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初中:
为做好2019年初中毕业学生学业监测,增强中考复习备考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特制订《瓯海区2019年中考复习备考工作指导意见》,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温州市瓯海区教育局
2018年11月29日
(此件公开发布)
瓯海区2019年中考复习备考工作指导意见
为迎接2019年中考,增强中考复习备考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我区实际,现就做好全区2019年中考复习备考工作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立德树人为导向,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考试说明》为指南,以教材为蓝本,以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目标,注重教学新常规落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学科组和班集体建设,强化复习备考管理,全面提高初中教育教学质量。
二、总体目标
面向全体学生,学生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定学业基础,确保我区2019年中考在前20%率、总分平均分、后20%率等关键指标上取得较大进步,实现中考提质进位的总体目标。
三、具体措施
(一) 加强领导,强化管理
1. 成立中考备考工作领导小组。成立瓯海区2019年中考备考工作领导小组,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教师发展中心主任任副组长,教育局相关科室负责人、教师发展中心分管副主任和初中部主任、各初中学校校长为成员。领导小组宏观指导中考工作,检查各校各阶段中考备考工作进展情况;具体组织召开复习备考研讨会、经验交流会,为一线教师及时提供中考最新信息;督查各校的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促进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2. 成立中考备考学科中心组。成立瓯海区2019年中考备考学科中心组,区教师发展中心主任任组长,分管副主任任副组长,初中专(兼)职研训员为成员(名单见附件)。学科中心组下设各学科指导小组,以区教师发展中心初中各科研训员为主体,定期和不定期开展活动,全面负责质量检测、模拟考试题设计、成绩统计、质量分析等中考备考指导工作。研训员及学科中心组成员深入课堂听课,查阅教师教案、中考复习备考计划,与教师共同分析研究教情、学情;制定措施,调整策略,优化教学,为中考复习把脉导航。
(二) 强化意识,形成氛围
1. 强化中考备考意识。各初中学校要把中考复习备考当做重点工作来抓,实施精细化备考管理,学校管理重心要下移,教学教研资源要倾斜,学校领导和各部门要做好管理、服务、指导、检查工作,上下联动,齐抓共管,切实减轻毕业班教师额外负担,保证其谋教学、抓复习备考的时间和空间,确保备考的质量与效果。
2. 强化爱与责任意识。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也就没有中考的高质量。毕业班教师高度的事业心与强烈的责任感、火热的备考激情与扎实的工作作风、高超的授课艺术与巧妙的点拨指导等就是爱与责任的具体表现。中考质量的决定因素就是人,“把教学当成家事来做”“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来教”,广大教师和行政干部,要把学生视同自己的子女,把每一项备考工作视同自己生命的一部分,就没有跨不过的坎、没有实现不了的质量目标。
3. 强化学生进取意识。各初中学校要努力营造“学生主动,教师互动,家校联动”的积极备考氛围,及时召开中考备考动员会和阶段推进会,加强家校联系,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形成合力。利用校园网、广播、橱窗、集会、班团队会、家长微信群、课堂等平台对中考备考进行广泛宣传和动员,教育并指导学生自定目标,围绕目标制定和落实个性化学习计划,改进学习方法,树立信心和恒心,自我加压鼓劲,不断强化学生进取意识。
(三) 合理安排,科学备考
