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综合政务 > 计划总结
  • 索 引 号:001008003012/2025-84334
  • 文件编号:
  • 主题分类:计划总结
  • 发布单位:瓯海区文广旅体局
  • 成文日期:2025-07-16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区文广旅体局2025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思路

发布日期:2025-07-16 10:50 访问次数: 来源:区文广旅体局

2025年以来,区文广旅体局聚焦文旅深度融合、奋力创新发展,全面激活文旅“加速度”,各项工作亮点频频:文旅部产业司领导专题来瓯调研国家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创建工作举办2场大麓青年音乐节(跨年场、春季场),累计吸引全国各地乐迷超11万人次,带动消费2.7亿元,获央视新闻报道,张文杰市长批示肯定;全省“五一”文旅消费周启动仪式活动在瓯举办,2025青灯市集全国生活美学大会(春季)吸引客流55.2万人次,带动消费近3000万元;梧田老街文艺赋美点位荣获浙江省“文艺赋美”街头演艺精品点位温州乐园三期项目五一建成开放,温州乐园、梧田老街五一特色活动两度登上浙江日报头版;外水良艺境民宿获评全国甲级旅游民宿;舞蹈《寻龙》获2025年浙江省群星奖,入围第二十届全国群星奖初选;景山街道入选“浙江省戏曲之乡”,“婉韵文化驿站”小演员登上央视六一晚会。1-6月,全域接待游客1001.1万人次,全市第一,接待过夜游客356.84万人次。

 

一、2025年上半年工作小结

一、文旅融合持续深化。1.品牌创建加速推进。梧田老街五一推出“梧田江湖”活动,融合非遗特色与青年潮流,推动时尚街区潮态“火爆出圈”,全场累计引流超45.3万人次,撬动文旅消费超900万元,登上浙江日报头版。连续六年策划10季“青灯市集”全国美学大会,累计吸引客流量近350万人次,销售额超3亿元,春季青灯市集再度引爆东方美学热潮。2.重大项目稳步实施。州乐园三期亲子度假酒店、国际大马戏水世界等项目建成开放,园博园、拓高乐、梧田老街二期等项目均加速建设;山根音乐艺术小村项目委托东瓯文旅运营,计划打造国际青年艺术社区,仙岩景区与浙江胤秀文化有限公司达成合作,计划启动项目提升3.景区建设提档升级。持续推进泽雅景区4A复核整改,指导生命健康小镇、仙岩景区、眼镜小镇、吹台山生态农庄、极地海洋世界开展复核提升;推动梧田老街省级旅游休闲街区建设。

二、宣传推介全面铺开。1.品牌活动丰富多彩。积极打造一镇街一文旅品牌,推动开展泽雅周岙挑灯节、瞿溪“二月初一”会市等特色文旅品牌活动,累计吸引游客近百万。创成省“味美浙江 百县千碗”美食体验店2家。2.抢抓新媒体赛道。加大文旅宣传力度,瓯海文旅上线小红书,精心打造瓯海文旅宣传短片《潮起瓯海》,制作2025数字安全发展大会文旅宣传折页;邀请音乐人祁隆拍摄瓯海文旅宣传短视频,不断提升瓯海文旅美誉度。3.积极发展文旅演艺。先后举办大麓青年音乐节(跨年场、春季场)、韦礼安演唱会、黄绮珊演唱会、海来阿木演唱会、祁隆演唱会等多场演艺活动,吸引大量乐迷、游客来温游览,其中祁隆演唱会两日直播累计线上场观4350万人次, 峰值时段线上场观达15万人次,抖音TOP排行榜全市第一

三、文化供给提质升级1.“文化+科技”深度融合。紧抓数字文旅发展契机,依托中国数安港,创新打造数字文化社区、C9数字游民社区;举办中国首届青灯生活美学AI短片大赛,推出文化·艺术AI创作研修班、AI旅游歌曲大赛、AI阅读海报大赛等活动推进胤秀文化(温州)影视城“AI+短剧”发展,加快珍贵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等场景建设与应用。2.群文活动丰富多彩。举办“阅见塘河 书香瓯海”世界读书日等一系列文化活动,开展送戏下乡61场,公益文化培训681课时,乡村艺术团主题演出和文化走亲活动累计72场山海协作文化走亲1场文化驿站活动289场,累计惠及群众超50万人次。3.文艺精品有力提升。舞蹈《寻龙》入围第二十届全国群星奖初选,参加国家体育总局主办的中华体育精神颂演出等多场活动。声乐干部获第十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声乐比赛浙江选拔暨浙江省第九届青年歌唱家大赛第九名。深化文艺赋美工程2.0,重点打造梧田老街、水碓坑村等5个文艺赋美示范点。

