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温州市瓯海区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计划执行情况与2011年计划草案的报告
2011年1月23日在温州市
瓯海区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
区发展和改革局局长王珏玮
各位代表:
我受区人民政府委托,向大会报告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10年是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的决战之年,也是精心谋划“十二五”发展的关键之年。我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稳增长、调结构、强基础、惠民生”的工作主线,努力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平稳较快发展。全区实现生产总值273亿元,增长12.8%,完成年度计划任务的105.4%;工业总产值710.52亿元,增长24.2%;财政总收入31.58亿元,增长12.8%,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4.12亿元,增长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4.7亿元,增长15.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4.5亿元,增长16.7%;外贸出口总额15.05亿美元,增长35.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9087元,增长11.1%;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4265元,增长12%;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3.9%;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削减6.5%、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0.4%;人口自然增长率2.75‰;城镇登记失业率1.43%。2010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总的特点是:
(一)产业转型步伐加快
工业转型升级积极推进。全区793家规模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13.65亿元,增长27.6%;产值超亿元企业68家。完成工业性投资27.62亿元,新投产企业109家,建成园区配套项目26个。技改立项35项,计划总投资12.6亿元,实际完成投资4亿元,争取中央财政补助资金532万元。瓯联集团等“强强联合”型企业相继组建,中硅科技、瑞阳公司等企业投资光伏产业。新增高新技术企业8家、市级以上技术研发中心11家,列入市级以上各类科技计划项目45项,专利授权693项;新增省名牌产品4个、省著名商标3枚。
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全区实现第三产业增加值95.5亿元,增长12%,占全区生产总值的35%。服务业发展保障措施进一步强化,组织编制《瓯海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瓯海区都市休闲发展规划》等规划,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设立了1000万元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鼓励支持服务业发展。总部经济园被列为省级服务业聚集示范区,泰恒光学“退二进三”手续办理完毕。重大项目建设步伐加快,阿外楼生态旅游度假大酒店建成投用,总部经济园一期完成主体工程,南湖城市综合体地块进入挂牌出让阶段,潘桥国际物流基地一期完成征地。都市休闲旅游项目加快实施,源口至林岙公路改建工程、泽雅旅游服务中心等项目已开工建设。
都市农业稳步发展。瓯柑、杨梅、花卉、茶叶、蔬菜等优势产业不断做精,启动创建现代农业综合区1个、主导产业示范区1个、特色农业精品园2个。农业产业化、品牌化、标准化建设取得新成效,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35个、农业龙头企业5家,成功申报瓯海瓯柑、丁岙杨梅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新增绿色食品2个、无公害农产品3个。
(二)三大需求同步增长
投资保持较快增长。全区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率达到34.7%。共实施重点工程建设项目34个,完成投资20.4亿元,占年度投资计划的91.8%。温瑞大道仙岩段、西山西路改建安置房工程、区法院审判大楼等8个项目建成投用或基本建成。六虹桥路延伸段、区便民服务中心等6个项目已开工建设。重大项目“百日攻坚大会战”专项行动取得显著成效,全区共完成土地征用2347亩,完成房屋拆迁8.67万平方米。投融资平台积极搭建,区城投公司成功组建。实际利用外资1052万美元,引进内资5.23亿元。
