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盟瓯海区基层委员会:
你们在区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期间所提的《关于温暖生命归途,加快推进安宁疗护发展的提案》收悉。经调查研究,现答复如下:
近年来,安宁疗护逐渐走入大众视野,相关呼吁逐渐增多。我局非常认同委员提出的意见,我区的安宁疗护工作刚起步,面临很多的问题和挑战,需要政府支持,更需要众人拾力,参与推广、普及,从而达到人人知晓、人人接纳的程度。
一、关于“强化理念传播,厚植安宁根基”的建议。社会层面,关于死亡和安宁疗护的讨论往往被回避,强化理念传播非常重要。我们将根据委员的建议,全力推动安宁疗护的宣传,让更多人了解安宁疗护。一是加大宣传力度。开展分层次宣传,在全区13家医疗卫生机构,通过会议、培训、上课等形式,在医护人员之间开展安宁疗护知识宣教。其次,在各医院门诊大厅摆放安宁疗护宣传资料取阅架,供群众阅读;门诊电子屏幕播放安宁疗护知识;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服务室(站)的健康教育宣传栏,用简洁、通俗的文字、图画进行安宁疗护知识的宣传普及。二是开展安宁疗护宣传教育活动。利用10月份的“世界安宁疗护日”宣传日,组织专家进社区,结合开展义诊、讲课的方式,展示安宁疗护的科普知识。三是招募志愿者。依托区中西医结合医院安宁疗护病区平台,向社会招募愿意投入该项工作的志愿者。
二、关于“加强人才建设,优化激励措施”的建议。一方面,我局2023年联合11个部门印发的《瓯海区卫生健康局等十一部门关于印发深入推进医养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明确了对于从事安宁疗护服务的一线医护人员在本单位职称评聘和推荐评优时给予优先照顾,安宁疗护获得的收入,不纳入绩效工资。温州市从2022年开始实施安宁疗护“生命关怀师”培训计划,对获得“生命关怀师”称号的医生给予2万元奖励。另一方面,保障人才培养,将安宁疗护人员培训纳入区卫生健康人才培训规划,其进修培训学习费用由区卫健局人才培养资金担负50%,培训学习人员所在单位支付50%。在人员资质方面,对于从事安宁疗护服务的医护人员,我们严格按照温卫发函〔2023〕25号《关于加强安宁疗护服务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安宁疗护服务团队接受理论培训和实践培训合格后,方可认定为能够提供安宁疗护服务,不合格的要再次培训。2022年-2024年,我们已有79人参加省市安宁疗护培训。接下来,我们将每年依托区安宁疗护指导中心,滚动式开展安宁疗护专业培训,邀请市安宁疗护指导中心人员来瓯开展理论培训。今年11月底前完成1次辖区安宁疗护专业人员业务培训和宣传培训,并积极向省、市上报安宁疗护案例,选派基层医护人员参加省、市安宁疗护实操训练。培训人员从院长到医生、护士,培养一批精准把握安宁疗护服务专业理论、扎实掌握安宁疗护实用技能的高水平医疗、护理、社区与管理等人才队伍,全面提高我区的安宁疗护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三、关于“优化服务规划,健全服务体系”的建议。目前,全区安宁疗护工作基本搭建了以居家为主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依托,区安宁疗护指导中心为支撑,养老机构为补充的居家-门诊-住院的多元服务模式。截至5月,全区13家基层医疗机构,1家民营机构(温州怡宁老年医院)均已提供安宁疗护服务,每家至少开设1张安宁疗护床位。其中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作为瓯海区安宁疗护指导中心,2024年顺利建成省级安宁疗护标准病区,设有安宁疗护床位10张。泽雅镇中心卫生院列入全省首批、全市唯一居家安宁疗护实践培育基地。全区安宁疗护床位现已达到40张,2024年服务人数63人,同比增长253%。13家基层医疗机构均与全区18家养老机构签订医养合作协议,其中一块内容就是安宁疗护服务。对于居家的疾病终末期患者,我们结合家庭病床服务,上门开展居家安宁疗护服务。2024年,共居家服务17例。
我们将根据委员的建议,2025年深入推进社区和居家安宁疗护体系建设。将居家安宁疗护服务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内容,结合家庭病床、“互联网+护理”、长护险等服务,发展居家安宁疗护服务。探索政府指导下的安宁疗护医联体服务协同模式。加强与市级医院的协作,建设安宁疗护服务技术支撑和转介,畅通安宁疗护对象由市级医院向基层输出渠道,从而解决基层安宁疗护服务对象来源少的问题。并在医疗技术、教学培训、科研管理、科普宣传等工作上充分发挥市级医院带动基层社区医院的作用,带动基层社区居家安宁疗护服务意识和医疗服务能力的持续提升。加强与辖区养老机构的合作,为院内有需要的老人开展上门和住院安宁疗护服务。同时,提请市卫健委出台全市《居家安宁疗护工作指南》,为居家安宁疗护明确服务流程、标准、规范和服务内涵。
最后,感谢你们对我区卫生健康工作的支持!
办理单位联系人:黄慧洁,联系电话:0577-88503985。
温州市瓯海区卫生健康局
2025年6月24日
(此件公开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