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阳光暖融融地洒在贾福村的青石板路上,一场与健康有关的温暖约定正在这里悄然展开。5月14日,在第15个“世界家庭医生日”来临之际,郭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书记陈忠海带领家医团队走进贾福村,用一场充满人情味的义诊与入户体检,让“签约有感 健康可及”的理念照进村民的日常生活。
村口的“健康驿站”:听诊器里的温暖对话
“王阿姨,您的血压有点高,平时要少吃咸货,多吃新鲜蔬菜啊!”在贾福村村委会一楼的义诊现场,家庭医生一边握着听诊器,一边仔细叮嘱刚测完血压的老人。临时搭建的诊台前,前来咨询的村民络绎不绝:有人攥着体检报告请医生解读,有人排着队等待免费的中医理疗,还有人围在药品发放处,听护士讲解常用药的服用方法。
医护人员分工明确却又不失温度:护士为糖尿病患者测血糖时,总会多聊两句“最近饮食控制得怎么样”;中医诊疗区,中医师一边为村民拔罐、针灸,一边讲解中医“未病先防”的养生理念;负责家医签约服务宣传的医生,则拿着图文并茂的手册,耐心向居民介绍家庭医生签约和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让居民知晓如何利用这些服务保障自己的健康。
敲门入户的“移动诊室”:医疗器械里的医者仁心
最后一位村民离开义诊现场,家庭医生团队携带血压计、B超仪、心电图机等设备,走向村里的小巷深处。“陈阿婆,我们来给您做个全面检查!”贾福村责任医生笑着握住独居老人的手,熟练地摆放设备。在床头,医护人员半蹲着为行动不便的老人做检查,仔细记录每一项数据,还不忘帮老人整理好衣被。
“阿婆,您看这是心电图的结果,都很正常,别担心!”家庭医生举着报告单,用方言耐心解释。随行的护士则在旁更新着居民健康档案,轻声提醒:“下个月我们还会来随访,您记得按时吃药。”阳光透过纱窗,在老人满是皱纹的脸上织出温柔的光斑,那台略显笨重的B超仪,此刻正像一只温暖的手,轻轻抚过村民对健康的担忧。
签约背后的“健康承诺”:从一次服务到长久守护
此次活动服务居民150余人次,发放健康宣传资料200余份。“以前总觉得‘家庭医生’离自己很远,现在才知道,原来他们真的会上门嘘寒问暖。”参加完活动的村民王阿姨感慨道。
从村口的临时诊台到村民的床头榻前,这场活动不仅是一次医疗服务,更是一次情感的联结。当家庭医生们带着设备穿梭在小巷,当听诊器的声音与方言的叮嘱交织在一起,“健康守门人”的形象变得具体而温暖。正如该中心书记陈忠海所说:“签约不是终点,而是守护的开始。我们后续还将通过健康巡回车进村、签约居民回访等形式,让村民们真正感受到,健康,就在触手可及的地方。”
暮色渐浓时,医护人员的身影渐渐消失在村道尽头,但他们留下的,是村民们手中的健康手册、是档案里新增的体检数据、更是对“有人管健康”的踏实感。这或许就是“世界家庭医生日”最好的注脚:不是某个特定日子的喧嚣,而是365天里,那份从不缺席的温暖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