外贸出口恢复增长。完善开放性经济扶持措施,落实各级外贸扶持资金2315.23万元,惠及企业270多家。组织企业参加“西洽会”、“渝洽会”等各种会展,积极搭建贸易平台,努力拓展市场。冠盛集团成为我区首家获海关AA类管理企业资格,新培育省出口名牌3个、市出口名牌8个。新批境外项目投资总额达1420万美元,其中通用锁具公司增资940万美元收购荷兰一家酒店,成为境外投资的亮点。
消费继续高位增长。旅游业稳定增长,完成旅游总收入达20.13亿元,增长28.4%。茶山街道成功创建省级“旅游强镇”。汽车消费旺盛,实现销售额39.8亿元,增长20.8%。全区35个专业市场实现成交额93.82亿元,其中成交额超5亿元市场6个。推进连锁超市便利店向村级发展,连锁超市达39家、便利店达47家。家电下乡顺利开展,共销售家电4120台, 以旧换新销售2984台,落实财政补贴资金304万元。
(三)生态建设成效显著
节能降耗工作强力推进。面对节能降耗严峻形势,坚持“先生活、后生产”原则,采取“区别对待、有保有压”措施,实行有序用电管理,取得明显成效。抓好27家重点用能企业用能管理,淘汰120万标张制革落后产能。通过清洁生产审核企业10家,推广使用散装水泥55.6万吨。加强节能降耗形势分析和预警预测,启动了预警调控方案。
污染减排工作不断深入。瞿溪污水处理厂完成技术改造,西片污水处理工程一期建成投用,仙岩污水处理厂、泽雅污水处理厂、站东路污水泵站等工程进场施工,建成污水管网7.84公里、垃圾中转站3座。加强减排动态形势分析,启动二氧化硫减排应急预案,对91家重点用煤企业实施限产,圆满完成“十一五”节能减排任务。
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加大。公园绿地建设扎实推进,站前中心广场建成投用,半塘园城市公园、仙河亲水休闲公园、温州西郊公园和塘河休闲公园已进场施工,25个街头绿地建设已完成2个、进场施工10个。塘河综合整治、环境卫生整治、拆违治乱整治和交通秩序整治等“四大整治”强势推进,塘河综合整治通过省“811”验收。生态村镇创建成效明显,丽岙被评为省级生态镇。
(四)民生事业继续改善
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两山一水”文化品牌初步形成,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不断拓展,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实施,体育创强水平进一步巩固提升。创建省“东海明珠工程”1个,中国传统造纸展示馆建成开放,区体育中心工程、任岩松中学迁建工程、南白象一小迁扩建工程等项目加快建设,区“四馆两中心”工程、公共卫生大楼等项目前期加快推进。同时,人才队伍建设、人口和计划生育、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各项社会事业都取得新的突破。
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大力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区60周岁以上符合条件的老年人每月领到60元基础养老金。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26.89万人,参保率99.5%;农村住房保险参保农户为8.26万户,参保率101.7%。新增廉租住房保障受益家庭50户,完成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400户。
新农村建设扎实开展。旧村改造加快实施,完成农房改造2627户,建成全面小康农村新社区2个。实施安全饮水工程建设村26个、惠民饮水工程建设村11个,新增受益人口3.87万人。改建民间危桥5座,建成农村公路安保工程58公里。
(五)规划编制有序推进
高度重视“十二五”规划编制,深入开展18个前期重点课题研究,区“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编制完成,交通、服务业、工业、农业、教育、科技、人才等19个专项规划(征求意见稿)已全面形成。坚持以规划带项目,以项目促发展,积极开展“十二五”建设项目库研究,梳理项目413项,总投资2538.92亿元,其中“十二五”期间投资2080.63亿元。
过去一年,全区上下开拓创新,奋发有为,取得了不平凡的业绩,我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总体良好。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更要正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当前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投资不足、城市化滞后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城乡二元体制束缚城乡一体化,产业转型升级急需加快,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生态环境亟待改善。对这些问题,我们一定高度重视,采取更加切实有效的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着力加以解决。
二、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目标和任务
