 九年一贯制学校 | 1 | 1 | 2 | 2 | 2 | 2 | 3 | 3 | ||
40 | 高中 | 1 | 1 | 1 | 1 | 1 | 2 | 2 | |||
器乐排练教室 | 73 | (1) | (1) | (1) | (1) | (1) | (1) | ||||
舞蹈 教室 | 120 | (1) | (1) | (1) | (1) | (1) | (2) | (2) | 每间教室不宜超过20人使用,6 ㎡/每人 | ||
舞蹈器材室 | 23 | (1) | (1) | (1) | (1) | (1) | (1) | (1) |
注:1.“每间使用面积与间数”的指标,以学校的建设规模和班额人数分别为12班及以下、13班~24班、25班~36班、37班~48班,每班50人参考设计;学校规模大于48班的,以本标准中48班的指标为基准,学校规模每增加12班,专用教室和附属用房应各增加1间。2.专用教室和附属用房除应符合国家标准《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50099—2011)有关要求外,还应符合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 《九年制义务教育普通学校建设标准》(DB33/1018—2005)相关标准有关要求,改建、扩建的专用教室和附属用房应根据实际情况,在保证达到相关标准对各项距离(净距离)和安全通道要求的前提下可参照执行。
(二)音乐(舞蹈)教室设计
1.音乐、舞蹈教室应设在不干扰其它教学用房的位置,并考虑室内隔音设计。各教室均要求供电到室,设有220V二孔、三孔插座若干,安装科学规范。教室配置网络信息口。各室应有相应防盗、防火安全设施。
2.自然采光或设顶部采光,教室光源宜采用日光灯或电子节能灯,应符合GB/T50033—2001《建筑采光设计标准》和GB 50034—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3.舞蹈室地面铺设实木地板或复合地板(三层),或根据教室面积配备塑胶软垫。与采光窗相垂直的一面的横墙上,应设高度不小于2100mm(含镜座)的通长照身镜,其余三面墙应设置高度不低于1000mm可升降的把杆,把杆距墙不小于400mm。附设内舞蹈器材室,宜与舞蹈教室毗邻。基本要求的学校舞蹈与音乐教室可合用。
二、音乐(舞蹈)教学设备器材配备
(一)音乐(舞蹈)教室功能
音乐(舞蹈)教室为课程内容提供音乐、舞蹈教学活动的场地,它包含音乐、舞蹈教室、器材室和教师办公室等配套设施 ,各室功能及配备如表2。
表2 音乐(舞蹈)教室功能与配备要求
功能室名称 | 主要功能 | 配备要点 | 备 注 |
音乐教室 | 音乐教学和排练 | 配电到室,可配音视频设备、信息端口等 | 音乐凳放置位置以需要而定 |
音乐器材室 | 存放器材、设备等 | 通风、防火、防潮、防盗 | 与相应音乐室相邻 |
器乐排练 教室 | 器乐教学与排练 | 配电到室,可配音视频设备、信息端口等 | |
舞蹈室 | 舞蹈教学和排练 | 配电到室,可配音视频设备、信息端口等 | |
舞蹈器材室 | 存放器材、设备等 | 通风、防火、防潮、防盗 | 与相应舞蹈室相邻 |
教师 办公室 | 办公、学习 | 办公设备、管理用电脑,网络信息口及修理用必备工具 |
(二)音乐(舞蹈)教室教学器材配备要求
1.音乐教室
音乐教室配置应符合表3。
表3音乐教室配置要求
序号 | 名称 | 参考规格 | 单 位 | 配置数量 | 备注 | |
规划建议 | 基本要求 | |||||
1 | 五线谱电教板 | 块 | 1 | (1) | ||
2 | 五线谱教学黑板 | 块 | 1 | (1) | ||
3 | 钢琴 | 88健,立式,含琴凳、琴套 | 架 | 1 | 1 | |
4 | 电子琴 | 61键 | 台 | 1 | (1) | 电钢琴 |
5 | 教学音响系统 | 功放、音箱、卡座媒体控制器、放像机、DVD影碟机、学生用话筒(2~3个)、教师随身扩音器(2~3个) | 套 | 1 | 1 | 含辅材 |
