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半年,在瓯海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市交通局的精心指导下,瓯海区交通运输局紧紧围绕温州市打造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的总体目标,不断巩固提升温州西综合枢纽地位,全面推进对外交通主骨架、城市快速路网等建设,综合交通发展水平得到了全面提升,并获得“温州市2024年度推进创新深化改革攻坚开放提升三个‘一号工程’和‘十项重大工程’先进集体”“推进“强城行动”工作成绩突出集体”等荣誉。
一、上半年5项亮点工作
(一)攻坚破难,勾勒交通强区新路径
一是掌稳路网规划之舵。高质量推进《瓯海区县道公路网规划(2021-2035)》,目前规划方案已进入批复冲刺阶段;高标准开展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五五”规划编制。二是扬高交通投资之帆。紧盯重大项目建设、加快拟开工项目进场,截至6月完成交通投资25.49亿,同比提升10.3%。三是划快项目建设之桨。加强项目要素保障,积极主动对接省、市交通部门,多次邀请上级领导实地勘查调研,成功申请104国道(连云港路—桐岭隧道)段大中修项目省补资金约2800万元;稳步推进项目前期,深入研究金丽温高速扩容改建工程项目线路方案;加强重点项目攻坚,稳步推进330国道仙岩至丽岙段、330国道潘泽段改建工程建设进度。
(二)有条不紊,练好公路维养基本功
一是实施农村公路提质增效工程。提前谋划,快速部署,于今年5月完成农村公路新改建工程2.628公里,完成率达131%;启动温泉线1.7公里、岷潘线3.9公里、李山寨8公里等20公里农村公里改造提升,温源线、林五线等线路已完成立项并启动招投标前期工作。二是实施小修保养祛病除害工程。精准定位路面病害,制定针对性修复方案,上半年修复沥青罩面18000平方米,更换透水砖及盲道850平方米,修补标线420平方米,清理全线桥面伸缩缝及泄水孔6次,清理隧道边沟2次,大幅度提升公路的平整度和行车舒适度。三是实施国省道强基保安工程。做实瓯海区2025年普通国道路基路面养护(改造提升)工程、瓯海区2025年G330洞合线吹台山隧道改造提升工程等工程前期工作。
(三)精准发力,创造民生服务新气象
一是扎实提升公交服务品质。全力打造“交通惠民”体系,优化调整10条公交线路(微公交);按需开通沈岙新农合老人体检定制专线,累计调配6车次服务293人次,获“浙江交通”公众号推送宣传;有效推进凤南路公交首末站前期进度、加快S1线潘桥首末站方案设计、助力南湖未来社区配建公交首末站进入场地移交实质阶段。二是扎实深化交通畅通工程。联动交建中心、西部生态等建设单位高效推进新双南线、镇南路、温瞿公路等3个市级堵点和六分线、下沈线等4个区级堵点整治工程,于5月完成新双南线堵点治理;联动市交管局四大队共同推进2025年瓯海区“一横三纵”绿波带服务项目落地,目前已明确中标单位并进场施工。三是扎实推进交旅融合项目。高起点完善交旅融合发展规划,深入挖掘瓯海旅游资源,构建“一廊三环”交旅融合格局,持续提升交旅融合基础供给与服务能力;完善陈北线配套设施,沿线补种水杉等绿植2.9公里,提升道路景观品质;紧抓麦德龙温州首店开业契机,联合城西公交创新推出瓯海中心区、南湖、龙霞等3条特色主题夜巴。四是扎实固化建议提案成效。主动做为、实地调研,实现面商全覆盖,召开集中面商会3次,提前完成区人大建议、政协提案答复52件,配合完成市级人大建议5件。
(四)用心经营,打好助力营商主动仗
一是持续简化涉路许可审批。全面优化区级部门涉路许可审批服务,配合省级部分做好园博园桥下开挖方案论证;主动对接市级审批部门,协助企业完成相关涉路施工许可。二是持续助推物流行业发展。持续对道路运输企业进行摸排,重点培育和监测企业发展,积极推进物流园区、物流企业的搬迁整合、智慧化改造。1-6月实现公路运输总周转量260315万吨·公里,水路运输总周转量4120万吨·公里,交通仓储业收入23795万元。三是持续引领货运党建工作。发挥交通行业党委作用,持续擦亮网约车司机之家、传化共富港两个省级行业党建示范点,同时借鉴新桥网约车司机之家经验,继续打造潘桥网约车司机之家党建阵地,提供暖心服务。
(五)齐抓共管,续写安心交通新作为
一是把严工程质量关。备案3个交通工程质量监督项目,常态化开展工程监督、质量评定,坚持每周一巡查,截至6月共监督检查14次,发现问题隐患29个,下达检查意见书14份,整改反馈14份,整改完成率100%。二是落实隐患治理关。全面开展交通运输系统安全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特别在道路交通、在建工地、公路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开展常态化排查检查整治。年初以来开展防汛备汛排查533人次,检查点位201余个,发现问题270个,均全部按时整改到位。三是强化应急能力关。年初于瓯海区公路应急保障基地开展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防御暨冬季消防灭火演练,以演练为契机,精研技艺,强化协同。
二、下半年6项重点工作
(一)全力以赴,抓交通投资增量。
加强综合协调,有效发挥“交通强区”专班工作机制优势,持续加强与镇街、部门、施工单位的协调合作,破解政策处理、要素制约、项目审批等难点。加强对接,尽快推动高铁新城的南过境路、宁波路南延、新桐路改线开工,推进区级交通项目投资。
(二)全速冲刺,抓重点项目进度。
实现330国道仙丽段工程通车,完成104国道温州西过境瓯海段附属工程验收及结算工作。全力保障330国道瓯海段完成年度建设任务,严格落实国债和专项债使用规范。
(三)全面施策,抓农村公路建设。
紧盯项目进度和质量管理,持续抓好高水平建设“四好农村路”项目的建设,完成2025年农村公路大中修30公里、新建2公里任务,稳步推进小修保养派单制。多渠道解决农村公路养护资金,除争取上级补助资金到位外,进一步推进道路养护专业化市场化,完善养护管理机制,全面提升我区农村公路道路路况。
(四)全情投入,抓民生服务保障。
继续抓好“三镇一区”的公交线网优化、公交场站建设,抓住契机,争取更多公交线网项目列入《市区公交线网优化研究及三年行动规划》。加快推进凤南路公交首末站建设,实时关注凤三路建设时序,6月正式投用仙岩临时首末站;紧密跟踪S1线潘桥首末站方案设计、南湖未来社区配建公交首末站移交等相关事宜。持续紧盯市、区两级未完工治堵项目实施进度,确保10月前全面完成堵点整治任务;加快推进绿波带服务项目建设,力争福州路、宁波路、娄东大街、西山西路等主干道9月前完成信号灯升级改造和绿波协调优化。
(五)全心守护,抓平安交通提质。
统筹推进国省道管养,积极瓯海区2025年普通国道路基路面养护(改造提升)工程和瓯海区2025年G330洞合线吹台山隧道改造提升工程。高效消除隐患风险,针对危货站场、客运站、在建工程,频繁发生交通事故的国省道、农村公路加强隐患排查力度。
(六)全效落实,抓机关双创工作。
深入开展“清廉交通、清廉机关、清廉站所”建设、“模范机关”创建,不断转变工作作风,提升机关作风效能。按照规定动作做到位、自选动作有特色的要求,持续深入开展学习教育,并结合建议、提案办理和民生实事推进,推进“我为群众办实事、我为企业解难题、我为基层减负担”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