树立“一年中考,三年备考”的思维方式,系统谋划教学系统,重视知识与能力要素的分解落实,高质量实施基础性课程,有效实施拓展性课程,积极开展分层走班教学试点。全区各初中在2019年2月底各学科基本完成新课授课,3月启动中考复习。毕业班学段中考备考可按照以下四阶段进行。
1. 上好新课、夯实基础(2018年9月至2019年2月底)。加强毕业班教学中教师常规落实和学生学习常规提升,向常规管理要质量。贯彻落实教育教学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认真实施第二轮“促进有效学习”课堂变革三年行动实施意见,以日常课堂教学改进为重点,有效推进“问题化学习”的课堂实践,推动复习备考质量整体提升。全区统一组织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2. 系统复习、知识梳理(2019年3月至4月中旬)。第一轮复习注重基础,不留知识死角,形成完整知识体系,强化技能训练,务必贯彻“降低起点、放慢节奏、夯实基础、全面优化”的教学策略。举行全区中考第一次模拟考试,时间初定2019年4月中旬。
3. 专题复习、强化巩固(2019年4月中旬至5月中旬)。第二轮复习注重能力,加强知识的横向联系,形成知识网络,构建能力结构,强调综合运用,务必贯彻“延续坡度、分层要求、关注全体”的教学策略。举行全区中考第二次模拟考试,时间初定2019年5月中旬。
4. 查漏补缺、模拟训练(2019年5月中旬至中考时间)。第三轮复习注重解题速度和答题的准确性,训练学生应试技巧,调整应试心理,务必贯彻“回归教材,沉淀习惯(减少过失性丢分),取舍得当(掌握应试方法),规范解答(做到严而不繁)”的教学策略。
(四) 抓实过程,压实责任
1. 加强对复习备考工作的领导。各初中学校要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中考备考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中考备考方案组织实施,并对各项备考工作进行全程管理和考核;对毕业班教师进行中考备考工作培训,特别是对各学科组制定的复习计划要严格把关。重点抓好以下四项工作。
(1) 制定一个方案。制订《2019年中考复习备考工作方案》,内容包括校情分析、教学质量增长点分析、中考目标(含前20%率、总分平均分、后20%率、综合评价奖和效能增值奖升等晋位等关键指标),具体可行的备考策略、工作措施和职责分工,管理考核和激励机制等。在此基础上,分类制订教研组、教研组、班级、任课教师备考计划,学生自我分析与学习计划等。建立各类工作计划研讨与交流机制,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方案于2018年12月10日前经学校校长审核后上交区教育局义务教育科和区中考备考学科中心组。
(2) 解决两个问题。一要解决好时间利用分配问题,抓好教学进度,处理好新课与三轮复习的安排。制定毕业班学段行事历,做好合理谋划科学安排。二要解决好毕业班教学管理问题,每天中考备考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必须有人到班听1-2节课;每周领导小组成员必须解剖一个学科的教学或一个班的学习管理,并提出改进办法;每周五下午召开一次领导小组的校本教研会议,专题研究本周普查和重点督查(听课)的教学问题(特殊与共性);每周星期一领导小组根据上周五研究的情况,对个性问题务必跟被听课老师交流,提出限期改进意见。对共性问题必须通过年级老师全体会议或通过教研组例会进行培训,并限期整改;每个月对教学工作进行一次大检查,通过年级组教师会议要求对毕业班工作进行专题总结并及时通报。
(3) 做好三次考试。各学校要妥善安排好全区统一组织的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区一模、区二模等三次诊断性考试,每次考试要按照中考形式组织,从试卷保密、考场安排、考试组织、诚信参考等逐一落实到位,考试时间、阅卷安排、考后分析等环节要严格要求,尤其是要运用大数据,为中考复习找到查漏补缺的依据,提升复习效果。每次诊断性统考后,各校要针对中考目标要求,剖析重点关注对象成绩变化情况,阶段性评析培优辅潜进展情况,同时将考试中凸现出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分解到班到科任教师;区领导小组针对各校中考预定目标完成情况,对各校领导小组进行鞭策性谈话交流。
