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构建精准帮扶体系 绘就“弱有众扶”温暖底色

发布日期:2023-12-25 14:47 访问次数: 来源:瓯海区府办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近年来,我区聚焦帮扶对象不精准、资源不集约、成效不突出等问题,围绕“智慧化探索、全方位帮扶、多层次服务”工作思路,通过数字驱动牵引、部门协同发力、社会共同参与等,探索开展低收入家庭“一户一画像”,明确“谁该帮”“怎么帮”“谁来帮”,绘就“弱有众扶”温暖底色,实现从“帮一个人”到“帮一个家”的蝶变。

 

谁该帮?

依托“温州市帮扶在线系统”,我区以数字化改革精准定位帮扶对象,重点对低保、低边等在册保障对象,建立“第一类家庭对象池”。同时,通过新增残疾人、自付大额医疗费等5类对象来源渠道,建立“第二类家庭预警对象池”,共同纳入监测对象范围。截至目前,我区已掌握低收入家庭3805户,其中通过新增渠道纳入监测的占16%。

同时,我区结合各项数据,绘制最小单元精准画像。据了解,通过建立评估算法,确定家庭劳动力、刚性支出、收入情况、财产情况、家庭成员变化、其他情况等6个关键要素为算力模块,构建帮扶体系。

为进一步细化“谁该帮”,我区以家庭成员的年龄、就业诉求及能力等具体指标,及时开展数据分析、动态监测和实时预警,建立“一户一画像”模式,定位困难家庭多元需求,掌握基本情况、收支细节及主要困难。2023年以来,全区共开展10350次排查,606人纳入第二类对象,239人重新纳入救助。

怎么帮?

“感谢政府的帮助,让我的生活又有了奔头。”新桥街道居民林女士说。他的大儿子发育迟缓,小儿子残疾,自丈夫因病去世后,他们的日子过得非常艰难。在了解到林女士家的情况后,民政工作人员帮助林女士的大儿子找到了汽修厂仓库管理员的工作,小儿子进入特殊学校学习,同时还给她介绍了兼职工作,实现每月家庭增收减支7000多元。

这是我区构建“一户一画像”精准帮扶体系,因人因户施策帮扶,推动低收入家庭解困脱困的一个缩影。

“帮扶决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能简单地把某一地区或某群人定义扶贫对象,我们需要采取更加精准的措施,具体分析困难群众的贫困的深层次原因,有针对性地扶贫”区民政局相关负责人说。据悉,我区通过建立区、镇街、村社三级救助网络,并联合多家社会组织共同参与,实行“政社联动+帮扶实践”的帮扶模式。目前,全区已建成1个区级、13个镇街级、195个村社级助联服务点,入驻13个社会组织。

不仅如此,针对低收入家庭政策解读较难的问题,我区健全个性定制,助力政策兑现。如对帮扶政策进行精细分解并提炼为智能算法模型,通过分析对象的致贫原因、成员情况等因素,形成“一户一册”帮扶方案,实现“数字接口”和“民生缺口”无缝链接。截至目前,全区累计制定个性化帮扶方案790个。

谁来帮?

实施精准帮扶,还要解决“谁来帮”的问题。为此,区委、区政府牵头成立工作专班,优化统筹资源,扩大受益范围。目前,我区已明确专班20多家成员单位任务,构建横向协同机制,加大兜底帮扶力度。以就业帮扶为例,多部门动态归集适宜低收入家庭就业岗位,发布公益性岗位等706个,已实现就业279人。

在强化政府帮扶力量的同时,我区还推动社会各界发挥力量,创新出台了“慈善活动指数”,将社会力量参与帮扶的时间、捐赠的财物换算成慈善积分并评星定级,获得星级慈善指数的企业、组织、个人可获得旅游、医疗等11方面优待措施。

据统计,我区已引导和激励68家慈善组织、社工站、志愿团队,近万名志愿者、爱心人士等参与综合帮扶,捐赠额度达8053万元,服务时长达243万小时。

值得一提的是,我区于2022年12月出台省首个区域性低收入家庭综合帮扶改革政策,并于2023年6月率先成立“低收入家庭综合帮扶基金”,探索金融帮扶机制,分层分类设立“向日葵童心基金”“生命卫士急救基金”等。截至目前,我区累计投入各类救助资金3.5亿余元,包括各类困难群众的救助金、慈善助学、医保等,帮助503户低收入家庭脱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