6 | 多媒体教学系统 | 多媒体电脑、大屏幕显示设备、视频展台 | 套 | 1 | 1 | |
7 | 音响组合架 | 只 | 1 | 1 | ||
8 | 乐谱架 | 个 | 50 | 50 | 据学生数定 | |
9 | 音乐凳 | 张 | 50 | 50 | 同上 | |
10 | 合唱排练台 | 个 | 1 | |||
11 | 灭火器 |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2公斤、通过国家检测,公安消防监督机构确认产品 | 只 | 若干 | 若干 | 合格、有效 |
2.音乐器材室
音乐器材室配置应符合表4。
表4音乐器材室配置要求
序号 | 名称 | 参考规格 | 单 位 | 配置数量 | 备注 | |
规划建议 | 基本要求 | |||||
1 | 音乐挂图 | 套 | 2 | 2 | ||
2 | 《全国学生音乐欣赏曲库》 | 套 | 2 | 1 | ||
3 | 音像资料 | 和教材配套 | 套 | 3 | 2 | |
4 | 音乐橱柜 | 只 | 6 | 5 | ||
5 | 乐器架 | 只 | 3 | 3 | ||
6 | 乐器 | 按配备目录和教材 | 批 | 若干 | 若干 | |
7 | 灭火器 |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2公斤、通过国家检测,公安消防监督机构确认产品 | 只 | 若干 | 若干 | 合格、有效 |
3.舞蹈(形体)教室
舞蹈(形体)教室配置应符合表5。
表5舞蹈(形体)教室配置要求
序号 | 名称 | 参考规格 | 单 位 | 配置数量 | 备注 | |
规划建议 | 基本要求 | |||||
1 | 把杆 | 付 | 1 | 1 | ||
2 | 镜墙 | 幅 | 1 | 1 | ||
3 | 钢琴 | 88健,立式,含琴凳、琴套 | 架 | 1 | (1) | |
4 | 电子琴 | 61健 | 台 | (1) | (1) | |
5 | 音响组合架 | 只 | 1 | 1 | ||
6 | 教学音响系统 | 功放、音箱、卡座、媒体控制器、放像机、DVD影碟机 | 套 | 1 | 1 | 含辅材 |
7 | 多媒体教学系统 | 多媒体电脑、大屏幕显示设备、视频展台 | 套 | 1 | 1 | |
8 | 舞蹈灯光系统 | 套 | 1 | (1) | ||
9 | 地板 | 三层、实木 | 室 | 1 | 1 | |
10 | 灭火器 | 手提式,≥2公斤、通过国家检测,公安消防监督机构确认,定点厂生产 | 只 | 若干 | 若干 | 合格、有效 |
4.舞蹈(形体)器材室
舞蹈(形体)器材室配置应符合表5。
表5舞蹈(形体)器材室配置要求
序号 | 名称 | 参考规格 | 单 位 | 配置数量 | 备注 | |
规划建议 | 基本要求 | |||||
1 | 鞋柜 | 组 | 1 | 1 | ||
2 | 练功鞋 | 双 | 若干 | 若干 | ||
3 | 服装橱柜 | 只 | 3 | 3 | ||
4 | 化妆台 | 只 | 2 | 2 | ||
5 | 保健箱 | 个 | 1 | 1 | ||
6 | 音乐带、碟 | 套 | 1 | 1 | ||
7 | 资料橱 | 只 | 1 | 1 | ||
8 | 器材柜 | 只 | 1 | 1 | ||
9 | 灭火器 |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2公斤、通过国家检测,公安消防监督机构确认产品 | 只 | 若干 | 若干 | 合格、有效 |
注:1.上述配备是必备要求。2.义务教育学校其他器材可按照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音乐、美术教学器材配备目录》配备。3.高中根据课程标准和自选课程要求增配,并及时配备能满足新教材所需的音乐器材。4.特色学校可根自身要求,配备相应器材设备。
三、音乐(舞蹈)教室管理
