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中心坚持“招商招才并举、引资引智联动”,通过数字化改革实现信息互通、通过要素匹配提升项目成熟度、通过产业链拓深优化招商生态,招商引资工作呈现高效提质良好态势。
一、重点指标完成情况
1.实际利用外资:实际利用外资全年任务6000万美元,1-5月完成外资180万美元,其中信旌146万美元、拓高乐28万美元、新欧鹿5.7万美元,完成率3%。水平值列全市第12位,指标压力较大。
2.市级签约项目落地:2025年一季度,已完成市级集中签约项目12个,总投资62.9亿,其中制造业4个,投资额21.3亿,另签约3个科创类项目。我区签约项目进展良好,其中2023年市级签约项目落地率95.7%,暂列全市第一。
3.招大引强:包括新落地超亿元产业项目、超10亿元单体制造业项目两项。我区新落地亿元产业项目任务数21个,目前已完成上云航空、红事会餐饮等11个,总投资36.04亿元,总用地面积376.76亩,项目落地完成率52.38%。全市排名预计中下游。
4.引育总部项目:总部全年任务指标14个,截至目前我区已落地川渝总部大楼、浙江千墨金属温州总部等9个总部项目,完成率64.2%,排名全市中游。
二、上半年亮点工作
(一)依托“瓯e招”系统,实现招商信息归集。
我中心聚焦瓯海8+3重点产业,成功搭建全国唯一招商引资数字平台“瓯e招”,编制“本地产业生态+头部企业招商”双鱼骨图,打通招商关键动态信息。其中,一张是本地产业生态鱼骨图,展示现有产业结构,比如数安港生态鱼骨图、基因药谷生态鱼骨图、眼睛小镇生态鱼骨图等;一张是拆解产业链细分领域,瞄准全国头部企业绘制招商鱼骨图,精准制定招商计划。截至目前,招商鱼骨图已梳理全国招商目标企业729家,涵盖11个产业,46个细分领域,覆盖27个省份,为产业补链拓链提供准确方向。系统还开发项目一表统管功能,实现洽谈、研判、签约、投产等环节全生命周期招商服务,清晰展现项目在谈、在建、已落地、搁置等状态,目前入库项目达904个。此外系统还开发了本地资源与初谈项目智能匹配模块,快速、准确地把项目与地块或空间联系起来,已导入500多块国有闲置可用土地和500多万平方国有可用空间。目前,瓯e招系统已在全区招商系统全面应用。
(二)重塑工作机制,优化模块化招商流程。
我中心以“一把手”招商为抓手,优化招商流程和机制,成功助推投行化招商公司运营及专业招商队伍组建,实现招大引强向市场化招商迈进。招商公司运行流程已经初步完成,正深度参与重点项目洽谈和推进工作。在全区范围内依据《实施重点招商项目“模块化+兵团”作战机制方案》,对每个重点招商项目组建以招商部门、主管部门、土地资源部门、属地平台为成员的项目模块化作战单元,组团服务、组团跟踪、组团落实,确保项目有序推进。今年主要领导已赴北京、上海、杭州等地招商8次,考察项目50个;召开重点招商项目研判会4次,促进37个重点项目按序推进。
(三)集结招商全要素资源,做优招商新生态。
为优化我区招商生态,我中心一方面集结现有资源,推出全要素招商4.0版,从“我有什么给什么”转变为“企业需要什么给什么”的招商新模式,打造新时期招商引资“瓯海样板”,擦亮瓯海营商环境“金名片”。如在土地资源要素方面,通过“以地招商”切口,分期发布土地信息,目前洛克体育公园项目已经落地。另一方面,充分借力商协会、校友会等资源,开启“以商招商”新局面。今年3月份,成功召开全国温州新生代会长“O³春享会”,来自全国40余名企业家欢聚瓯海,共同揭幕IP永久会址,现场发布金港中环高端检测等四个合作项目。
三、存在问题及短板
近年来,虽然瓯海招商引资工作亮点纷呈、稳中有进。但我们也清醒得认识到一些问题。
(一)大体量项目储备较少。总部招引方面,年税收500万元以上总部项目不多,优质总部项目仍处于排摸挖掘阶段,主动招引项目还十分欠缺。亿元产业项目方面,10亿元以上大项目储备量较少。
(二)外资渠道还不够畅通。在外币高息的大环境下,外方资金投资国内意愿降低,外资基金募集困难,QFLP基金到位不稳定,QFLP落地阻碍大,招引手段还明显乏力。此外,受房价、工资和政策优化调整所致,欧美国家投资意愿降低。
(三)项目推进还不够迅速。目前,我区已经逐渐形成各个部门、平台协同招商、互相配合的工作局面,但是由于资源、政策等瓶颈,招商队伍、机制等制约,招商项目仍然存在落地难、落地时间长等问题。从2023年以来的签约未落地项目来看,主要是土地资源和洽谈条款问题导致项目落地滞后。
四、下半年重点工作
(一)抓头部,增效能,提升链条升级新动能。
我中心将集中有限资源招引龙头项目,坚持传统升级和创新开拓两轮驱动。集中资源锁定龙头项目,走出以大带小的路径。以“技术+人才+资金”全面落地为前置条件,助力本地龙头企业瞄准新兴产业风口,实现转型升级。同时激励优质传统产业企业扩产能,构建招大引强“内+外”双管齐下的招商格局,避免体量小但高成长的本地中小企业因为土地资源限制而进入发展滞缓期,持续激励优质产业增资扩产。充分利用在外瓯商、侨商资源,为在外创业企业家量身定制产业园,吸引优质企业回乡投资。
(二)促创新、优路径,推动要素招商新模式。
在招商模式从“硬优惠”向“软服务”转变的前提下,搭建多元招商路径,走出全要素招商模式,帮助企业共育人才、共研技术、共引资金、共建链条、共拓市场。以大罗山基金村为支点,以招商基金为牵引,发展全周期“基金矩阵”。继续打造好以基金村“先导区+核心区”为载体的物理平台,组建落地第二、三只QFLP基金,形成全省外资基金投资示范地。设立温州市瓯海区产业发展基金,撬动社会资本树立新的支点,形成敢于“投早投小投产业链”的浓厚氛围。同时聚焦平台招商加大企业培育力度。我区已经建成了特色鲜明、要素集聚的七大高能级平台。要强化平台招商能力,通过平台拓宽招商渠道、汇聚资源信息、引导市场预期。采取“总部基地+研究院+产业集群”和“研究院+产业园+基金”的模式,构建成果转化应用场景,尽快撬动科创引擎,加大产业培育力度。
(三)谋改革,定方向,提升一体化招商新质效。
依托瓯e招系统,围绕“8+3”产业链条不断优化产业招商鱼骨图,打通全要素资源,做到“精准式”招引和“一体化”服务。“鱼骨图”平台已经梳理了包含数字经济、生命健康、新能源、新材料等在内的11个瓯海区重点产业,并根据细分产业梳理出本地企业鱼骨图和全国鱼骨图,实现“一张图”明确招商足迹,精准查找有效项目信息源。下步将针对724家全国招商目标企业,开展靶向出击。同时运用招商备忘录系统,精准梳理“在谈库”“落地库”“暂缓库”等招商信息资源库,将继续依托“一库尽览、一键智选”的高效查询新模式实现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以“智能匹配”实现“资源保障”,系统已经联动资规等相关部门,导入年度做地计划、出让计划、储备计划。做到“货源充足”“一库尽览”,力促土地和项目高效、精准匹配。将继续链接基金、国有闲置固定资产、市场资源等要素,开发“以地招商”新板块,以数字化手段开启一体化招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