(4) 开好四类专题会。一要定期开好中考复习备考领导小组工作会,制订计划方案、分析形势、明确任务、解决师生在复习备考中反映的问题与困难;二要开好九年级师生动员会及百日冲刺会,使他们统一认识,增强信心,鼓足干劲,全身心投入到复习当中去;三要开好毕业班学生家长会,指导家长在中考复习阶段给孩子创设宽松、温馨、和谐的复习环境;四要开好每次考后质量分析及阶段总结反思会,针对不同阶段的复习情况及时发现、解决问题,保证复习质量,提高复习效果。
2. 加强对毕业班工作的指导。区中考备考学科中心组各学科指导小组负责落实各学科中考备考的具体要求,指导各初中学校抓好复习备考工作,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 指导教师加强中考研究。提前研究中考试题,任课教师要认真做好温州近三年中考真题,集体研究中考试题,找出共性、变化、趋势、新意、动态,总结规律后深入研究对策,并将成果运用于实践。认真研读中考考试说明,要注意考点、要求的变化,全员参与区级质量分析会和复习研讨会,开展上一届毕业班资源交接、经验分享等校级主题研修活动,精准把握考试方向。广泛收集中考新信息,加强与市教育教学研究院经常性联系,与市直优质初中沟通交流,通过校际联考、联盟校联谊等形式,收集中考复习前沿信息,应用与推广优秀复习资源,提高训练效度,促进复习质量提升。
(2) 指导师生抓实教学常规。学科教师重点抓实课前备课、课堂教学、学生练习、作业批改、考试讲评、考后反思等关键环节,保证复习质量。加强学生学习常规指导,理科提倡错题本或订正反思的应用,文科加强阅读与书写笔记等学习方式,通过学生学法分享活动提升学生学习方法应用水平。引导学生做好自我心理调适,通过心理疏导和心理健康教育等活动,加强学生的自我认识,合理归因,提高直面问题和问题解决能力。引导学生建立自我目标激励机制,通过阶段性质量监测结果,自我分析确定不同阶段目标,制定好学习计划,科学合理安排时间,提升复习质量。
(3) 指导教师加强习题研究。教师必须精选题目,提倡拼题、改编题、自创题,在题目的选用过程中既要考虑知识点,又要着眼于中考的能力点,体现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层次性、综合性原则。对要求学生做的题目,教师必须事先预做,使之心中有数,避免成套发放,要杜绝教师与学生同步甚至落后于学生的做法。教师必须及时批改作业,收集学生错题,分析原因,归纳类型,寻找相应矫正对策,采取集体辅导、小范围内辅导和个别辅导相结合方式,尤其是要侧重对题目的思路、方法、技巧、规律的总结,来培养学生的能力。对“全盘照搬、只发不收、只查不阅、只阅不评”现象,学校要及时发现,及时通报,勒令及时纠正。
(4) 指导教师加强课堂研究。认真研究一、二轮复习的课型,各种课型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主线”的教学原则,做到讲练结合,要防止满堂灌、结论式、讲解式、输入式、储蓄式学习与上课简单对答案、没有突破重点难点的错误做法,要严防“以讲代练,以练代讲,一考而过”三个误区,在复习讲授过程中要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要加强训练与运用。在教学视导中发现有“问题”的学科教师,要帮助改进,限期整改到位。
(5) 区级层面开展“七个一”研讨活动。区级层面相关学科要做好学业质量和命题分析会、基于数据九年级课堂教学研讨会、中考复习备考会、学业模拟考试分析会、基于数据改进教学及疑难问题解决、体育测试备考会、英语听力测试备考会等“七个一”研讨活动。相关研训员要通过主题视导和蹲点指导等形式加大毕业班教学工作指导力度。要积极引导学校教研组开展与区级主题相关的教学研讨活动,使全体教师形成共识,提升毕业班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3. 加强对毕业班工作的视导。区教育局义务教育科、督导室、区教师发展中心是教学视导的主体力量,担负起对全区毕业班教学工作的指导、督查和评判职能。做实教学过程是做强教学结果的根本保证,每次教学视导既要检查学校备考方案和各类备考计划,又要落实到教研组、教研组,更要深入科任教师的教案、课堂、作业布置与批改等。教学视导实行复查制度,凡视导中提出的重点问题,限期解决,到期复查。
(五) 强化团队,形成合力