(一)每校应配备1名专(兼)职音乐、舞蹈教室和器材设备管理人员,负责音乐、舞蹈教室及器材室的管理,管理人员应熟悉有关音乐、舞蹈教室及器材设备的管理制度和规定。
(二)建立专用教室管理制度、器材设备保管使用制度、专用教室学生活动守则、专用教室安全防护制度等,并严格执行。
(三)建立总账、分类明细账、低值易耗品账,记录及时、准确,做到账账相符,账物相符。
(四)做好器材借还记录、专用教室活动记录和学期专用教室使用率统计,并分类装订成册。
(五)器材、设备及环境管理
1.管理科学合理,器材室内器材设备应全部入橱,分类存放、合理排列,定橱定位。专用教室内钢琴、音响系统、多媒体系统等应固定位置安装摆放。
2.确保器材、设备随时处于可使用状态,器材、设备应定期保养,做好防尘、防潮、防腐、防锈腐等工作。
3.保持专用教室、器材室整洁,环境布置应有较高艺术品位,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
(六)实行计算机管理。按《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认真做好仪器设备购置、验收入库、维护保养等日常管理工作,制度健全;资产的账卡管理、清查登记、统计及日常检查工作落实,能定期对实物资产进行清查;采用国家标准分类的计算机管理软件进行编号、登记,做到账、物、卡相符,资产单项金额和总金额清楚。
四、音乐(舞蹈)教室使用
1.有音乐教学计划,并按进度完成教学任务,有效地开展课外艺术教育活动。
2.使用过程有记载和效果分析。
3.教师指导规范,学生活动熟练,活动成果显著。
温州市中小学体育教育装备标准(试行)
一、体育室(场馆)设施建设
学校体育室(场馆)的规格与数量应符合表1。
表1 体育室(场馆)的规格积与数量要求
序号 | 名称 | 学校类型 | 学校规模 | |||||||
12班及以下 (不少于) | 13班~24班 (不少于) | 25班~36班 (不少于) | 37班~48班 (不少于) | |||||||
规划建议 | 基本要求 | 规划建议 | 基本要求 | 规划建议 | 基本要求 | 规划建议 | 基本要求 | |||
1 | 运动场环形(直)跑道 | 完全小学 | 250m附6条100m直跑道 | 200m附4条60m直跑道 | 300m附6条100m直跑道 | 250m附4条100m直跑道 | 300m附6条100m直跑道 | 300m附4条100m直跑道 | 300m附6条100m直跑道 | 300m附4条100m直跑道 |
初中 | 250m附6条100m直跑道 | 200m附4条100m直跑道 | 300m附6条100m直跑道 | 250m附4条100m直跑道 | 300m附6条100m直跑道 | 300m附4条100m直跑道 | 400m附6条100m直跑道 | 300m附4条100m直跑道 | ||
九年一贯制学校 | 250m附6条100m直跑道 | 200m附4条100m直跑道 | 300m附6条100m直跑道 | 250m附4条100m直跑道 | 300m附6条100m直跑道 | 300m附4条100m直跑道 | 400m附6条100m直跑道 | 300m附4条100m直跑道 | ||
高中 | 300m附6条100m直跑 | 200m附4条100m直跑道 | 300m附6条100m直跑道 | 300m附4条100m直跑道 | 300m附6条100m直跑道 | 300m附4条100m直跑道 | 400m附6条100m直跑道 | 400m附4条100m直跑道 | ||
2 | 篮球场 或排球场 | 1/6个班级 | 2 | 2 | 4 | 2 | 6 | 4 | 8 | 6 |
3 | 足球场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
4 | 室外乒乓球区 | 1—4张球台 | 8张球台 | 10张球台 | 12张球台 | |||||
5 | 乒乓球室 | 1张球台 | 2张球台 | 4张球台 | 6张球台 | |||||
6 | 器械体操区 | 完全小学 | 200㎡ | 150㎡ | 300㎡ | 200㎡ | 300㎡ | 200㎡ | 300㎡ | 250㎡ |
