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显飞代表:
您在区十届人大四次会议期间所提的《关于优化三垟辖区公交路线的建议》收悉。衷心感谢您对瓯海公共交通事业的关心与支持,您的建议充分体现了对民生出行的重视,我们深表认同!
随着三垟辖区城市化进程加速和人口集聚,特别是湿地公园吸引力提升、卫生院新址启用以及居民跨片区出行需求增长,优化公交线网布局、提升公交服务品质对缓解区域交通压力、满足群众便捷出行、倡导绿色低碳出行至关重要。针对您提出的“公交路线覆盖面不全、公交站点设置有待完善、部分公交车班次有待优化”问题,我局高度重视,会同属地街道、交警部门以及城东、城西等公交公司进行了专题研究。结合您提出的建议措施以及当前三垟辖区公交运营实际及发展规划,现答复如下:
一、针对“增设公交站点”的建议
(一)关于大型小区及枢纽站点增设事宜
目前,朗润园、双甲家园周边200米范围内黄屿大道设有“首府壹号院站”(途经4条线路);和园西门35米处设有“三垟农贸市场站”(途经4条线路),北门70米处设有“金屿路蒲江南路站”(途经4条线路),瓯海大道280米处设有“三垟站”(途经11条线路);S1线三垟湿地站周边设有“S1三垟湿地”和“S1三垟湿地东”双站点,并已将“南仙实验小学”西侧站优化至距S1站100米处;新建三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南侧距离约120米黄屿大道设有“黄屿家园南站”(途经4条线路)。考虑到现有站点布局均已遵循《城市公共交通站场设计规范》,站距设置相对合理,若再增设将影响公交运行准点率,暂不建议新增上述点位公交站点。
(二)关于站点设施完善事宜
近年来,我局联动各镇街广泛征集村社意见、排查筛选候车廊建设需求,协调市交运集团统筹推进项目实施。截至目前,南仙家园北面站点现已增设候车廊,黄屿家园公交站点经前期联合踏勘,因盲道、绿化占用空间暂不符合雨棚增设标准。下步,我局将积极协调属地街道、综合行政执法等部门研究绿化带局部调整的可行性方案,并同步对接市交运集团争取将该站点候车廊建设纳入后续计划,尽力改善市民候车环境。
二、针对“优化公交路线”的建议
(一)关于直达专线设置事宜
目前,三垟中学、南仙实验小学等站点可通过55路等6条线路经一次换乘到达瓯海行政中心、附一医南白象院区等目的地;B302路可在罗西首末站乘车直达梧田农贸;73路虽因瓯越大道与瓯海大道交叉口改造而取消“站南小区站”“汇头站”等部分站点,但仍覆盖梧田片区“南瓯景园站”“大堡底南站”等多个站点。鉴于公共交通资源需兼顾效率、公平与可持续性,在现有客流密度和道路条件下开通点对点直达专线易导致运力空置和资源浪费。对此,我局将重点督促公交公司优化现有线路换乘衔接效率,并建议市民利用“畅行温州”“掌上公交”等城市交通服务平台实时查询公交信息,提升出行体验。
(二)关于西向线路覆盖及完善等事宜
三垟大道与瓯海大道连接处西向目前可通过55路、62路、84路、121路、160路、B301路、B501路等7条线路经一次换乘实现通达。“三垟黄屿站”现有公交线路9条,“S1三垟湿地站”现有公交线路7条且接驳覆盖半径小于100米,符合轨道交通接驳标准。圣门锦园西门新建站点由于周边客流需求较小,为避免公交线路过度绕行影响整体效率,建议市民暂移步至约200米外“圣门站”乘车,后续根据新建站点客流增长情况,将适时增加公交线路停靠服务。
(三)关于微公交跨区域出行事宜
微公交设置原为服务较小范围短距出行,或为上层次线路提供“最后一公里”接驳,考虑到蒲州微公交、创客园微公交营运面积已超10平方公里,且资金补助为龙湾财政,延伸线路覆盖范围暂不具备可行性。针对黄屿片区与梧田、白象、茶山等片区公交衔接优化需求,现阶段可通过49路、55路等12条公交线路实现一次换乘到达,下步我局将联合属地街道、交警部门及公交公司结合高频需求和客流实际,按需对接生态园、龙湾区等共同探讨跨区域试点微公交的可操作性。此外,黄屿大道打通后需优化周边线路进行覆盖,计划微调东西向73路,增加对德信爱琴海岸、嘉瑞锦园、中环商业广场等集聚区块居住及商业客流服务;同步调整91路,行经线路由温州大道改为黄屿大道,有效服务德信爱琴海岸、嘉瑞锦园、万科翡翠天地、保利天悦客流资源。
三、针对“增加公交班次”的建议
(一)关于满足在校师生通学事宜
130路作为跨区域干线,线路长度38公里,日均客流近4000人次,若增设三垟中学站点将延长线路里程约2公里,影响沿线乘客长距离快速通勤效率和出行体验。73路由动车南站始发至龙湾机场,线路长度33.4公里,日均客流仅1055人次,在“低客流、高亏损”现状下延长末班时间将进一步加大公交运营成本。为解决学生群体在特定时间出行问题,建议可由校方或家委牵头定制“红领巾”“小黄帽”等公交专线,我局也将积极协调公交公司,提供优质包车服务。
(二)关于优化群众就医出行事宜
罗西住宅区市民前往三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乘坐B301路、121路再步行400米,或搭乘微公交蒲州线直达。其中蒲州线施行区块营运,原先服务范围未涉卫生中心,考虑到市民就诊需求,2024年3月起特予延伸覆盖。该线路通过“招手即停+智慧预约”模式即可实现点对点精准接送,后续公交公司根据就医客流高峰、低谷实际情况,还将适时优化线路班次。
四、下步工作计划
(一)持续优化线网布局。紧密跟踪辖区道路条件改善、人口分布变化、客流密度增长及出行需求演变,适时优化公交站点及相关线路,加快推进73路、91路等线位调整,探索跨区域试点微公交可操作性。
(二)加强智慧出行引导。联合属地街道充分利用社区网格、业委会、物业等多种渠道,结合各类宣传活动加大“畅行温州”APP及微公交“预约制”服务宣传推广力度,引导市民养成“主干线+微接驳”或“预约出行”的高效习惯,提升公交出行体验。
(三)深化多元服务模式。积极支持并协助学校、大型社区等探索定制公交、通勤专线等多元化服务模式,满足特定群体的个性化、集约化出行需求。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瓯海区交通运输局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我们将始终秉承“科学规划、高效集约、服务民生”的原则,协同各职能部门、属地街道、交运集团及其下属公司,全力以赴推动三垟辖区公共交通服务水平再上新台阶,努力为市民创造更加便捷、舒适的出行环境。
办理单位联系人:陈莉密,联系电话:0577-88506226
温州市瓯海区交通运输局
2025年6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