1. 群策群力、资源共享,打造优秀教研组团队。一所学校教研组的工作扎实与否,效果好与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业质量和学校的整体质量,乃至影响到全区的中考质量,因此抓好教研组的工作是决胜中考的关键。(1)各教研组长在认真学习《课程标准》和《学科教学要求》的基础上,针对《考试说明》的变化,制定切实可行的全年复习计划;(2)倡导团队精神,做好年级组内各学科间在教学时间上、作业量上的协调工作,教研组间要经常性地对学生各学科情况进行交流,保证各学科间教学上的平衡,确保学生各科均衡发展;(3)做到组内的五个“统一”即统一计划、统一进度、统一学案、统一资料、统一测试,分层走班练习要有区分度;(4)充分发挥教研组的集体智慧和力量,定时间、定内容、定主题、定期开展教研组活动(每周至少一次);(5)组织组内人员分工合作,团结协助,精心编制好培优辅潜资料,平时学习训练题、周考试题、月考试题;每次重大考试要及时做好学科成绩统计,成绩分析,查找班级差距,分析失分原因,寻找增分点,及时以书面形式写出质量整改报告告知组内成员并加以落实。
2. 科学管理、严格要求,打造优秀班主任团队。良好的班风是中考成败的关键,毕业班班主任工作质量的高低既直接影响着学校高考质量的高低,又在较大程度上决定全区基础教育的形象。毕业班班主任主要常规工作有:制定班主任工作计划,主要包括班级学情分析、班级目标、培优辅潜办法等;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其中主题班会每月不得少于一次,每次活动要作出记载,学校每学期检查一次。同时还应抓实以下工作:(1)营造良好的备考氛围,培养学生的勤奋精神,形成人人有理想、天天求上进的班风学风;(2)开展以班主任为主的学生谈话活动,重点学生的谈话应建立谈话档案;(3)实行导师制,在班主任统一安排下,将全班学生划分为若干学习小组,明确科任教师为导师,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个别性或小组性指导活动,每周不得少于一次,每学期对于活动情况进行一次反馈调查;(4)每月召开一次班科联系会,总结反思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对培优辅潜工作完成不好的科目,要敦促其采取有力措施,同时研究学生个体学习的对策,不断强化家长和学生的信心。
(六) 培优辅潜,分类备考
各初中学校要全面分析学生基本情况,分类型制定培优辅潜计划,让尖子生吃得饱,临界生吃得好,学困生吃得了,引导他们不断超越自我。教学科研处将利用表格对比进行学生成绩量化分析,每月考试之后分析其走势。
1. 注重培养尖子生。在“选好苗”的基础上,实行科任教师与学生结对子制度,即人盯人策略,要求教师经常与结对子学生交流、谈心,帮助解决学习中存在的困难;制定尖子生的培养措施,对尖子生的培养要做到对象落实、教师落实、时间落实、措施落实;根据学生实际,对学生薄弱学科单独进行个性化辅导,帮助他们实现学科平衡。
2. 动态帮扶临界生。临界生是考上重点中学有希望但也有一定困难的学生,是升上重点中学的后备梯队。在学态上,要善于发现临界生的亮点,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充满关怀和支持,增强克服困难信心,帮助临界生转化为目标生甚至部分成为尖子生;在教学中,要注意要调动临界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抓课堂听课、作业、基础测试等环节,帮助他们克服畏难情绪,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缩小与目标生的成绩差距;班主任要分析临界生学业差在哪科、差在哪里、差的原因是什么,并与科任教师共同研究措施予以补救。每次测试、模拟考试,都应对照分析临界生的分布与变化,对进步快的应及时给予表扬,让他们有成功感。
3. 积极转化学困生。实现中考质量目标,关键在于转化好学困生。只有做好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才能完成平均成绩目标。重视学困生管理,重在心理调整,重在增强自信,重在激发内在学习动力,以德促智,要让他们找到学习的快乐,找到适合的目标,才能让他们“乐学”;要分出层次,因材施教,不能盲目拔高,学会舍得抛开难题,力求基本题少丢分,中档题多拿分;学困生中考复习要坚持“小步子,低台阶,多督查,勤反馈,多鼓励”的原则;脚踏实地执行“四个一”的帮扶措施:即每一次作业、练习、考试等进行详批详改,每一天多布置一道与当日教学内容有关的综合训练题,每一周编印一张当周教学内容的训练题给学困生练习并面批面改,每一月月考后进行一次详细的书面指导。
(七) 完善评价,健全激励
