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中小学校:
现将《瓯海区教育局推进中小学体育高质量发展八项措施(试行)》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温州市瓯海区教育局
2025 年 6 月 24 日
瓯海区教育局推进中小学体育高质量发展八项措施(试行)
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体育工作的意见》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学校体育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结合瓯海实际,制定以下措施。
一、践行“健康第一”理念。充分发挥体育在促进学生德育、智育、美育、劳育发展中的“基石”作用,让体育成为撬动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支点”。将身心健康教育融入学校全方位育人体系,各校每学期至少举办一次面向全体家长的身心健康知识讲座,提高学生、家长健康意识。(责任科室:体卫艺科*、义务教育科、区教育研究院)
二、打造有效体育课堂。各校研制《体育与健康课程实施方案》并严格执行。小学、初中每天 1 节体育(活动)课,实施以三大球”为主的技能大单元(18 学时)教学,突出在真实情境中学练,初中提倡男女生分班授课。每节课群体运动密度应不低于 75%,个体运动密度应不低于 50%,要安排 10 分钟左右体现补偿性、趣味性、整合性的体能练习,摒弃“说教课”、“放羊课”。因天气等原因影响室外体育课正常开展的,要充分利用室内场馆等开展教学。(责任科室:区教育研究院*、义务教育科、体卫艺科)
三、落实综合活动时间。各校要做好课内、课间、课余一体化设计,每天组织 30 分钟大课间活动,综合活动时间不低于 2 小时,每周组织不少于 2 次的跑步活动,建议每次:小学 1-2 年级400 米、3-4 年级 600 米、5-6 年级 800 米、初中女生 1000 米、男生 1200 米。真正落实学生课间 15 分钟运动休息权益,学生必须按时走出教室,课间项目做到“内容有设计、活动有组织、兴趣有引领、设施有保障”,充分挖掘场地潜力,建设“微操场”,各类器材用具随手可拿。(责任科室:体卫艺科*、义务教育科)
四、合理布置家庭作业。加强校外体育锻炼,推行体育家庭作业制度,各校将此纳入课程实施方案,与体育课、课间活动形成衔接,按照“分层设计、适度适量、趣味多样”的原则布置日常和寒暑假体育家庭作业,并作为家访内容了解具体开展情况。建立合理的评估考核和反馈表彰方式,开学两周内组织相应测试,结果可纳入体育日常成绩。鼓励家长参与学校的体育活动,如学校运动会志愿者、校内外亲子体育活动等。(责任科室:义务教育科*、体卫艺科、区教育研究院)
五、统筹安排赛事活动。层次上构建“区-校-班”三级体系,时间上覆盖一年四季,评价上以数量和质量试行赛事积分,形成“日日有活动、周周有安排、月月有比赛、学期有联赛、年度有赛会”的体育氛围。各校每年分别举办运动会和体育节,突出全员参与和全过程参与,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形式多样(如班际擂台赛、趣味挑战赛、体能达标赛等)、内容丰富(如“1+1+N”模式:每校每学期 1 项特色项目、1 项创新赛事、N 项常规赛事)的比赛,一般要求一月一次,其中“三大球”至少一场;区域每年组织“三大球”校园联赛和多种体育活动赛事,以赛促练、以赛提质,培育选拔体育人才,提升竞技水平。(责任科室:体卫艺科*)
六、科学提升学生体质。做好体质健康监测数据应用,针对区内排名靠后学校,精准分析原因、实施指导帮扶,督促制定改进提升方案。针对力量、耐力等区域薄弱项目,组织直臂悬垂、斜板支撑、耐久跑等专项“补短行动”,直至问题销号。各校要试行建立学生体育档案,针对体测成绩良好以下的学生,关注个体差异和特殊情况,实行体育教师、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共同关注的“一生一案”促进方式,鼓励校长陪跑、师生互动,形成全员体育。(责任科室:区教育研究院*、义务教育科、体卫艺科)
七、实行 AI 赋能行动。全区中小学于 2027 年前全部完成校园 AI 体育设施建设,不断优化系统使用,依托“汗了么”数字平台,科学合理确定项目运动量,学生和学生之间、班级和班级、学校和学校之间就运动量、普及率等进行 PK。强化体育教师数字素养,通过大数据分析,了解学生的体育兴趣和需求,为课程设计和组织教学提供参考依据。实时监测学生的运动数据,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运动建议,利用线上线下平台建立家校沟通渠道,及时反馈学生的体育表现、健康情况。(责任科室:体卫艺科*、教育督导与评估中心)
八、完善保障评价机制。按实际需求配备体育专任教师,通过聘用“银龄”等综合方式,形成以专职为主、兼职补充的体育教师队伍,合理确定体育教师工作量。设立区级“体育特色品牌打造”专项经费,用于教练员聘用、日常训练、参加竞技比赛等相关用途,助力学校形成品牌、脱颖而出,在此基础上努力培育 3-5 项区域特色项目。以学生实际获得为出发点,以学期学生身体素质测试为重要抓手,将体质提升、技能增强、运动参与、习惯养成等作为评价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积极发挥督导评价“导向标”作用,将本方案中各项措施要求,纳入对学校的发展性评价基础指标和动态重点项目,列进对学校“三联”开展、专项视导、定期抽检的工作清单。各校要落实主体责任,校长要扛起第一责任人担当,制定学校评价细则,切实做到各项措施落实落地。(责任科室:局机关各科室)
注:标*的为牵头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