初中 | 100㎡ | 100㎡ | 150㎡ | 100㎡ | 200㎡ | 150㎡ | 200㎡ | 200㎡ | ||
九年一贯制学校 | 200㎡ | 150㎡ | 300㎡ | 200㎡ | 300㎡ | 250㎡ | 350㎡ | 300㎡ | ||
高中 | 100㎡ | 100㎡ | 150㎡ | 150㎡ | 200㎡ | 200㎡ | 200㎡ | 200㎡ | ||
7 | 体育活动室 | 完全小学 | 670㎡ | 300㎡ | 900㎡ | 450m2 | 1300㎡ | 670m2 | 1300㎡ | 800m2 |
初中 | 700㎡ | 300㎡ | 1000㎡ | 500m2 | 1300㎡ | 700m2 | 1500㎡ | 800m2 | ||
九年一贯制学校 | 700㎡ | 300㎡ | 1000㎡ | 500m2 | 1300㎡ | 700m2 | 1500㎡ | 800m2 | ||
高中 | 1300㎡ | 800㎡ | 1500㎡ | 1200㎡ | 1800㎡ | 1500㎡ | 2400㎡ | 2000㎡ | ||
8 | 体育器材室 | 完全小学 | 40㎡ | 40㎡ | 48m2 | 48m2 | 48m2 | 48m2 | 63m2 | 63m2 |
初中 | 40㎡ | 40㎡ | 48㎡ | 48㎡ | 63㎡ | 63㎡ | 63㎡ | 63㎡ | ||
九年一贯制学校 | 48㎡ | 40㎡ | 48㎡ | 48㎡ | 63㎡ | 48㎡ | 63㎡ | 63㎡ | ||
高中 | 40㎡ | 40㎡ | 60㎡ | 60㎡ | 100㎡ | 100㎡ | 100㎡ | 100㎡ | ||
9 | 保健箱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
10 | 灭火器 | 若干 | 若干 | 若干 | 若干 | 若干 | 若干 | 若干 | 若干 |
注:1.设置要求以学校的建设规模和班额人数分别为12班及以下、13班~24班、25班~36班、37班~48班,每班50人参考设计;学校规模大于48班的,以本标准中48班的指标为基准,学校规模每增加12班时,活动场(馆、室)应适当增加。2.凡是采用塑胶场地的,应执行国家标准GB/T19851—2005《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第11部分: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
二、体育设施器材配备
1.学校在配备设施器材时,应执行国家标准GB/T19851—2005《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注意选择美观、适用、安全并经质检部门检测合格的产品。
2.按照教育部《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2002年)和《浙江省青少年体质测试器材设施配备标准》(2004年)进行配置。学校对开展新兴运动项目所需的体育场地设施与器材,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加配备。
3.体育传统学校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加传统项目的场地、器材的配备。
4.有些简易的器材,在保证安全性的基础上可以自制。
三、体育室(场馆)设施器材管理
1.每校应配备1名专(兼)职体育设施和器材管理人员,负责体育器材等管理。管理人员应熟悉有关体育设施和器材的管理规定。
2.必须建立的管理制度为体育场馆的维护制度、借(租)用制度、体育场馆的开放制度、安全制度、体育场馆的档案资料管理制度、体育场馆的卫生制度、体育器材的保管制度、体育器材的借还制度、损坏赔偿制度、报损制度等。
