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来,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仙岩街道围绕“美丽仙岩、幸福侨乡”发展定位,克难攻坚、真抓实干,实现工业重镇更重,旅游强镇更强,和谐侨乡更美,街道晋级温州市“百亿重镇”,“华侨e事通·梅雨侨声”经验在全国人大层面刊发推广。
一、2024年工作总结
(一)工业经济方面,完成做地500多亩,落地20亿级单体制造业项目2个、5亿级项目3个,供地本土企业6家、培育小升规企业15家,聚星科技成为全市首家北交所上市企业,中胤儿童时尚智造产业园获评省侨联侨界创新创业基地,街道全年完成规上工业产值132亿元,增速9.58%。
(二)文旅融合方面,精心提炼“梅雨十景”,建成投用仙岩文化园,实现仙岩景区历史最美。开园全市首个影视基地——胤秀影视城,拍摄微短剧21部,推出全市首个沉浸式“宋宴、唐韵”餐饮体验。推广10余家特色工厂店,掀起“相约时尚·买买买在仙岩”热潮。
(三)城镇建设方面,正式启动几十年未变的控规修编,“零信访”完成S3线和瓯越大道快速路所涉村100%签约腾空,完成仙竹路中段改造提升,启动华侨小学改扩建,结顶仙岩一小扩建工程,投用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新院并升级瓯海区第二人民医院。新增老年食堂2家,打造河口塘星光夜市、新丰美食街区等项目,各项民生基础配套持续完善。
(四)乡村振兴方面,持续做大“渔潭暮耕+浙南火种”的红色农旅,做强凤池、岩二共富工坊,投建“穗丰怀古”等省级未来乡村,完成仙南、渔潭、社帆等三村500多亩高标农田改造,推动乡村面貌持续更新。
(五)平安建设方面,深化党建统领网格智治,持续完善“大综合一体化”改革试点,成立全市首家企业反诈宣传工作站,以街村“两级”书记代跑化解涉300余名失土农民社保问题,全年化解各类矛盾纠纷5000多件,有力守护辖区平安稳定。
(六)党的建设方面,组、纪、宣、统、人大、政协等各项党建工作扎实推进,依托浙南一大红色阵地打造温州市基层党校瓯海中心校,承接全区“万名党员进党校”,切实增强了全体党员干部的政治素养与理论水平。
二、2025年工作计划
(一)聚焦强动能,让“百亿经济”更兴旺。一是强抓要素保障,加快做地政策处理,最快速度做到“净地等项目”。加快推进沈岙、下林工陶片等老旧工业区改造提升,“工业上楼”实现空间集聚利用,吸引更多优质产业落地。二是大抓产业培育。瞄准“时尚鞋服+汽摩配”特色产业“双轮驱动”目标,谋划打造汽摩配产业园,培育千亿时尚产业集群。无障碍保障海派医药、冠盛新能源等20亿元制造业项目建设,构建竞相发展的特色产业“雁阵集群”。三是细抓精准服务。深化“护企十招”帮扶政策,推进辖区“四上”企业私人订制“增值服务”全覆盖,解决企业用工、用能、用地,以及员工停车难、子女上学等问题和诉求。发挥仙岩商会“桥梁”作用,推进会员企业产销精准对接,畅通本土供需“内循环”,实现更好“抱团”发展。
(二)聚焦深融合,让“千年文脉”更焕发。一是提升“景区”文旅。围绕仙岩文化园建设,高标推进景区外围综合提升,打造一批独具仙岩特色的“旗儿店”,重现唐风宋韵、明砖清瓦历史街区。深挖朱自清等名人文化,收集、讲好仙岩地方传说故事,打造可游、可观、可玩、可品的4A级景区。二是借势“影视”文旅。依托全市首个影视基地——胤秀文化影视城,抢抓“微短剧+文旅”新赛道,充分利用辖区各特色场景和阵地,全方位支持微短剧拍摄,推动仙岩山水人文跟随微短剧热播“出圈”,引领“跟着微短剧游仙岩”新风尚。三是促进“乡村”文旅。加快推进“印记渔潭”“耕读溪山”“穗丰怀古”三大省级未来乡村建设,布局仙岩本土餐饮“四大名楼”,谋划乡村博物馆建设,擦亮岩二村“和美乡村文旅周”农旅品牌,持续开展草根全民K歌赛、樱花文化节等活动,让乡村旅游焕发新活力。四是创新“工业”文旅。以“智造文化+工业文化”为特色,融合潮流与传统、创意与实用等元素,支持辖区企业德赛等推出“智慧车间+成品展”工业旅游产品,中胤谋划“智造展厅”,广泛推广并打造工厂店集聚街区,引领仙岩工业文旅相约时尚、遇见智造的新模式。
(三)聚焦优品质,让“幸福侨乡”更繁盛。一是路网建设加“速度”。无障碍保障瓯越大道快速路和S3线、330国道仙丽段等重点道路建设,护航沈海高速仙岩段抬升改造项目落地,提速沈竹路、沈三路、横一路等道路工程建设,着力构建更加完善的“四横四纵”交通格局,全力铺好百姓安心路。二是配套完善上“温度”。聚焦重点民生领域,加快推进岩一村团块改造,切实解决一批农村自建房危旧安全问题。提速仙岩一小、华侨小学扩建工程,推进辖区老年食堂提档升级,完善河口塘、新丰等人口集中区域夜市美食地摊市集建设管理,以最浓厚的“烟火气”抚慰辖区群众的“凡人心”。三是平安保障强“力度”。进一步完善“一支队伍管执法”运行机制,扎实推进平安夜巡,深化矛盾纠纷化解和各类隐患排查整治,持续健全“网格早发现、问题群防治、化解不反弹”的侨乡基层治理体系,全力守护一方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