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蛇年新春的第2个工作日,瓯海区以“新春第一会”的最高规格部署推进高质量创新和高水平开放工作,以“新春第一奖”的最高荣誉向广大企业家科学家和全体干部职工致以崇高敬意。
市政协副主席、区委书记曾瑞华讲话。叶志镇、邱光和、项鹏宇、周隆盛、陈静、倪秀华、侴术雷等专家、企业家,区四套班子领导刘云峰、姜迪清、卢旭帆、金衍光、邵建乐等参加会议。
从往年的“人才和科技创新”到此次“高质量创新和高水平开放”,“新春第一会”主题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会场的细节布置与主题相得益彰——场外,将传统的荣誉榜转变为主题展,设置“促创新”“促转型”“促消费”三大主题,将上市企业、“一港一谷五院”、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等典型代表一一展示,还有品牌汽车等批发业、零售业宣传区的布展,无不释放出“瓯海一体发力制造业、商贸业、服务业,一体抓好传统优势产业、新兴产业发展”的强烈信号。
场内,科学家、企业家和高层次人才C位就座的“瓯海格调”熟悉亲切。中国科学院院士、浙江大学温州研究院院长叶志镇致新春贺词,王佳兆、陈静、苏琪皓、钟南、范敏等人才、企业家代表聚焦“在温创新创业”“现代化企业管理”“在外温商和家乡的产业互动”“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平台+产业双向赋能”等热点分享心得见解。大会为2024年度“瓯越英才”、“突出贡献”企业、“首超10亿元”企业、“做大做强做优”企业、“规模上台阶”企业、“创新示范”企业、“优秀企业家、优秀商会”、“开放型经济”企业、“新质生产力”企业、“新消费经济”企业等获奖代表授牌。
打造最优营商环境,离不开瓯海“铁军”的奋勇拼搏。大会为“区政务服务工作考核先进窗口、万人评议满意单位”“银行业、保险业先进单位”“区属部门考核第一等次和先进单位”“镇街、国企、‘三镇一港一园一村一区’工作专班、招商引智分中心考核第一等次和先进单位”等“服务高质量发展”先进单位颁奖。区科技、经信、商务局等部门负责人就“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改革”“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合作共赢,奋力打造开放型经济新高地”作分享交流。现场还举行重大项目签约仪式,20个项目总投资超105亿元。
2024年,瓯海发展动能夯实提质、各项事业跃步向好。全区GDP总量976亿元、全省排位首次跃升4位,十亿产值企业数实现历史性突破,“两夺”科技创新鼎……成为全市唯一综合考绩“七连优”。“瓯海发展史,是一部从内到外的开放史,是一部从无到有的创新史,更是一部从弱到强的奋斗史。”曾瑞华说,风云激荡43载,瓯海以“瓯容四海”的开放精神、以“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以“一天当作两天用”的拼搏精神,奇迹般实现了从“发展弱县”到“经济强区”的历史性跃升,GDP从建县之初的1.74亿跃升到去年的976亿元、增长超560倍,距离突破千亿仅“一步之遥”。现在的瓯海,是“世界的瓯海”,是“创新的瓯海”,是“拼搏的瓯海”,这是守正创新的企业家、步履不停的科学家、只争朝夕的干部职工共同奋斗的结果。
表达一份敬意,树牢一个导向。曾瑞华表示,我们必须以市委提速打造全省“第三极”为引领,加快推动高质量创新和高水平开放,豪情万丈共筑美誉度、知名度、影响力一流的“千亿之城”。要紧盯“开放式创新”,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新赛道、新产业、新技术、新产品蓬勃发展;紧盯“创新式开放”,持续汇聚人流、车流、商品流、资金流、数据流。要有打造“千亿之城”时不我待的紧迫感使命感,舍我其谁的信心雄心。今年的目标是,奋力推动GDP总量破千亿,实现全省排名再晋位,助力温州冲刺“双万”城市,展现经济大区勇挑大梁的责任担当,为温州提速打造“全省第三极”贡献更大瓯海力量!
曾瑞华与大家共勉道——
投瓯海,赢未来,让我们以最创新的姿态共筑“千亿之城”!要一切绕着创新主体转,做到“最懂企业人才、最会帮企业人才”,帮企业算好“订单账”“资金账”“土地账”,为人才谋划推出一系列小切口、大纵深的“优惠礼包”;一切绕着创新产业转,做到“最懂创新、最会谋创新”,着力推动科技创新“腾笼换鸟”“旧鸟换羽”“新鸟振翅”“三鸟齐飞”,努力涌现更多改变产业格局、重塑行业规则的“瓯海DeepSeek”;一切绕着创新项目转,做到“最懂项目、最会抓项目”,强化“项目为王”理念,做到引得“准”、落得“快”、建得“省”、育得“好”。
来瓯海,创未来,让我们以最开放的胸怀共筑“千亿之城”!要聚力擦亮“国际瓯”品牌,持续提升世界聚光灯下的含“瓯”量,打造“接轨世界”的开放形象、“融通世界”的开放产业、“纵贯世界”的开放通道、“看齐世界”的开放制度、“拥抱世界”的开放平台,全域崛起“国际花园智城”,让“世界的瓯海,来了还想来”!
向瓯海、拼未来,让我们以最奋发的状态共筑“千亿之城”!要拿出“蛇我其谁”的气势,全力昂扬“一流状态”;拿出“蛇行天下”的气概,全力扛起“一流担当”;拿出“蛇拿九稳”的气魄,全力创造“一流业绩”。大力弘扬“六干”作风,忠诚干、务实干、担当干、创新干、团结干、廉洁干。重点要争项目、争资金、争政策、争试点、争荣誉,比速度、比贡献、比服务、比方法、比担当,真正在“争”中扛牢担当,在“比”中提质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