3.必须建立的账册:设总账、分类账、低值易耗品账。总账每学年填写一次,每学期将增加或减少的体育器材、设备登入分类账。对易损耗的器材、物品在报请领导批准后登入低值易耗品账,并接受财务监督。所有器材每学期盘点一次,要做到账账相符,账物相符。
4.校内的体育专用场馆、体育器材室的规章制度要张贴上墙,并做好资料管理工作。
5.实行计算机管理。按《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认真做好仪器设备购置、验收入库、维护保养等日常管理工作,制度健全;资产的账卡管理、清查登记、统计及日常检查工作落实,能定期对实物资产进行清查;采用国家标准分类的计算机管理软件进行编号、登记,做到账、物、卡相符,资产单项金额和总金额清楚。
四、体育室(场馆)设施使用
1.有体育、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并按进度完成教学任务,积极开展课外体育训练,有效地开展课外体育与健康教育活动。
2.使用过程有记载和效果分析。
3.教师指导规范,学生活动熟练,活动成果显著。
温州市中小学美术教育装备标准(试行)
一、美术教室建设
(一)美术教室面积与间数
美术(书法)教室设置的面积与间数应符合表1。
表1 美术(书法)教室设置要求
名称 | 每间使用面积(不小于m2) | 学校类型 | 学校规模 | 备 注 | |||||||
12班及以下 | 13班~24班 | 25班~36班 | 37班~48班 | ||||||||
间数(不少于) | 间数(不少于) | 间数(不少于) | 间数(不少于) | ||||||||
规划建议 | 基本要求 | 规划建议 | 基本要求 | 规划建议 | 基本 要求 | 规划 建议 | 基本 要求 | ||||
美术教室 | 96 | 完全小学 | 1 | 1 | 2 | 2 | 3 | 3 | 4 | 4 | |
96 | 初中 | 1 | 1 | 1 | 1 | 2 | 2 | 2 | 2 | ||
96 | 九年一贯制学校 | 1 | 1 | 2 | 2 | 2 | 2 | 3 | 3 | ||
96 | 高中 | 1 | 1 | 1 | 1 | 1 | 1 | 2 | 2 | ||
书法教室 | 96 | 完全小学 | 1 | 1 | 2 | 2 | 3 | 3 | 4 | 4 | 可兼作历史教室使用 |
96 | 初中 | 1 | 1 | 1 | 1 | 2 | 2 | 2 | 2 | ||
96 | 九年一贯制学校 | 1 | 1 | 2 | 2 | 2 | 2 | 3 | 3 | ||
96 | 高中 | 1 | 1 | 1 | 1 | 1 | 1 | 1 | 1 | ||
美术器材室 | 23 | 完全小学 | 1 | 1 | 2 | 2 | 3 | 3 | 4 | 4 | |
23 | 初中 | 1 | 1 | 1 | 1 | 2 | 2 | 2 | 2 | ||
23 | 九年一贯制学校 | 1 | 1 | 2 | 2 | 2 | 2 | 3 | 3 | ||
40 | 高中 | 1 | 1 | 1 | 1 | 1 | 1 | 2 | 2 |
注:1.“每间使用面积与间数”的指标,以学校的建设规模和班额人数分别为12班及以下、13班~24班、25班~36班、37班~48班,每班50人参考设计;学校规模大于48班的,以本标准中48班的指标为基准,学校规模每增加12班,专用教室和附属用房应各增加1间。2.美术、书法教室和附属用房除应符合国家标准《 中小学校建筑设计规范》(GB50099—2011)有关要求外,还应符合浙江省工程建设标准 《九年制义务教育普通学校建设标准》(DB33/1018—2005)相关标准有关要求,改建、扩建的专用教室和附属用房应根据实际情况,在保证达到相关标准对各项距离(净距离)和安全通道要求的前提下可参照执行。
(二)美术教室设计
1.教室四周墙上应各设二眼和三眼的电源插座若干,宜设水槽若干。
2.自然采光或设顶部采光,教室光源宜采用日光灯或电子节能灯,应符合GB/T50033—2001《建筑采光设计标准》和GB 50034—2004《建筑照明设计标准》。