2011年是“十二五”规划开局之年,也是全力推进瓯海跨越发展的关键之年。我国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按照区委七届十次全会精神和区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建议2011年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如下:
----生产总值300亿元,增长10%以上;第三产业比重达到37.5%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6亿元,增长65%;投资率达到52%
----财政总收入35.05亿元,增长11%,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5.68亿元,增长1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21亿元,增长16%
----外贸出口总额16.7亿美元,增长11%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000元,增长10%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5850元,增长11%
----单位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
为确保上述目标实现,建议重点做好六个方面工作:
(一)狠抓投资驱动,加快推进城区建设
全力实施投资年度计划。紧紧围绕投资率超50%的工作目标,全面实施区、镇街“双十大工程”投资计划,突出抓好十六项重大开工项目(具体见附件二)和重点工程建设,全力推进瓯海新城崛起,促进瓯海跨越发展。出台《进一步加强固定资产投资工作的若干意见》,切实推进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和固定资产投资。发挥政府投资的主导作用和杠杆效应,计划安排政府性投资项目130项,总投资622.97亿元,年度计划投资44.11亿元。
大力推进重点工程建设。加快推进一批事关我区经济发展、惠及百姓民生的重点项目建设。今年计划安排重点工程43项,总投资189.11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0.4亿元,其中续建项目26项,年度计划投资17.98亿元;新建项目17项,年度计划投资12.42亿元(具体见附件三)。开工建设“四馆两中心”、市民广场、公共卫生中心大楼、高铁温州站至丽岙连接线公路工程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推进温州新火车站配套道路二期、六虹桥路延伸段、中心区道路网、甬台温铁路安置房工程等项目建设,确保重点工程投资计划完成。
着力抓好项目前期和要素保障。做深做细项目前期,争取更多项目列入省、市重点工程。重点抓好瓯海大道延伸段、广化路瓯海段、区影剧院及外来人口文化中心、站前商贸区二期、温州文化创意园等重大前期项目,力争取得实质性突破。加快经营性土地出让步伐,清理“转而未供”土地8000亩以上,抓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盘活土地资源。
(二)统筹城乡发展,加速推动城乡融合
切实开展城乡统筹综合改革。以新型城市化为龙头,大力实施城乡融合发展战略。制定和实施我区城乡统筹综合改革“1+12”政策文件,以“三分三改”为核心,以农房改造集聚建设为切入点,以功能区建设为平台,积极推进农村土地使用、集体资产产权、户籍管理、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切实抓好丽岙镇改革试点工作。通过改革,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加速推动农民向市民转变、农村向社区转变、传统农业向都市农业转变。
积极推进城市功能区建设。按照温州大都市总体规划的要求,打破现有镇街行政区划限制,科学谋划建设瓯海新城、梧白茶山、郭瞿泽雅、仙丽等四大城市功能区。高起点、高标准地编制功能区总体规划,明确产业、居住、公共服务等功能区的空间布局结构,形成建设“1+X”的总体框架体系,加快构筑组团式城市功能区发展格局。建立健全功能区管理协调机构,完善工作机制和管理体制,有序推进镇改街工作,不断促进要素集聚和城乡融合,推动功能区向新城区提升。
深入实施农房改造。按照“政府主导、镇街主体、农民自愿、功能配套、三生融合”的原则要求,制定操作性具体政策措施,组建新农村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开展农房改造试点。开工建设3个农房集聚改造项目,基本完成15个项目前期工作。按照城区建设的标准和要求,通过旧村改造和农房改造集聚建设等途径,有序推进新社区建设。同时深入创建“美丽乡村、绿色家园”,形成生活生产生态相融合发展环境。
优化发展都市农业。以农业功能区和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为抓手,着力打造一批都市农业基地,加快丽岙浙南花乡和千亩瓯柑精品园建设, 改造提升茶山杨梅基地。继续落实强农政策,提升特色优势农业,重点培育瓯柑、杨梅、花卉、蔬菜等主导产业。着力促进都市农业与休闲旅游业良性互动,重点发展观光型、生态型都市农业。
(三)加快转型升级,大力发展城市经济
全面推动经济转型。坚持以发展城市经济为目标,以低物耗、低能耗、低排放、高技术含量、高品牌效应、高附加值为导向,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着力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都市农业融合发展,逐步实现产业结构从“二三一”到“三二一”的转变。
