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松考委员:
您在区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期间所提的《关于全面加强青少年心理困境人群关爱的建议》收悉。经调查研究,现答复如下:
提案指出近年来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频发,已成社会焦点。青少年心理健康是关乎国家未来和家庭幸福的重要议题,您的提案数据详实、建议专业,区教育局高度重视,经综合市医保局瓯海分局、区妇联、区卫健局等部门意见,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深化幸福家庭智慧心育体系
(一)做深家庭教育,筑牢心理成长根基。打造“瓯孩心园”品牌,开展从学生视角出发的家庭教育培训。设立“瓯心辅导”“瓯心会客厅”“瓯心云谷”“瓯心网络学堂”“瓯心父母学堂”“瓯心讲座”等项目。截至目前,心理个案辅导累计1511人次,惠及区内外84所中小学校;心理公益课送教485节,惠及17621名学生;成立并推进家长网络学堂,推送家育信息2315条,惠及5412名家长;推送会客厅活动26场,惠及26所中小学校;累计送出父母心育课程108场,惠及27所学校;推出心理健康讲座46场,惠及40所学校;与杭州云谷学校深度合作3期,惠及513名家长。建立家校合作平台,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学校与家庭的沟通与合作,共同关注和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做实爱心妈妈,构建关爱帮扶格局。去年以来,全国妇联等9部门启动实施“爱心妈妈结对关爱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三年行动”,瓯海区妇联积极实施“瓯妈妈爱如家”关爱服务项目,招募心理咨询师、教师、法官等不同人群建立“瓯妈妈”爱心妈妈志愿团队,与留守困境儿童精准结对,开展“一对一”“一对多”帮扶,同时实施“瓯妈妈”赋能提升,更好助力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三)做强家教队伍,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充分发挥辖区9所高校资源优势,选聘温州大学、温州医科大学等优秀家庭教育骨干充实区家庭教育导师团,提升指导服务专业水平;联合浙江安防学院家庭家教家风研究院,实施家风营造志愿者培育计划;组建瓯海区家庭教育研修营,每月开展专家授课、学员磨课等专业素养提升,推动家庭教育服务向基层延伸、向专业发展。
(四)做精服务项目,打造特色品牌标杆。创新打造“海鸥飞翔”家庭教育指导系列集成品牌,推出“海鸥飞翔·专家面对面”“海鸥飞翔·流动会诊室”等7个特色子项目。大力宣传弘扬“瓯海好家风”,举办“瓯越好家风书香润童心”亲子阅读活动,发挥亲子阅读在家教涵养、家风传承中的独特作用;开展瓯海“强城幸福家”五项征集、三大“幸福家”、“家庭友好·共享书香”家庭亲子阅读双项征集等活动,通过微观载体让好家风代代相传。
二、创新教师情绪管理培训形式
2024年11月在温州中学附属初中举办心理健康系列培训,主讲内容有《卓越思维框架在家校沟通中的应用》《创造性接纳》《海豚训练法》;2024年12月在温州市瓯海区公立艺术学校音乐厅举行了《青春期脑健康发展与教师身心健康的协同发展》专题培训;2025年5月开展为期两天的青少年心理危机干预实战演练课程,在课程中注重分层培训体系构建,分组案例研讨:校园心理危机事件应对(学校管理人员)、心理危机事件应对(心理专业人员)角色扮演、危机干预全流程实战演练等内容。通过多样态的情绪管理培训形式,帮助教师群体更好地调节自身情绪问题。
三、保障学生校内课程活动质量
从2025年春季学期起,瓯海区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依据校情、学情,统筹考虑课时数、大课间活动、午餐时间和在校学习时长等因素,积极稳妥调整作息时间表,优化课间活动时间。各校将课间活动时间由10分钟延长至15分钟,保障每天2小时的综合体育活动时间。每个学校开设劳动课程,创建校内外劳动实践基地,一校一品的科学规划和多样化设计劳动课程,推进学校劳动品牌建设。针对“思想品德课要生动活泼接地气,注重故事化、体验感,防止理论化、空洞化”的问题,近年来我们一直鼓励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课堂设计,融入人工智能和在地化研学,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真诚回应学生困惑,使价值观引导自然发生。
四、加强部门协同与政策支持
(一)不断完善线上线下预防网络。线上,推广一站式自助终端“浙里心晴”和“温心在线”平台,并通过微视频、24小时全国心理热线咨询(12356)、微信公众号等线上资源,实现辖区心理服务网络全覆盖。建设三级社会心理服务阵地,依托区社会心理服务网络平台,在全区各镇街共设置121个咨询服务站点,将心理咨询师定期驻点服务、网格员排查、镇街和部门流转交办等数据同步汇集,建立心理数字档案和信息库。每年各开展不少于24场的团辅和宣教活动,切实丰富基层服务工作。
(二)实行动态监测预警和重点筛查。开展社会心态监测预警,对8大类重点群体和5类潜在风险人员进行定期排查,按红黄绿“三色预警”对风险精准画像,综合人口学信息、心理评估、社会支持系统评估、危险性行为评估、既往史等5个维度量化风险程度,及时发现和掌握高危人群及突发事件,靠前智能预警防范。为了识别潜在危险因素,发现易感人群,防止演变成严重的心理疾病或精神障碍,实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与早康复“四早预防”,实施重点人群心理健康筛查干预项目,为全区老年人、孕产妇和青少年学生开展心理筛查。
(三)不断充实心理健康服务专业力量。组建了以温医大附属康宁医院、温七院精神心理专家为支撑、以区心理服务专家为骨干、以心理服务志愿者为补充的专业化队伍。目前,全区已有专兼职精神科医师和心理咨询师143人,其中具备中高级职称31人。今年5月份开始将对全区心理服务专业队伍邀请专家进行培训。
(四)不断探索更多校外帮扶路径。依托瓯海区心福工坊作为瓯海区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站,目前打造了“心育未来”“心悦园”等未成年人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活动品牌,辐射区级、镇街、社区三级心理服务平台,联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点),社区家长学校、中小学校、企业等阵地和场所,面向青少年及家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健康评估、心理疏导、危机干预等相关心理服务,通过面对面辅导、团体辅导、讲座、网络和电话咨询、青少年夏(冬)令营、场馆体验等形式,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线上线下活动,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帮助未成年人树立自尊自信、理性和平、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2025年以来,共开展10场未成年人主题活动,共计服务了486位对象;场馆举办儿童心理健康游园活动2场,服务人数60人;面向瓯海区儿童群体免费开放心理咨询,今年接待儿童个案咨询69人次。
(五)医保政策支持。抑郁症治疗已纳入医保报销范围,其中重度抑郁症纳入基本医保门诊特殊病种范围,参保人员发生的特殊病种门诊医疗费用,医保待遇标准视同住院。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方面的共同努力。我局将协同各部门通力合作,推进上述措施的深化实施,确保青少年能够在一个健康、和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最后,感谢您对瓯海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办理单位联系人:张潇潇,联系电话:88585665。
温州市瓯海区教育局
2025年7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