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市瓯海区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谢旭、戴亚洲委员在区政协十届四次会议期间所提的《关于借力园博盛景,共谋瓯海花卉产业的提案》收悉。经调查研究,现将会办意见函告如下:
花卉产业被誉为“朝阳产业”和“黄金产业”,改革开放40余年,瓯海花卉生产面积、销售额增长迅速,现已成为温州重要的花卉生产基地和集散中心,有力推动了温州地区生态建设、经济发展。自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瓯海花卉产业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散到聚、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现已成为温州市最重要的花木生产和销售基地,逐渐形成了其独特的区域特点及经营模式。全区现有花卉企业76家,其中丽岙街道有32家,占全区总量的42.11%。花卉总种植面积5986.21亩,其中种植面积大于100亩的企业有13个,占区总花卉企业的17.10%。温州花城项目占地1000亩,总投资5亿元人民币,已成为全国首个“三位一体”综合大型服务平台。浙江花卉博览会永久会址落户温州花城,发挥了巨大市场效应与产业带动作用。因此将丽岙花卉产区纳入第十五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分会场,我街道认为是十分必要的,这既是对园林博览会内容的一次延伸补充,还会对当地花卉产业产生多方面的积极影响。
一、丽岙作为分会场的优势
1. 产业基础雄厚
丽岙的花卉产业起步于上世纪70年代,经过近40年的发展,花卉苗木已经成为丽岙的主导产业。丽岙的花卉产业不仅规模庞大,而且产业链完整。当地的花木场主要种植罗汉松、铁树、茶花等品种,部分花木场还拥有二三十年树龄的罗汉松和多种知名茶花品种。花卉品种多样,涵盖观赏苗木、盆栽、鲜切花等,契合园博会“展示+交易”的需求。此外,丽岙还依托花卉产业打造了“浙南花乡”,规划了产业市场、农耕文化体验、花卉种植、苗木种植、蔬茶种植、滨水景观等六大功能区块,形成了集休闲、观光、体验于一体的综合产业。能够为园博会提供丰富的花卉资源和技术支持。
2. 区位与交通便利
丽岙花卉产区地处温州市区南大门,位于104国道与330国道相交的三角黄金地块,交通便利可通过高速、国道快速连接主会场,便于游客分流与展品运输。温州龙湾国际机场、高铁站等枢纽的辐射优势,方便国内外参展商和游客抵达。
3. 文化特色鲜明
丽岙不仅有“花乡”美誉,华侨文化、田园风情也是丽岙的招牌之一。丽岙拥有3万常住人口的小镇,同时也是一个与“侨”紧密相连的大家庭。分布在全球27个国家和地区的近2.3万华侨,以及1.3万归侨侨眷,侨文化与咖啡文化在这里相得益彰,与花卉产业融合,可打造“花卉+文旅”的特色展区,丰富园博会内容。
4. 生态与景观资源
丽岙三面环山,一面临水,自然环境得天独厚,茂密的林竹环绕,使得街道清丽脱俗,优雅宁静,因得名丽岙。自然风光优美,花卉田园景观与山水资源相得益彰,适合营造沉浸式园林体验,符合园博会“生态宜居”主题。
5. 政策与经验支持
温州及瓯海区政府对花卉产业有专项扶持政策,根据《全国花卉业发展规划(2022—2035年)》及农业农村发展“十四五”规划内容,我区将以“总市场”定位打造丽岙花木市场,以“温州花城”为品牌,以花城项目为中心,以鼓励壮大龙头企业为纽带,建成批发团购、展示展销、大宗及精品花卉拍卖、物流配送、科技创新、人才培育、金融文化、休旅康养等内容于一体的综合产业园区。另外自2009年起,丽岙街道以沿104国道花卉企业为核心,每年年末举办温州市迎春花展,往届参与大型展会(如温州花博会)的经验可保障园林博览会分会场的顺利运营。
通过这次国家级展会曝光,将强化“丽岙花卉”区域公共品牌,吸引更多采购商和投资者,扩大市场份额;同时促进产业升级,引入国内外先进园艺技术、新品种和商业模式,推动本地企业向高附加值产品(如智能温室花卉、创意园艺)转型;并带动旅游、餐饮、物流等配套产业发展,增加本地就业机会;展会订单更是可以直接促进花农增收;另外分会场建设将优化当地道路、网络、展馆等设施,提升产区长期发展硬件条件。通过园博会分会场的设立,丽岙不仅能短期提升经济效益,更可长期确立其在长三角花卉产业中的战略地位,实现从“产地”到“品牌高地”的跨越。
以上内容供你单位统一答复委员时参考。
办理单位联系人:张迪,联系电话:0577-55561771
温州市瓯海区人民政府丽岙街道办事处
2025年5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