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组织实施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重点培育现代商贸业、都市休闲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现代物流业、楼宇总部经济和金融保险等行业。按照“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要求,做好瓯海大道、温瑞大道、104国道以及规划中的S1轨道交通沿线商贸带规划建设,全力打造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加快大西洋购物中心建设,开工建设新城商务中心一期、站前商贸区一期、南湖城市综合体、潘桥国际物流基地一期、总部经济园二期等一批项目。组织实施都市休闲发展规划,加快推进泽雅旅游服务中心、仙岩景区入口整治二期等一批旅游项目建设,促进我区都市休闲产业发展。贯彻落实服务业发展实施意见,建立健全服务业发展机制,营造服务业发展环境。出台“退二进三”试点政策,引导部分工业片区、企业“退二进三”,进一步拓宽我区商贸业发展空间。加强服务业统计工作,抓好工业企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分离,努力提高服务业比重。
加快推进工业转型升级。坚持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发展新兴产业并重原则,努力提高工业发展水平。制定和实施鞋革、汽摩配、锁具、服装等优势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行动方案,打造现代产业集群。着力培育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支持中硅科技、瑞阳光伏、强能科技等新兴产业项目建设。培育科技型企业10家、企业技术研发中心10家,实施科技研发项目50项;实施技改项目30项,年度计划投资4.5亿元。继续抓好工业园区道路、环境整治工程、绿化景观工程等项目建设,努力打造生态工业园区。全面加快各类功能性配套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园区商贸、物流、文教、休闲等配套功能。
积极促进开放型经济发展。组织企业参加“东盟博览会”、“西洽会”等重点展会,努力拓展新兴市场。进一步优化外贸结构,扩大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和服务贸易出口,提高市场竞争力。大力推动内外温州人互动发展,鼓励支持海外温州人回乡投资。鼓励企业参与境外经贸合作区和工业园区建设,优化境外营销体系,扩大对外投资。
(四)坚持生态优先,不断提升城市品位
大力开展创建活动。以打造生态优美之城、宜商宜居之城和品质休闲之城为目标,深入开展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活动,积极实施生态文明建设“八大行动”,全力打好园林绿化战役、污染物排放整治战役,进一步深化温瑞塘河综合整治、环境卫生整治、拆违治乱整治和交通秩序整治等“四大整治”,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不断优化生态环境,提升城市品位。
全力打好园林绿化战役。以“绿满瓯海”为目标,深入开展国家园林城市创建。加大“两拆两绿”力度,着力营造人人参与绿化的良好氛围。建成半塘园城市公园、仙河亲水休闲公园一期、温州西郊公园一期和梧田塘河休闲公园等5个区级公园,建成街头绿地25个。深入开展国家森林城市创建,推进“森林城镇”、“森林村庄”建设,植树造林7000亩。
全力打好污染物排放整治战役。深入开展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建成仙岩、泽雅污水处理厂,新建续建垃圾中转站5座,新建污水排污管网8公里。抓好电镀基地企业入园,推进园区环境污染综合整治,继续开展清洁生产审核。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森林碳汇”,开展低碳社区建设试点,倡导低碳生活,努力控制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强化节能减排监管措施,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实现上级下达节能降耗、二氧化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削减目标,确保完成资源环境保护的各项约束性指标。深入开展生态区创建,新增市级以上生态镇街1个、生态村5个。
(五)完善公共服务,切实改善民生事业
均衡发展教育事业。积极对接四大功能区建设规划,科学谋划学校布局,深入实施新一轮校网调整。加快任岩松中学迁建、南白象一小迁扩建等工程建设,开工建设郭溪中学迁扩建工程。推行名校集团化办学,加大品牌学校创建力度,进一步实施“名师名校长”工程,有效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全力推进中小学校安工程,全面完成三年规划任务。
