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5年工作回顾
2005年,我们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和市文化、广电部门的指导、支持下,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区委提出的“工贸主导、文化提升、山水融入、中心培育”的战略部署,坚持文艺“双百”方针、“二为”方向,注重群众文化建设,加强文化市场规范,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努力实施文化提升规划,在建设“文化大区”中做出了卓越的成绩。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突出文化特色,提升区域文化品位。
一是以建立多类型的文艺表演团队为重点、坚持开展经常性的群众性的文体活动,不断更换活动内容和活动方式,提高广场文化活动的层次与品位。在区府北门联众华庭广场举办“五月的花海”大型广场文艺晚会,晚会盛况空前,近万人观看,还在温州电视台综合频道播出。
二是以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活跃节日文化为重点,广泛开展群众性的文化活动,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协助办好瞿溪“二月初一集市”、周岙“正月十三花灯会”等农家文化节。积极支持各地老人协会组织举办的各类民间文化活动,继承与弘扬乡土文化,丰富全区人民精神文化生活。
三是以强强集团、森马等企业为重点,建立为企业职工开展文化服务的工人俱乐部、打工乐园等业余文化活动阵地,提供图书、影视等多种文化服务。承办了澳伦等企业文艺晚会,丰富了员工的精神生活,活跃和繁荣了我区的企业文化
三是丰富校园文化,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与区教育局联合举办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为主题的大型文艺演出,共有《众手浇花花更红》、《地球万岁》等15个节目,全区中小学学生观看了演出,盛况空前。组织文艺骨干到梧田民工子弟学校等,进行“六一”慰问演出。同时,开展“庆六一、猜灯谜”等活动,精心设计了300多条以少儿百科知识为内容的谜面,举行有奖竞猜。组织参加市局举办的庆“六一”第二届“家家乐”家庭读书比赛活动,林小红家庭获得最佳教育、最佳知识、最佳配合奖,名列全市第二名。
(二)强化队伍建设,创建文化精品工程。
一是加强文艺、新闻队伍建设,从活动中发现人才,从比赛中培养人才,从实现中锻炼人才。坚持举办音乐、舞蹈、曲艺等艺术技能培训班,聘请专家执教指导,不断提高我区文化干部和广大文艺骨干的技艺水平。文化馆(站)共办班10多期,培训文艺骨干300多人次。积极参与各类文艺、新闻竞赛,组织参加了市安全生产晚会,市残联文艺汇演等,以及各类新闻评奖活动。
二是不断强化精品意识,创建精品工程,树立瓯海文化品牌。广电中心积极挖掘素材,创新思路,精心制作专题节目。我们创编的歌舞节目《小康中国》参加浙江省“新人新作”演唱大赛中荣获创作、表演一等奖。
(三)创建文化阵地,大力推进文化工程建设。
制订文化工程建设计划,完成“东海明珠”、“金海岸文化网”等工程申报工作,为在新桥街道、丽岙镇建成2个省级“东海明珠”工程,在瞿溪镇建成1个“金海岸文化网工程”,在泽雅、梧田、丽岙三镇发展3个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打好了扎实基础。加快街道、镇、村图书馆(室)的建设与发展,全区要达到26个“图书流动工程”网点,目前已完成繁荣社区“图书流动工程”网点的设立。
(四)把握舆论导向,打好新闻宣传主动仗。
精心组织,周密策划,科学安排,合理配置宣传要素,采用多形式体裁、多方位视角、多层次访谈和连续系列等手段进行报道。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的工作部署,着重抓了区“两会”等重大活动的宣传报道。加大报道比重和力度来突出经济宣传,为我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和促进作用。在“社区新闻”上开设有关先进性教育、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栏目。在创建“平安瓯海”的宣传上,我们对市、区有关领导检查指导工作和各地开展安全生产工作情况、预防地质灾害、夏令食品安全的整治,还有龙舟开禁、建筑、卫生预防等等内容进行了系列报道。针对消费者权益、百姓热点等话题,联系环保、创卫等实际问题,发挥舆论监督、引导热点的作用。
(五)加强培训,进一步加强依法行政。
组织有关人员参加区、市局、省委党校《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培训班,特别是窗口和稽查人员更是认真对待,为了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实施及时衔接,他们非常仔细的详读、研学,尽快尽早学懂学透。同时,举办全区印刷企业负责人等培训班,培训人次500多。组织开展文化市场法制宣传周活动,召开文化经营户会议和举办专题讲座,对音像制品、网吧等文化经营从业人员进行上岗培训,加强法制宣传,加强法制观念的引导,提高经营者以及全社会的法律意识。
(六)以创建活动为契机,全面开展文化市场整治。
召开文化市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动员大会,沸蓝顺风网吧、东经包装有限公司等10家文化经营单位在会上发出倡议,表示要积极响应区委、区府的号召,从我做起,身体力行,充分发挥主力军作用,投身创建活动,为温州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出贡献。为了搞好创建工作,我们抽调下属各部门,集中时间、集中精力,对全区尤其是梧田、新桥等地进行大规模的统一整治活动。共出动873人(次),检查文化经营单位2381家,收缴非法音像制品42245张(合),非法书刊6638册,赌博机65台,电子游戏线路板115块,VCD机、电视机70台,取缔非法电子游戏机经营单位58家,取缔非法的演出5场(次),立案查处各类案件18起。
(七)整合文物资源,加强文物的保护和利用。
一是以区“两会”召开和国际博物馆日为契机,广泛开展文物法律宣传。精心挑选、设计制作了6组共21幅图文并茂的写真展板,展示了文物古迹的无穷魅。二是以保护规划和维修方案为基础,积极做好文物的维修和日常维护。四连碓造纸作坊保护规划第二次论证评审会在杭州召开,《温州四连碓造纸作坊维修方案》已获得国家文物局批准。三是加强文物保护基础工作,文物工作水平不断提高。配合浙江省民族民间艺术资源普查,调查温州屏纸造纸工艺和泽雅周岙挑灯,完成省级保护工程申报资料。积极作好对瞿溪老街调查工作。四是充分调动业余文保员的积极性,加强了业余文保员的管理。
(八)深入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提高执政服务能力。