3.教室后墙或墙壁宜设计学生作品展示园地,教室靠角的两面墙宜设计学生作品展示台或展示架,展示园地顶部宜设置射灯,便于观赏作品。
(三)美术(书法)教室教学设备器材配备
1.美术(书法)教室功能
美术(书法)教室为课程内容提供美术、书法教学活动的场地,它包含美术教室、书法教室、器材室、教师办公室、室外展览区等配套设施 ,各室功能如表2:
表2 美术(书法)教室功能与配备要求
功能室名称 | 主要功能 | 配备要点 | 备 注 |
美术教室 | 美术教学和训练 | 配水、电到室、可配音视频设备、信息端口等 | 美术桌放置位置以需要而定 |
书法教室 | 书法教学和训练 | 配水、电到室、可配音视频设备、信息端口等 | 书法桌放置位置以需要而定 |
美术器材室 | 存放器材、设备等 | 通风、防火、防潮、防盗 | 与相应美术教室相邻 |
教师办公室 | 办公,教研组应配备一台笔记本电脑 | 办公设备、写生器材、管理用计算机,网络信息口及修理用必备工具 |
2.美术教室
美术教室配置应符合表3。
表3美术教室配置要求
序 号 | 名称 | 参考规格 | 单 位 | 配置数量 | 备注 | |
规划建议 | 基本要求 | |||||
1 | 书写板 | 块 | 1 | 1 | ||
2 | 衬布 | 1000mm×2000mm | 块 | 25 | 10-25 | |
3 | 遮光布 | 2200mm×1900mm | 块 | 4 | (4) | |
4 | 教师写生画架、画板、椅 | 套 | 1 | 1 | ||
5 | 学生画架 | 只 | 20 | 1-20 | ||
6 | 学生写生画板 | 块 | 50 | 50 | 根据学生人数定 | |
7 | 学生画桌 | 带画架功能 | 张 | 50 | 50 | 同上 |
8 | 学生画凳 | 张 | 50 | 50 | 同上 | |
9 | 折叠静物台 | 600mm×600mm | 个 | 4 | 4 | |
10 | 磁性白板 | 1000mm×800mm | 块 | 1 | 1 | |
11 | 写生灯 | 可升降 | 只 | 4 | 4 | |
12 | 电脑 | 主流品牌机 | 台 | 1 | 1 | 有能力的学校可考虑图像工作站 |
13 | 液晶投影机 | 光通量≥3000㏐,分辨率≥1024ⅹ768 | 台 | 1 | 1 | 根据教学需要选择一种方案 |
交互式教学触摸一体机 | 台 | 1 | (1) | |||
交互式电子白板 | 块 | 1 | (1) | |||
14 | 音响系统 | 套 | 1 | 1 | ||
15 | 综合演示台 | 张 | 1 | 1 | ||
16 | 管线 | 水、电、网络 | 室 | 1 | 1 | |
17 | 简单静物 | 套 | 2 | 1 | ||
18 | 石膏像 | 5~8(解剖头像、几何形体一套、五官一套) | 套 | 2 | 1 | 为保证石膏形体的准确,由专业教师配合认定。避免教学无法使用 |
19 | 教具架 | 组 | 1 | 1 | ||
20 | 资源库 | 欣赏类 存储器≥1T | 套 | 1 | 1 | |
21 | 网络信息口 | 个 | 2 | 1 | ||
22 | 水嘴水槽 | 3~5个水龙头组成一排 | 组 | 1 | 1 | |
23 | 灭火器 |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2公斤、通过国家检测,公安消防监督机构确认产品 | 只 | 若干 | 若干 | 合格、有效 |
注:选配书法教室配置执行《浙江省教育技术装备标准》第A.2.8条书法教室配备标准
3.美术器材室
美术教室配置应符合表4。
表4美术器材室配置要求
序 号 | 名称 | 参考规格 | 单 位 | 配置数量 | 备注 | |
规划建议 | 基本要求 | |||||
1 | 美术工作台 | 1200mm×2400mm | 张 | 1 | 1 | |
2 | 美术橱柜 | 张 | 3 | 3 | ||
3 | 美术挂图橱 | 张 | 2 | 2 | ||
4 | 美术器材架 | 张 | 3 | 3 | ||
5 | 计算机 | 带刻录等 | 台 | 1~2 | (1) | |
