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综合政务 > 计划总结
  • 索 引 号:001008003012089/2025-84381
  • 文件编号:
  • 主题分类:计划总结
  • 发布单位:瓯海经开区管委会
  • 成文日期:2025-07-17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瓯海经济开发区2025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2025-07-17 15:47 访问次数: 来源:瓯海经济开发区

2025上半年,瓯海经济开发区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紧扣市委深入实施“强城行动”、冲刺“双万”城市、区委全力打造“千亿之城”的部署要求,坚持立足区域经济发展主战场、产业承载主阵地的定位在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上紧抓机遇、奋力攻坚。瓯海经济开发区第一届议事会顺利召开,全市首个开发区议事会制度正式运行。

一、上半年亮点工作

(一)党建引领,队伍“实”的基础更加稳固

聚焦特色党建品牌打造,推进打造眼镜小镇“链”聚小镇·“镜”通全球产业链党建品牌、浙大温研院“求是领创”党建品牌等,实现党建工作与产业发展、产学研深度融合。聚焦党建服务精细化,创新打造专职社工党建联络员机制,今年以来已完成走访企业及党支部超100家次,共收集问题13条,已化解13条。聚焦“订单式”引才育才,联合浙江安防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共建“眼健康产学研基地,实现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三链融合”;E类及以上高层次人才实现班子“一对一”联系全覆盖。

(二)精细培育,经济“稳”的态势更加牢固

深入挖潜发展增量,围绕“升规”“上限”潜力企业,重点跟踪服务工业企业40家、商贸业22家。累计完成研发费1.84亿元,增速4.7%,研发费占营收比重4.28%。获评创新型中小企业2家完成智能化技改项目备案17个,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472万元;完成2023年规上工业“零地补助”企业申报29家深入落实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政策,全力推进辖区内6家商店列入全省第二批次“即买即退”商店试点名单,占全市试点75%。

(三)创新驱动,平台“进”的势头更加强劲

持续提升瓯海眼镜品牌影响力,成功举办第六届中国(瓯海)眼镜小镇采购周活动,共吸引国内外采购商超2000人次,现货交易额超2000万元,依托中国网、光明网等媒体相关报道全网阅读量突破10万次。组织企业抱团出海,共组织200余家次眼镜企业赴米兰展、上海展等国内外展会,斩获意向订单超3亿美元。成立中国(瓯海)眼镜小镇现货专委会,依托中国(瓯海)眼镜电商园选品中心、1688选品中心眼镜专区等平台,构建“现货交易+选品供应+展会营销”全链条市场体系,全力抢占线上线下新型市场。聚焦眼镜产业转型升级,成立中国(瓯海)眼镜小镇设计师联盟,推动回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瓯海眼镜有限公司共建智能眼镜生产车间。全力推进温州时尚产业(女装)集聚区”建设,打造集聚区品牌店系列宣传栏目,助力打响“中国时尚在温州、中国时尚看温州”品牌。

(四)服务优化,助企“暖”的底色更加鲜明

聚力打造新就业群体友好社区,开展新就业群体服务20余场,参与300余人次。开展菁英夜校、艺创学堂等各类活动150场,受益职工及其子女超2500人次。聚焦职工住房需求,梧田、娄桥保障性住房共计入驻企业149家,入住员工791围绕涉外法律服务需求,联合市、区司法局,成立中国(瓯海)眼镜跨境电商园公共法律服务站,搭建集仲裁、法律援助等法律服务于一体的“一站式”平台,帮助企业应对国际贸易中的法律风险和挑战。

(五)用情守护,社会“和”的氛围更加浓厚

开展出租房安全治理专项行动,以“全覆盖、零遗漏”为目标,常态化开展联合检查,全面落实房东主体责任。今年以来,辖区内出租房实现零火灾开展劳资纠纷、非正常亡人事件化解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排查,有效预防潜在风险升级,今年以来未发生民转刑命案影响的群体性事件,未发生赴京赴杭越级访,实现社会面整体和谐稳定开展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动态清零、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专项整治等行动,今年以来共组织安全夜查45次,排查整治隐患 176个;指导帮扶企业场所165家,整治各类风险隐患422个,其中重大隐患7个。

下半年重点工作

(一)以顶格标准抓招引,产业能级有力提升

聚焦招大引强项目招引,以平台招商、以商引商等方式精准招商,发挥眼镜小镇、总部经济园、跨境电商园等平台优势,排摸在外企业、温(瓯)商信息,引导潜在总部项目早回归、早运营、早纳税。借助千年商港(瓯海)电商产业赋能中心落户开发区的平台优势,引导全市优质电商企业项目落户开发区。突出总部型企业回归与本土培育双向发力,鼓励冠盛、嘉伟等本地总部企业扩大在外经营业务规模,提高在外经营业务税收回归总量。

(二)以升格思路抓创新,特色产业迭代升级

围绕特色眼镜产业,持续发挥瓯海眼镜小镇设计师联盟引领作用,定期开展设计研讨会、创意工作坊等活动加强设计资源共享交流;鼓励支持企业参与智能眼镜制造转型,推进共建研发中心、技术中心、智慧产线,提高产品附加值。坚持优存量拓增量,全面提升用地质效。重点紧盯横屿A-02地块、强强集团、横屿单元A-02周边地块等重大项目储备用地,推进浙南高端装备设计制造产业园建设

(三)以实格举措抓经济,企业发展迸发活力

着力抓好企业经济情况运行分析,持续健全企业梯队管理机制,实现“种子期”小微企业至“引领期”龙头企业的精细化分类管理。强化潜力企业培育全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重点关注高投入项目投资发展情况。

(四)以满格状态抓服务,营商环境持续优化

“新机制”激发“新效能”,持续落实人大议事会制度,依托人大代表联络站、企业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等平台,畅通两代表、议事员、企业职工等多元群体议事渠道,深入落实“议事—交办—督办—复盘”闭环机制,努力实现“议”的成果转化为“办”的实效。探索建立联合会商机制,联合税务、统计等相关部门针对企业难点堵点痛点问题,精细化制定帮扶方案,实现企业诉求闭环化解。

(五)以严格要求抓保障,护航维稳坚实有力

聚焦基层治理效能提升,变“被动应对”为“主动创安”,持续开展“拉网式+靶向式”风险隐患大排查,建设“一站式”多元调解平台,实现“快立、快调、快结”,推动基层治理从“事后处置”向“事前预防”转变,切实筑牢基层稳定防线。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常态抓好易燃企业安全整治,强化执法督查和整改回头看,严格落实现场工作责任三个六措施,持续巩固大排查大整治行动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