1. 完善区级教育质量奖励办法。修订《瓯海区义务教育阶段教育质量奖励办法》,除设立学业质量综合评价奖和效能增值奖两个奖项外,再设置学科优胜奖、目标提升奖,从优秀率、进步程度和学校贡献度等多个维度进行综合考评。区财政每年安排不少于两千万元的教育质量奖专项经费,用于提高教学质量奖励和集团化办学绩效考核奖励。加大区政府教育质量奖对初中学校的奖励额度,不断激发初中学校和教师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教育奖励机制对教育质量提升和促进作用。
2. 完善校级教育质量奖励办法。各学校要重视评价奖励的过程性,建议将九上阶段测试、区模拟测试等几个重要的成绩考核纳入中考奖励办法,可采用即时独立奖励或积分累加的方法。终结性奖励建议以团队奖+学科奖+个体奖设置,采用不同权重计数,根据学校不同阶段的需求及时调整权重占比。可以独立设置学科优胜奖和班级优胜奖等奖项,进一步激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3. 完善学生评价与激励机制。各学校要在原有学生评价方案的基础上,完善毕业班学生评价与激励机制。加强学业质量监测激励评价,采用过程性评价为主,从班级、小组、个体等多个角度设置多维的奖项,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开展相应主题活动,教学科研处和学科教研组结合学科特点开展主题性的过关竞赛等活动,学生工作处和年级组根据毕业学段特点开展主题性教育和评比活动,通过激励性评价提升教育教学成效。
附件
温州市瓯海区2019年中考备考工作小组
中考备考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 金朝辉
副组长:林成益、李玉宇
成 员:陈汉初、潘时晖、麻良忠、谢建成、姜桂迈、叶小慧、黄光耀、陈 适、郑道春、董爱敏、黄德靖、林数为、各中学校长
中考备考学科中心组
组 长:李玉宇
副组长:黄光耀 、郑道春
成 员:董爱敏、林爽、白福清、薛丽娜、潘伯俊、陈春辉
下设学科指导小组
组别 | 姓 名 | 学 校 | 短号 | 姓 名 | 学校 | 短 号 |
语文组 | 林 爽 | 教师发展中心 | 667036 | 陈辉辉 | 塘下中学 | 679283 |
王汉雷 | 仙岩二中 | 651882 | 孙敏节 | 梧田二中 | 669006 | |
纪相林 | 区实验中学 | 690244 | 陶海珍 | 仙岩一中 | 660420 | |
张玉静 | 新桥中学 | 691156 | 方风凡 | 区外国语学校 | 694859 | |
数学组 | 白福清 | 区教师发展中心 | 680315 | 沈帅一 | 实验中学 | 661356 |
王圣善 | 任岩松中学 | 694845 | 陈利静 | 外国语学校 | 660549 | |
周龙云 | 温大附属茶山实验中学 | 620230 | 何素眉 | 郭溪校区 | 665392 | |
林旭亮 | 梧田一中 | 668876 | 洪 雷 | 仙岩二中 | 666933 | |
英语组 | 薛丽娜 | 区教师发展中心 | 648807 | 丁轶亚 | 梧田一中 | 679605 |
李小拉 | 仙岩一中 | 665592 | 林晓蒙 | 塘下中学 | 675859 | |
邹丽娟 | 仙岩二中 | 670023 | 唐国兴 | 瞿溪侨中 | 621916 | |
庄蓉蓉 | 外国语学校 | 672761 | 汤杰英 | 潘桥中学 | 656681 | |
科学组 | 董爱敏 | 区教师发展中心 | 640406 | 汪 浩 | 国际育英 | 680365 |
钱晓东 | 仙岩第二中学 | 628439 | 任力亚 | 实验中学 | 677298 | |
季焕忠 | 三垟中学 | 666056 | 张苏微 | 梧田一中 | 667121 | |
伍阔伦 | 瞿溪侨中 | 671669 | ||||
社会思品组 | 潘伯俊 | 区教师发展中心 | 661146 | 任佩如 | 实验中学 | 676873 |
王建春 | 任岩松中学 | 667078 | 谢 夏 | 潘桥中学 | 697474 | |
章显乐 | 新桥中学 | 671918 | 余 宇 | 国际育英 | 671382 | |
徐琦环 | 外国语学校 | 695287 | ||||
体育组 | 陈春辉 | 教师发展中心 | 679298 | 汤燕春 | 南白象中学 | 18267839869 |
徐永忠 | 瓯海外国语 | 678998 | 苏运红 | 实验中学 | 679339 | |
洪宗泽 | 潘桥中学 | 679155 | 孙春林 | 梧田二中 | 611911 | |
黄建勇 | 塘下中学 | 589696 | 谢和谦 | 瓯外分校 | 671298 | |
章景泛 | 梧田一中 | 6654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