加快发展文体事业。以打造文化魅力之城为目标,深入开展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创建,全力打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战役,加快中国传统造纸技术传承与示范基地建设,努力推进历史文化名村整治。按照全区一盘棋的要求,在四大功能区合理布局一批公共文体设施,加快“四馆两中心”、区体育中心等项目建设,创建 “金海岸文化网工程”2个、省小康体育村5个。大力开展体育生态健身活动,努力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大力发展卫生事业。深入开展国家卫生城市创建,全面启动省级卫生强区建设,继续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完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继续提高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水平,农民参合率稳定在95%以上,住院报销比例达60%以上。加快建设城乡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开工建设区公共卫生大楼,加快南白象、丽岙、茶山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迁建项目前期工作。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坚持广覆盖、保基本、多层次、可持续的原则,扩大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覆盖面,完善城乡基本养老保障制度,完善社会救助体系。加大对社会福利事业投入,抓好区社会福利和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改造提升镇街敬老院,创建农村星光老人之家30个。
(六)创新体制机制,努力增强发展动力
深化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积极开展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以瓯海城区大开发大建设为契机,积极打造一批融生产经营、投融资为一体的国有资本营运平台,发挥国资对政府投资的推动作用。紧紧围绕经济转型,深化以水、电、气、环境等资源要素为重点的价格体制改革,深入实施高耗能行业差别电价政策和能耗限额制度,全面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改革试点。认真落实中央稳定物价的各项措施,加快建立物价、金融、工商、质监等多部门价格预警和调控机制,加强市场监管,切实做好稳定物价总水平工作。
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城市建设管理体制改革,承接市级部门下放的审批管理权限,实现责权利相统一,提升城市建设管理运行效率。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重点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市政公用事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深化审批制度改革,着力在取消有关前置审批条件、合并审批环节、提前介入实施预审等方面进行改革,优化审批流程,减少审批环节,缩短审批时间,提高审批效率。
完善工作推进和考核机制。组织开展“互看互学”、“互学互比”活动,加快推进镇街“双十大工程”建设和部门单位“十大项目”实施。完善年度工作目标管理和党政领导干部绩效考核办法,更加突出对固定资产投资、城乡统筹发展等工作内容的考核。充分发挥工作目标考核的激励、监督和导向作用,建立健全创先争优的长效机制。
各位代表,未来五年,是瓯海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期,机不可失,时不再来。让我们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中共瓯海区委的正确领导下,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同舟共济,克难攻坚,大干快上,奋勇争先,全力做好今年各项工作,为“十二五”跨越发展起好步、开好局,为全力打造生态宜居、民富区强的现代化新瓯海而努力奋斗!
附件一:瓯海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附件二:瓯海区2011年十六项重大开工项目投资计划
附件三:瓯海区2011年重点工程投资计划
附件一:
瓯海区201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
序号 | 指 标 名 称 | 单位 | 2010年实绩 | 增长(%) | 2011年预期 | 增长(%) | |
1 | 生产总值 | 亿元 | 273 | 12.8 | 300 | 10以上 | |
其中:第一产业 | 亿元 | 5.5 | 2 | 5.5 | 持平 | ||
第二产业 | 亿元 | 172 | 13 | 182 | 5.8 | ||
第三产业 | 亿元 | 95.5 | 12 | 112.5 | 17.8 | ||
三次产业比重 | -- | 2:63:35 | 1.8:60.7:37.5 | ||||
2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 | 亿元 | 94.7 | 15.2 | 156 | 65 | |