四、文遗保护稳步推进1.坚持四普和新发现两手抓。完成472处三普登录点复核工作数据上报浙江省文物普查综合管理系统,完成33处新发现文物实地调查及系统录入工作,完成21处消失文物的认定工作,创作文物普查宣传推文24条。2.省民生实事稳步落地。完成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三垟周氏旧宅修缮工程、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圣寿禅寺西厢房修缮工程,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四连碓造纸作坊(唐宅保护区)说明碑更换提升,推进区级文保单位浙南一大会议旧址灵佑殿修缮工程3.文博建设成效显著。启动并实施瓯海区博物馆馆藏珍贵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完成“金温印象铁路文化基地”省级乡村博物馆申报验收。举办“瓯地寻宝——瓯海区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线索征集展”等展览及活动近50场。4.非遗传承有序推进。落地梧田老街区非遗馆选址,加紧筹备出台设计方案;成功举办第五届"纸山论艺"写生画展及温州大学巡展

五、文旅安全有力保障。一是强化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监管。开展无证无照校外培训机构综合治理摸排,全面排查辖区内文化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200余家,分类梳理机构情况,积极沟通协调区“双减”专班,强化协调治理体系。二是广电安全播出工作扎实开展。应急广播方面,上半年未发生安全播出事故。非法地卫整治方面,组织4次执法行动(含3次联合执法),出动执法人员15人次,宣传相关政策法规13次,劝导用户自行拆除非法境外卫星电视接收设施17座。三是守牢文旅市场安全底线。出动检查各类景点、经营场所754余处,行政处罚立案调查39件,办结案件40件,发现文旅场所一般安全隐患17处,整改完成率达100%,文化市场执法指数考核排名全省第8。 

二、短板问题

一是重大文旅项目招引仍需加强。重大文旅项目需满足总投资额5亿元以上等硬性条件,我区现有项目体量偏小,缺乏具有核心吸引力、集中带动性的文旅大项目,需紧抓重大文旅项目招引,培育文旅“拳头”产品,打造地标性文旅项目。二是国家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创建竞争激烈,政策环境存在不确定性。目前国家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单位全国共50家,文旅部计划首批通过验收的名额仅10个,省内瓯海的主要竞争对手是拱墅区,竞争压力大。此外,前期中央对各类创建品牌开展清理工作,国家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牌子是否保留还在等待中央批复中,需持续关注动态。

三、下半年工作计划

一、聚焦示范创建,构建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新格局。全力推进国家文旅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修订完善文旅产业专项扶持政策,打造全国知名时尚文旅潮城。加快谋划打造千亿时尚文旅产业核心区,深入实施东部塘河文旅休闲产业带、中部亚运新城文体商贸产业带、西部生态文化休闲产业带建设行动,全力构建“一核三带”文旅融合发展新格局。积极承接文旅部、省文旅厅文旅产业融合相关大型会议、活动,进一步加强与主流媒体合作,持续推出瓯海文旅融合系列宣传报道。

二、聚焦项目引领,激活文旅产业高速发展总引擎。深入实施文旅融合六大行动,扎实推进文旅招商对接,谋实抓好一批产业带动强、产出效益高、发展前景好的优质文旅项目。聚焦“园博时代”,以第十五届中国(温州)园博会展园建设为引领,加快华东首家拓高乐体育娱乐综合体结顶、云顶草上世界二期开工建设,推进肯恩国际科创社区、十里龙溪、城市岛屿等项目建设,不断壮大文旅核心发展能级。指导泽雅景区完成4A复核工作,推进云顶草上世界二期超长期国债项目申报。

三、聚焦品牌打造,持续激发瓯海文旅消费新潜能。紧抓文旅IP打造,继续办好“青灯市集”美学大会,梧田老街争创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和省级旅游休闲街区,打造“越夜越瓯海”月光经济带。唱响“演艺经济”,积极招引品牌音乐节等演艺活动落地举办;持续做好“一张机票游温州”等文旅惠民活动,鼓励和支持景区、酒店等组团推出系列活动及优惠,推动十佳文旅特色商品进展会、进景区。开通小红书账号,打造多平台、全方位宣传矩阵。聚焦“青创文旅”,打造UTV全地形越野、网红热气球、滑翔伞等新业态,培育“木丘”、C9咖啡等新场景,开展“hi泽雅”瓯海区青创文旅新媒体大赛。

四、聚焦提档升级,深入推进公共文化服务现代化建设。创新开展公共文化共同体建设,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优化“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加快潘桥、娄桥城市书房储备书房建设,高效完成新建文化阵地剩余点位建设,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标准化。打造瓯海文艺新高地,舞蹈《寻龙》冲刺第二十届全国群星奖,深入实施“文艺赋美”2.0工程,统筹开展公益性文化艺术培训,全年开展各类文化主题活动2000场、服务群众破100万人次。举办“瓯·雅集”2025年瓯海区文化雅集活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品牌活动,打造兼具文化深度与消费价值多元融合的文化场景。

五、聚焦文遗保护传承,推动文脉赓续,创新活化发展。健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机制,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强化非遗项目和传承人培育,加快珍贵文物数字化保护项目等场景建设与应用。持续打造文脉赓续精品,深化文化基因激活工程,推进千年纸山、千年塘河等建设。持续创新“瓯地文博之夜”特色品牌,积极谋划跨区域非遗走亲、非遗捞纸大赛等活动。推进文博场馆高质量发展,加快青灯西南馆、东北馆和集贤艺术博物馆等建设,全力打造民办博物馆标杆城区,加快推进区非遗馆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