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益仁委员:
您在区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期间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助推瓯海国际教育发展的提案》收悉。提案分析了目前阶段温州国际教育存在资金、生源不足和人才匮乏的问题,提出赋予区内国际化学校自主定价权、加大人才引进政策倾斜力度、国际学校学生中考成绩不纳入升学成绩统计和排名以及扩大国际学校招生规模等中肯意见。经与区委组织部、区发改局等单位共同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针对“赋予国际学校自主定价权”的答复
根据《浙江省民办教育收费管理办法》(浙发改价格〔2020〕18号)规定,森马协和学校高中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可实行市场调节价,学费标准由学校自主制定并报价格主管部门备案。
森马协和学校高中部属温州市教育局管辖,区教育局支持在政策允许范围内推动国际学校逐步实现差异化、自主化定价。学校可根据市发改局的指导政策,完善成本核算,在保障教育公益性前提下,共同探索建立国际学校自主定价备案机制,提升学校教育资源保障能力,增强办学竞争力。
二、针对“加大国际教育人才引进支持力度”的答复
国际教育的发展离不开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特别是具有国际视野和双语教学能力的教师资源。近年来,瓯海区深入贯彻“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理念,深入实施人才新政40条、迭代升级热带雨林十条新政,积极引育海内外人才。在大力引育高层次教育人才方面,给予从市外新引进的55周岁以下省特级教师100万元个人奖励,给予在职省特级教师人均每年7万元贡献奖等人才引育政策;以人才友好型城区建设为依托,构建人才服务体系,常态实施人才服务,实行“人才房配售+配租住房+住房补贴”三位一体的人才住房政策等措施。
区教育局将积极会同区委人才办、区人社局等单位,推动出台更具吸引力的国际教育人才引进政策,探索将国际学校教师纳入“瓯越英才”等人才工程范畴。在待遇方面,拟探索对标公办教师的薪酬参考机制,同时支持学校建立更为灵活的用人和评价机制。区人社局也将指导学校依法依规落实社会保障、职称评定等配套政策,增强人才的归属感和稳定性。
三、针对“中考成绩管理方式调整”的答复
当前中考“升学考”与“毕业考”合一的制度安排对国际教育学生产生的不利影响,具有现实针对性。温州市教育局也在持续研究相关问题。
下一步,我局将在充分调研基础上,积极向市教育局反映我区国际学校学生的特殊实际,建议参照艺术类学校相关政策对已明确升入国际高中的学生实行“中考仅作毕业认定”的成绩管理办法,减轻学生不必要的考试负担,释放更多生源空间。
四、针对“扩大国际学校招生规模与范围”的答复
我区现有国际化教育资源尚处于起步阶段,确实存在招生规模偏小、生源结构单一等问题。适当扩大招生规模、探索异地生源吸纳,是国际教育走向成熟的必由路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作办学条例》,温州森马协和学校义务教育阶段不具有招收国际生的资质,高中阶段的国际生招生由温州市教育局负责。下一步,区教育局将积极与市教育局等上级部门沟通,争取政策空间,探索试点跨区域招生机制,扩大瓯海国际教育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最后,感谢您对瓯海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办理单位联系人:徐凯孟,联系电话:88597810。
温州市瓯海区教育局
2025年7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