学习贯彻中央和省市委、区委关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工作会议精神,全面部署我局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工作任务。立足实际,大胆创新,运用行之有效的活动方式和载体,做到“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有特色”,丰富活动内容,强化活动效果。开展“文化进社区、行动树形象”、“二帮一”学习帮扶等活动。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围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为关键,以健全完善领导方式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为基础,全面加强党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
二、2006年工作思路
(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创新文化体制机制。
认真贯彻落实区文化体制改革总体实施方案,明确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确保我区体制改革顺利开展。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是文化体制改革的一项重点工作,也是今后文化市场管理的发展方向。积极推进文化市场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建立统一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对电影公司、音像制品发行站两个企业单位的体制改革,积极创造条件,逐步予以改制。
(二)以文化需求为宗旨,实施“三大战略”。
一是文艺精品战略。强化精品意识,引导文化工作者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创作一批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无愧于时代的文艺精品,争取参加省乡镇文艺会演。
二是文化人才战略。坚持办班制度,培养一批新的文艺骨干。加强业余文保员队伍和文化市场业务监督员队伍建设。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将政治素质好、业务技能精的同志选拔到各个领导岗位上来。
三是文化阵地战略。在新桥建成金海岸文化网工程,在景山、泽雅、三溪等地发展6个“图书流动工程”,在梧田、丽岙、泽雅等地建立3个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基层二级中心。
(三)以文化活动为载体,唱好“重头戏”。
开展文化“三百”活动。继续开展以“百场文艺演出下基层、百部免费电影下乡村、百次图书交流到网点”的文化“三百”活动。做到“长流水不断线”,结合主题教育举办巡回演出;积极配合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利用“露天电影院”、“广场电影”等多形式,举办电影下乡巡回放映;组织送书下乡,帮助基层巩固图书室。
打造六大文化品牌。以“六个一”工程为抓手,大力推进“社区文化、乡村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广场文化、旅游文化”六大文化品牌建设。
(四)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打造“三大工程”。
一是“净化工程”。”继续有针对性地加大文化市场整治力度,加强市场监管,规范文化市场秩序。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互联网服务经营场所、演艺市场、音像市场、电子游戏经营场所等文化市场专项整治成果,加大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和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坚持不懈开展“扫黄打非”,重视做好政府办公软件正版化工作,实现全部正版化的要求。充分发挥文化行业的自律作用,成立印刷、网吧等行业协会,逐步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完善”的能动机制。
二是“平安工程”。切实做好全区印刷包装生产企业、娱乐场所安全管理。继续开展“平安网吧”、“平安娱乐场所”创建、“百日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月”活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既有要求,又要有奖惩措施,层层抓落实,责任到人。及时掌握全区文化企业安全生产状况,对各类易发生事故的部位和操作环节进行重点专项治理,确保我区文化市场无安全事故发生。
三是“朝阳工程”。通过完善文化政策,为文化产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放宽市场准入,加快文化产业内部各行业之间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和相互支撑,尽快形成社会化的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市区两级政府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一号工程”来抓,要至少引进一家文化产业实体,为我区文化事业发展增强经济基础。
(五)加强文物保护工作,推动文博事业持续发展。
争取出台我区文物保护政策措施,制定全区文物保护规划,加强文物资源调查,做好濒危文物的抢救,推进文保单位“四有”和馆藏品的建档等基础性工作。认真做好文物保护抢救和修复工作,重点要做好孙诒让墓、中共浙南一大会址的维修。充分利用现有文物资源,进一步拓展黄淮纪念馆、温州和平解放谈判旧址、陈傅良祠陈列馆等文保单位的历史文化与革命传统教育功能。
(六)加强机关作风建设,提高为民办事质量。
深入开展文明机关创建活动,深化“效能革命”,建立与完善规章制度。继续开展文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简化办事程序。抓住涉及关键工作、关键环节、突出群众关心、社会关注、与群众关系最密切的重要事项,公开审批事项、执法、内部事务等内容。特别是公开网络文化、音像制品、出版物经营等几个行政审批事项的审批、办事程序等法律或文件依据,并纳入了区政务中心公开及管理。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行政审批中心服务窗口工作,推出了绿色通道、告知承诺制等举措,压缩审批时限。加强廉政建设,组织学习《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和有关规章制度,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做到廉洁奉公,严明执法,提高执政能力。通过“效能革命”和各项活动,进一步提高了机关办事效率,加强了机关作风建设。
二○○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