6 | 摄像机 | DV | 台 | 1 | (1) | |
7 | 彩色喷墨打印机 | 台 | 1 | (1) | ||
8 | 扫描仪 | 台 | 1 | (1) | ||
9 | 数码照相机 | 1200万像数以上 | 架 | 1 | 1 | |
10 | 网络信息口 | 个 | 2 | (2) | ||
11 | 木工工具 | 刀、榔头、木钻等 | 套 | 1 | 教师用具 | |
12 | 小五金工具 | 钳子、电工刀、钢锉、固定小钳床等 | 套 | 1 | 教师用具 | |
13 | 灭火器 | 手提式干粉灭火器≥2公斤、通过国家检测,公安消防监督机构确认产品 | 只 | 若干 | 若干 | 合格、有效 |
4.手工类篆刻、木刻、雕塑教室学生用具配备(选配参考)
手工类篆刻、木刻、雕塑教室配置应符合表5。
表5手工类篆刻、木刻、雕塑教室配置要求
序 号 | 名称 | 参考规格 | 单 位 | 配置数量 | 备注 | |
规划建议 | 基本要求 | |||||
1 | 木刻刀、剪刀 | 把 | 60 | |||
2 | 橡胶滚碾 | 10公分宽 | 个 | 30 | ||
3 | 木搭子 | 个 | 30 | |||
4 | 木拍子 | 个 | 30 | |||
5 | 木擀面杖 | 个 | 30 | |||
6 | 五合板 | 25cm×30cm | 块 | 60 | ||
7 | 竹刀 | 把 | 60 | |||
8 | 其他泥工工具或雕塑工具 | 个 | 若干 | 选配 |
注:1.上述配备是必备要求。2.义务教育学校其他器材可按照教育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音乐、美术教学器材配备目录》配备。3.高中根据课程标准和自选课程要求增配,并及时配备能满足新教材所需的音乐器材。4.特色学校可根自身要求,配备相应器材设备。
三、美术教室管理
(一)专人负责美术教室和相关器材的管理,管理人员应熟悉有关美术教室及器材设备的管理制度和规定。
(二)必须建立的管理制度,有器材、设备保管使用制度、美术教学管理制度、美术教师考核制度、学生操作守则、安全防护措施等,并严格执行。学生操作守则应设置在工作室前方,其余分别设置在美术教师办公室和准备室。
(三)必须建立器材、设备账册的分类管理,总账、分类账应记录及时、准确。“总账”一年填写一次。学期中仪器数量增加或减少,应做到账账相符、账物相符。
(四)器材及环境管理
1.器材设备管理科学合理。器材设备必需全部入橱或上架,并按器材的性能分类存放,合理排列(或按仪器编号或按教学开出顺序),定橱定位(可根据重下轻上、水平或竖直放置的原则作适当调整)特高特大仪器设应专柜存放。做到科学合理、美观大方、取用方便。
2.保持橱架内器材设备随时处于良好使用状态。美术器材设备应定期保养、及时维修,并根据器材不同要求做好通电、防尘、防潮、防锈、防腐蚀工作。
3.备用美术器材、设备可另行装箱,列清单备查待用,破旧器材及时申请报废。
4.美术教室、器材室保持整洁,注意通风换气,妥善处理垃圾杂物,为师生提供良好的实验环境,保护师生健康,保证操作安全。
(五)做好美术(工作)室的使用记录,器材、设备借还记录,学生活动记录,使用器材设备情况记录,器材、设备报损记录,学生作品展示、获奖记录,学期美术课程开出率统计等。期末整理,分类装订成册。
(六)实行计算机管理。按《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规定认真做好仪器设备购置、验收入库、维护保养等日常管理工作,制度健全,资产的账卡管理、清查登记、统计及日常检查工作落实,能定期对实物资产进行清查,采用国家标准分类的计算机管理软件进行编号、登记,做到账、物、卡相符,资产单项金额和总金额清楚。
四、美术教室使用
1.有美术教学计划,并按进度完成教学任务,有效地开展课外艺术教育活动。
2.使用过程有记载和效果分析。
3.教师指导规范,学生活动熟练,活动成果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