投资率 | % | 34.7 | 52 | ||||
3 | 财政总收入 | 亿元 | 31.58 | 12.8 | 35.05 | 11 | |
地方财政收入 | 亿元 | 14.12 | 8 | 15.68 | 11 | ||
4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亿元 | 104.5 | 16.7 | 121 | 16 | |
5 | 外贸出口总额 | 亿美元 | 15.05 | 35.7 | 16.7 | 11 | |
6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元 | 29087 | 11.1 | 32000 | 10 | |
7 |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 元 | 14265 | 12 | 15850 | 11 | |
8 | 单位生产总值能耗下降 | % | -3.9 | 完成上级下达任务 | |||
9 | 单位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下降 | % | |||||
10 | 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 | 化学需氧量 | % | -6.5 | |||
二氧化硫 | % | -0.4 | |||||
氨氮 | % | ||||||
氮氧化物 | % | ||||||
11 | 人口自然增长率 | ‰ | 2.75 | <6 | |||
12 | 城镇登记失业率 | % | 1.43 | <3 |
附件二:
瓯海区2011年十六项重大开工项目投资计划
序号 | 项目名称 | 总投资 (万元) | 建设起 止年限 | 2011年计划投资(万元) | 主要建设内容及进度要求 | |
1 | 区便民服务中心 | 36107 | 2010-2012 | 9000 | 年底完成地下室和裙楼二楼建设。 | |
2 | 瓯海城市中心区“四馆两中心”工程 | 区博物馆、档案馆合建工程 | 12604.14 | 2011-2012 | 15000 | 3月底进场施工;年内完成地下室。 |
区青少年活动中心、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合建工程 | 13259.94 | |||||
区科技馆、党员服务中心合建工程 | 14887.81 | |||||
区图书馆、健身中心、体质监测站合建工程 | 14518.41 | |||||
3 | 市民广场(瓯海城市中心区市民广场及地下室工程) | 49419 | 2011-2012 | 17000 | 3月份进场施工。 | |
4 | 瓯海区公共卫生中心大楼工程 | 16170 | 2011-2013 | 3000 | 5月底进场施工。 | |
5 | 检察院大楼(区人民检察院办案用房和专业技术用房工程) | 10019 | 2011-2013 | 3000 | 11月底进场施工。 | |
6 | 公安大楼(市公安局瓯海分局综合业务用房工程) | 26143 | 2011-2013 | 2000 | 年底进场施工。 | |
7 | 站前综合大楼(铁路站前公共服务中心) | 10133 | 2011-2012 | 1000 | 11月份进场施工。 | |
8 | 中央大道 | 10745 | 2011-2013 | 1500 | 8月份进场施工。 | |
9 | 福州路二期 | 31651 | 2011-2013 | 2000 | 6月份进场施工。 | |
10 | 宁波路二期 | 105346 | 2011-2015 | 500 | 8月份进场施工 | |
11 | 高铁温州站至丽岙连接线公路工程(吹台山隧道) | 130213 | 2011-2014 | 5000 | 6月份进场施工。 | |
12 | 南湖城市综合体工程 | 850000 | 2011-2015 | 580000 | 完成公开出让,12月份进场施工。 | |
13 | 新城商务中心一期 | 538400 | 2011-2015 | 17500 | 10月份进场施工 | |
14 | 站前商业中心一期 (站前商贸区开发工程) | 490000 | 2011-2015 | 200000 | 完成公开出让,12月份进场施工。 | |
15 | 温州潘桥国际物流基地 | 200000 | 2011-2015 | 35000 | 完成公开出让,12月份进场施工。 | |
16 | 塘河文化主题公园 | 80000 | 2011-2015 | 1000 | 南白象文化主题公园6月份开工,完成一期拆迁、17亩绿化,完成白象塔边拆迁地绿化。 | |
3500 | 梧田塘河休闲公园4月份进场施工,6月底基本建成。 | |||||
1000 | 滨河慢行道12月份进场施工。 | |||||
合计 | 2639616 | 897000 |
附件三:
瓯海区2011年重点工程投资计划
类别 | 序号 | 项 目 名 称 | 总投资 (万元) | 建设起止年限 | 年度计划投资(万元) | 建设 性质 | |
一、城市建设及基础设施项目 | 1 | 温州新火车站配套道路一期 | 90608 | 2008-2011 | 3000 | 续建 | |
2 | 温州新火车站配套道路二期 | 景德路、浦北路、浦二路 | 12131 | 2009-2013 | 6000 | 续建 | |
上汇路一期 | 3900 | 2011-2012 | 1000 | ||||
中央大道 | 10745 | 2011-2013 | 1500 | ||||
福州路二期 | 31651 | 2011-2013 | 2000 | ||||
