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综合政务 > 计划总结
  • 索 引 号:001008003012077/2025-84499
  • 文件编号:
  • 主题分类:计划总结
  • 发布单位:区农业农村局
  • 成文日期:2025-07-22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瓯海区农业农村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2025-07-22 10:06 访问次数: 来源:区农业农村局

半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瓯海区农业农村局紧扣高质量发展主线,聚焦主责主业,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区委农村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全力扛好水润三农、田丰民安的使命担当,一季度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1.55(排名全市第2),农林牧渔业产值达2.37亿元,同比增长3.9%(增速排名全市第4

固本强基,安粮保供底线稳固全面保障粮油生产,完成早稻播种面积约4000亩、油菜播种面积约4700亩。有序推进多田套合,截至目前,落实高标准农田新建项目选址约7000亩(完成设计5000余亩),完成第一、二批高标准农田储备区认定项目876亩,多田套合增长率排名全市第3。严格监管畜农质量,累计审核省外动物及动物产品调入备案2927起,检测各类病种免疫抗体2330份,新建稻虾综合种养示范基地1个,上半年8个涉农镇街快速检测室定性检测3531批次,农产品合格率达99.94%

(二)培优育强,土特产业提质增效。加快农业领域招商引智,2025新招引的项目2总投资额1.84亿元现偃武食品新厂房项目已开工,科原种业双强项目已获省级资金200扩大特色产业优势引领,助推京山村申报市级乡村土特产一村一品产业集聚村,谋划储备鸭舌、瓯柑2具有引领性、牵引性、示范性土特产精品培育项目积极选送精品杨梅参加2025浙江土特产系列活动开幕仪式,连续四年实现杨梅开摘浙江第一早。深化农业双强行动驱动,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项目等省级农业双强项目顺利完成建设,瓯海强村农事服务中心完成区域性星级评定准备工作,等待省级验收。

(三)精建精美宜居宜业图景绘就。加速创建和美乡村,及时印发《瓯海区2025年度和美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瞿溪塘河秘境·桃源乐谷乡村连片提升示范区建设投资完成率达45.46%仙岩耕读溪山省级未来乡村建设进度达86%泽雅千年纸山·诗画泽雅新时代美丽乡村共同富裕带项目开工率达72.73%高效提升乡村道路,加快18个行政村村道提升项目建设,强化村内主干道与通村公路有效衔接,实现村内户户畅通微循环,目前总体建设进度已达71.1%全域建设幸福河湖,千年塘河,山水瓯海为定位,构建“139X”全域幸福河湖体系,截至5月共完成投资3.8233亿元,完成率达95.26%全区河长累计巡河626人次、处理问题1812个,兑换绿水币44.52万枚,河湖整体面貌焕然一新。

先行先试共同富裕改革突破奋力缩小三大差距,完成缩差专班组建与攻坚方案制定,沿大交通骨干轴线提出全域园博·强城筑梦发展轴,打造“116X”发展体系,发展轴建设方案经市级联审第一名,现已荐至省级。泽雅镇入选第二批省级中心镇名单,纸源村荣获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规范管理村级资产,完成三资专项整治排查,推动全面清账与换届分级审计,目前清账(审计)进度已达60%启动村经合社换届筹备工作,规范修改全区185个村社章程。持续激活农村闲置农房(宅基地),上半年已盘活闲置农房74幢,带动社会资本786.09万元,同时完成危房改造线上线下批39宗。大力帮扶低收农户,指导5个镇街新增落地停车场租赁、邻里食堂等5个帮促增收项目。

(五)治水兴水,民生水利根基稳固。建强水利基础设施,上半年已完成水利投资1.68亿元,占年度计划的43%,仙湖调蓄等重点工程有序推进,桂坑山塘等3个小型工程完成验收。强化水利行业监管,协助征收水资源税520万元及时跟进23个在建项目水保措施落实情况以及6水利部涉河监管图斑复核。迭代农水协同改革以民生实事项目为契机,通过工程建设推动农业用水效率提升,现8座灌溉设施更新升级改造工程项目已全部开工。防范水旱灾害风险及时更新全区水库、山塘等水利工程的安全管理三个责任人全面开展汛前监测预警平台设施检查推进犁头垟水库抢险等年度水旱灾害演练,确保安全度汛。

二、存在问题及短板

(一)低收入农户增收工作待加强。在尽可能帮扶就业的基础上,对于部分因需照顾家人等原因而无法外出的低收入农户的增收帮扶方式还不够多,要加强谋划开新的增收项目,帮助拓展增收渠道。

(二)产业政策衔接速度待加快。“1+5+16”产业政策等已到期,新政策尚未出台,影响了部分农业项目的建设,需加快推进政策更新调整与落地实施,保障农业政策的连续性。

三、下半年重点工作

(一)树立大农业观,构建多元供给体系。加快完善粮油产销、耕地地力补贴、粮食生产贷款等惠农政策,不折不扣完成水稻、旱粮种植面积、产量、指标等指标任务。加快耕地保护建设,力争6月底前实现第一批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进场开工,并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地块选址设计,全力提升全区多田套合率。完善生猪产能调控,开展绿剑等综合执法行动,推进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技术融合发展,力争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增长4%,确保重要农产品供应总体稳定。

(二)加强科技支撑,壮大特色农业产业。修订完善1+5+16产业政策,努力培育新增农业龙头企业2家,示范性经营主体3家。加快推进2个招商引智项目,积极构建瓯柑、杨梅、预制菜、种业等多个特色农业产业集群,全面保障我区在温州鸭舌等省级土特产生产、加工及冷链仓储上的市场领先地位有序推进招商项目和都市农业公园项目建设,深化发展休闲农业项目完成2个省级农业双强项目建设及1个商业化育种项目验收,协同办好29届中国南方(温州)种业大会

(三)践行“两山理念,创建幸福和美乡村。持续深化新时代千万工程,推进和美乡村三大行动,探索重点村片区组团发展。以发展轴为主要脉络,以纸源村、任桥村等6个重点村为重要轴点,通过提升重点村综合发展实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推进片区内各村优势互补,实现共兴共富共美共赢,全区和美乡村覆盖率达60%以上。加快制定实施2025年度总河长令,围绕水资源保护、水污染防治等六大任务深入开展河湖问题起底排查,力争获评5星级全域幸福河湖县(市、区)。

(四)缩小三大差距,探索共富改革新路。以发展轴为抓手,统筹推进我区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提升,以政府投资带动社会投资,加快缩小三大差距,力争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达5.5%。持续推进村社审计工作,全面检视三资领域问题整改情况,提升我区村级规范化工作。统筹推进村经合社换届选举,协助镇街完成重难点村矛盾点化解。持续推进折股量化项目扩面增效,力争惠及低收入农户超1000户,低收入农户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达11%

(五)聚焦水利民生,推动河湖生态向好。优化河湖管理水平,深入实施涉河()涉水问题双领办制度,探索视频实时监控、无人机巡查、卫星遥感监测等高科技手段,提升河湖问题排查效率和质量。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力争2025年全区用水总量控制在1.85亿立方米以内,单位GDP用水量较2024年下降4%。加快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完成水土保持率84.15%目标。提速水利工程建设,加快推进4个省水利厅水利改革试点项目,做好雄溪水库、岷岗水库等项目前期攻坚。压实防汛抗旱责任,落实安全度汛方案,为区域水安全与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四、意见建议

建议加大对三农水利发展的资金、用地等要素保障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