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综合政务 > 计划总结
  • 索 引 号:001008003012136/2025-84394
  • 文件编号:
  • 主题分类:计划总结
  • 发布单位:瓯海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 成文日期:2025-07-18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区退役军人事务局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2025-07-18 09:12 访问次数: 来源:瓯海区退役军人事务局

今年以来,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打造“崇军瓯海”品牌,深入推进我区退役军人事务工作“1123”工程2.0版,为奋力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先行标杆贡献退役军人力量。

一、上半年几项亮点工作

(一)思想铸魂固根本。紧紧围绕思想政治教育核心,持续擦亮“五心五色”党建品牌,开展“老兵永远跟党走”系列活动10余次;加大典型示范的宣传力度,推荐我区章新、黄松光参加省级模范退役军人评选;用好“瓯海老兵”微信公众号,开展“我们不一样”宣传近10篇;全面强化退役军人志愿服务,温州大学志愿服务队“迷彩先锋”入选全国1000家志愿服务队;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一体推进“学、查、改、促”,持续深化“四学联动”机制,扎实开展“四查四找”,确保学习成果转化为工作成效。

(二)双拥共建谱新篇。广泛开展好春节走访慰问活动,慰问退役、现役军人124人,慰问金额13.6万元;为驻瓯部队进行心灵驿站和健身房氛围提升项目,同时,为解决驻瓯部队战士饮水及值班值守等问题,购买了蒸包机、直饮机等设备;持续开展好心桥连军营活动,共开展心理团辅2次,个体心理咨询3次;大力开展立功受奖、送喜报活动,为151名优秀士兵送去慰问金15.1万元;全面强化双拥联盟,积极推进南湖万象城、泽雅镇民宿等商家加入联盟,拓展服务覆盖面。

(三)阵地建设强保障。围绕“百站示范、千站提升”三年行动计划,高质量推进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推动各镇街根据自身优势打造精品服务站,如三垟街道思政引领服务站,茶山街道人武融合服务站,南白象街道AI数字化标杆服务站等,推动特色服务事项全面落地;深化“一站一特色”理念,在经开区设置流动退役军人服务新站点,在吹台山社区打造创新亮点服务站,加强对基层服务站工作指导,每季度安排活动计划,其中,为退役军人提供咖啡专享折扣、免费提供创业共享空间等受到退役军人一致好评。

(四)服务保障暖人心。通过“一键达”及时准确下发优抚补助资金,上半年共发放2291.3万余元,惠及2670余人;持续做好全市退役返乡欢迎仪式,为200余名返乡退役军人送上一束鲜花、一份礼包,并为38名退役军人完成退役报到一件事;动态更新困难退役军人数据库,及时了解35名低保低边退役军人的困难需求,一对一做好精准帮扶工作;多方协调资源,对接住建部门为39名困难退役军人落实房屋补助,组织全区500余名优抚对象参加免费健康体检,组织区本级第一批40余名和市本级10名优抚对象参加疗养活动。

(五)就业创业促共富。大力实施退役军人民生实事计划,结合全市开展“加温”行动,同步开展助企纾困“大走访、大宣传、大帮扶”活动,开展线下线上招聘会8场,提供2800个就业岗位,服务军创企业16家,帮扶17名退役军人就业,为11名退役军人开展无人机操作手技能培训;为5名退役军人发放创业贴息贷款,贴息5.0887万余元;提前谋划2025年转业军官、转业士官、随调家属等移交安置工作,完成28名转业士官的档案审查,并将安置情况函告区委编办和区国资办,提前做好编制预留。

二、存在问题及短板

就业创业方面。部分退役军人职业技能培训意愿不强,学历层次低、专业技术缺乏等问题一定程度制约退役军人就业创业,精准推介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内容存在一定难度。服务保障方面。不同层级服务站运行不平衡,基层服务站工作人员更替频繁,对退役军人事务工作了解不深入,部分活动推广力度不大、成效不明显。

三、下半年几项重点工作

(一)紧扣一个核心。坚持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全面加强退役军人思政引领,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强军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工作重要论述作为根本任务,在落实政策、维护退役军人合法权益,巩固退役军人获得感、幸福感的基础上,始终将工作重心在强化退役军人荣誉感、自豪感,激发退役军人责任感、使命感,发挥退役军人作用上。大力实施退役军人村干部培育工程、打造“瓯海军创”品牌工程、退役军人助力平安建设工程、拥军支前体系建设工程这“四项工程”。

(二)推进两个建设。一是高质量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对标《各级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服务清单》,围绕“百站示范、千站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以四类标杆型服务站建设为抓手,推动服务事项全面落实落地。积极推动省级标杆服务站建设,打造新桥服务站做为温州四个标杆服务站之一。依托区域特色,大力推进非公企业、高校、流动退役军人服务站等特色服务站建设,提升基层服务质量与水平。二是双拥共建。召开区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不断丰富“我为退役军人办一件实事”服务清单;开展好八一走访慰问等活动,召开军地会商会,落实军地互办实事“双清单”制度;持续推广双拥联盟,利用南湖万象城等大型商超群体,贯通“浙里老兵”平台,筛选优质商家,整合社会拥军资源。

(三)深化三个服务。一是聚焦全生命周期服务。聚兵心。不断健全新兵入伍欢送、光荣牌悬挂、立功受奖报喜、退役返乡欢迎、节日走访慰问、重大庆典邀请参加等全流程尊崇机制,营造尊军崇军、当兵光荣的浓厚氛围。惠兵生。高效提供退役“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服务,实行“一窗受理、内部流转、一站办理、只跑一次”的办理模式,着力提高信息数据归集的广度和深度。解兵忧。实施退役军人信访问题源头治理三年攻坚行动,力争实现退役军人进京信访、赴省信访量为0,集中交办信访积案化解率100%,持续守牢全市涉军群体最稳定县市区之一。二是聚焦服务阵地建设。守好红色阵地。不断强化烈士纪念设施红色教育功能,规划一条红色教育路线,在传承红色基因中担负使命。开展烈士墓排摸工作,建立班子领导挂钩制度,加强零散烈士墓动态管理。打造志愿阵地。强化“1+13+N”退役军人志愿服务体系建设,深挖红星老兵志愿服务队特色,开展“不一样”系列专题宣传。创新特色阵地。持续开展高校退役军人“退役军人展风采·红色文化进校园”主题特色活动,计划在10月份开展军歌大赛。三是聚焦共同富裕乡村振兴。保障合力夯实“兜底共富”。健全完善发放制度,确保各类优抚补助和抚恤资金按时精准发放,争取7月份实现全区精准发放平台投入使用;持续开展“情系老兵·瓯善纾困”“崇尚行动”等活动,预计支出资金16.5万元。阳光安置落实“就业共富”。落实“阳光安置”办法,做好转业军官和安排工作退役士兵的岗位筹集优化、“一站式”报到接收以及选岗定岗、教育培训等工作,按时完成2025年度计划分配军转干部和退役军士接收安置工作;与区人社局、区社工部积极对接,做好退役大学生士兵招录和社工招录工作。平台助力共推“创业共富”。加强退役军人创业就业意向摸底,举办技能和创业培训班;开展好“加温”行动,为军创企业排忧解难;对接更多优质企业,搭建双向选择服务平台,召开退役军人专场招聘会;健全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帮扶常态长效机制,开展一对一精准对接,提供就业创业指导,提高就业创业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