宁波路二期 | 105346 | 2011-2015 | 500 | ||||
3 | 温瑞(南塘)大道仙岩段安置房工程 | 58300 | 2007-2012 | 8000 | 续建 | ||
4 | 六虹桥路延伸段市政道路工程一期(三桥路至福州路) | 97500 | 2010-2013 | 17850 | 续建 | ||
5 | 南湖地块道路网 | 26000 | 2011-2013 | 2000 | 开工 | ||
6 | 瓯海城市中心区道路网工程 | 288300 | 2010-2015 | 14000 | 续建 | ||
7 | 瓯海城市中心区南北贯通瓯海大道地下通道工程 | 10790 | 2011-2012 | 6000 | 开工 | ||
8 | 市民广场(瓯海城市中心区市民广场及地下室工程) | 49419 | 2011-2012 | 17000 | 开工 | ||
9 | 瓯海城市中心区社会公共停车场及广场工程 | 8417 | 2011-2012 | 5000 | 开工 | ||
10 | 仙岩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工程 | 2634 | 2010-2011 | 1100 | 续建 | ||
11 | 泽雅镇污水处理厂工程 | 2046 | 2009-2011 | 1000 | 续建 | ||
12 | 龙霞路卡口整治及拆迁安置工程 | 10105 | 2009-2012 | 2000 | 续建 | ||
13 | 甬台温铁路安置房工程 | 114100 | 2007-2013 | 20000 | 续建 | ||
14 | 瓯海城市中心区拆迁安置房一期工程 | 33624 | 2009-2013 | 1000 | 续建 | ||
15 | 茶白公路拆迁安置房工程 | 22247 | 2007-2012 | 7400 | 续建 | ||
16 | 开发区安心工程 | 34118 | 2009-2011 | 5000 | 续建 | ||
17 | 瓯海区瞿溪点经济适用房工程 | 25188 | 2011-2013 | 5000 | 续建 | ||
18 | 南湖地块拆迁安置房 | 35000 | 2011-2014 | 2000 | 开工 | ||
19 | 半塘园城市公园 | 18022 | 2011-2011 | 12000 | 开工 | ||
20 | 塘河文化主题公园 | 80000 | 2011-2015 | 5500 | 开工 | ||
21 | 瓯海仙河亲水休闲公园(西排人工河郭溪段沿岸) | 12000 | 2010-2012 | 6000 | 开工 | ||
二、交通水利项目 | 22 | 高铁温州站至丽岙连接线公路工程(吹台山隧道) | 130213 | 2011-2014 | 5000 | 开工 | |
23 | 瓯海区源口至林岙公路改建工程 | 9038 | 2009-2011 | 6000 | 续建 | ||
24 | 西向排洪瓯海段工程 | 34000 | 2004-2012 | 6000 | 续建 | ||
25 | 温瑞塘河整治工程 | 86600 | 2009-2013 | 27750 | 开工 | ||
26 | 任桥河拓宽整治 | 50000 | 2011-2013 | 1000 | 开工 | ||
三、社会发展项目 | 27 | 瓯海区新行政管理中心大楼及装修工程 | 18450 | 2007-2011 | 6000 | 续建 | |
28 | 区便民服务中心 | 36107 | 2010-2012 | 9000 | 续建 | ||
29 | 瓯海城市中心区“四馆两中心”工程 | 55270 | 2011-2012 | 15000 | 开工 | ||
30 | 瓯海区公共卫生中心大楼工程 | 16170 | 2011-2013 | 3000 | 开工 | ||
31 | 检察院大楼(区人民检察院办案用房和专业技术用房工程) | 10019 | 2011-2013 | 3000 | 开工 | ||
32 | 公安大楼(市公安局瓯海分局综合业务用房工程) | 26143 | 2011-2013 | 2000 | 开工 | ||
33 | 站前综合大楼(铁路站前公共服务中心) | 10133 | 2011-2012 | 1000 | 开工 | ||
34 | 任岩松中学迁建工程 | 16149 | 2005-2012 | 5000 | 续建 | ||
35 | 南白象第一小学迁扩建工程 | 6707 | 2010-2012 | 3500 | 续建 | ||
36 | 瓯海民兵训练基地二期工程(瓯海体育中心) | 3307 | 2009-2011 | 1000 | 续建 | ||
37 | 瓯海总部经济园 | 32000 | 2009-2011 | 6000 | 续建 | ||
38 | 大西洋购物中心 | 47000 | 2007-2012 | 18000 | 续建 | ||
39 | 瓯海移动网络建设项目 | 10942 | 2011-2011 | 10942 | 开工 | ||
四、产业项目 | 40 | 森马集团有限公司中高档服饰工业园项目 | 36754 | 2007-2011 | 6000 | 续建 | |
41 | 大好大食品有限公司休闲食品生产线项目 | 27432 | 2009-2012 | 4000 | 续建 | ||
42 | 温州市恒驰汽车配件有限公司汽车空调压缩机总成及刹车片项目 | 24830 | 2009-2012 | 3000 | 续建 | ||
43 | 瑞新集团有限公司软体家私及晶体硅太阳能电池组件项目 | 21671 | 2009-2012 | 10000 | 续建 | ||
合计 | 1891126 | 3040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