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综合政务 > 计划总结
  • 索 引 号:001008003012044/2025-80291
  • 文件编号:
  • 主题分类:计划总结
  • 发布单位:瓯海区市场监管局
  • 成文日期:2025-01-16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瓯海区市场监管局2024年工作总结及2025年工作计划

发布日期:2025-01-16 15:35 访问次数: 来源:办公室

    2024年,瓯海区市场监管局以“奋进2024”为年主题,以助企惠民“十件实事”为切入点,主动融入温州“强城行动”,在优服务、惠民生、保安全、强监管等方面提能增效、积极探索、创新突破,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今年以来,共承办(协办)国家级、长三角、省局现场会4次;在省局以上会议上作典型发言7次;承接1个国家局试点,4个省局试点;获得各级领导批示14次,区委红榜表彰4次,食品安全工作获省政府督查激励。

2024年工作亮点

优化营商环境,打造便捷市场环境。 一是率先探索电子营业执照“企业码”新应用。在省、市局指导下建成贯通银行业务的“电子营业执照银行领域应用系统”,实现基础服务“全线上、零次跑”,高频事项全天候率先打造“电子执照+人才服务”集成应用新场景,累计600余家次企业通过电子营业执照登录使用温州人才网。二是着力推行餐饮“准营准贷一类事”新改革。推动餐饮开办服务从“一件事”向“一类事”迭代升级,实现“综合受理、并联审批、一窗出件”全流程一站闭环,审批时效缩短75%以上。首创油烟“未诉先化”多跨协同机制实现餐饮“准入即准营、准营又准贷”。三是创新打造 “好个之家”增值服务新领域。率全市之先打造了覆盖区审批中心和八个基层所的“好个之家”服务专区创新集成“7+2+X”增值化服务,实现个体户全生命周期需求“一站式”满足。深入开展“大企帮小店”活动,威欧希、百珍堂等头部企业带头指导行业个体户发展。

(二)赋能提质增效,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深化知识产权扩链深入推进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探索建立数据知识产权全链条体系并入选浙江省知识产权“微改革”创新试点项目。助力数安港成功获批省级数据知识产权生态试验区。截至目前,瓯海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6955,每万人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7.76件,位居全市第一;在“瓯知贷”的基础上创新推出“数安贷”“数安保”等数据知识产权金融产品。是强化质量支撑打造眼镜质量基础“一站式”平台驾驶舱;建立国家、市、区三级政府质量奖梯度培育库,助力3家企业入围温州市市长质量奖现场评审;新增培育“浙江制造”品字标企业19家。提高智能锁和眼镜质量基础“一站式”平台服务效能,今年以来累计服务企业400余家;建立国家、市、区三级政府质量奖梯度培育库,今年入库企业23家,助力3家企业入围温州市市长质量奖现场评审;新增培育“浙江制造”品字标企业19家。三是突出标准引领。主导12项国家标准、4项“浙江制造”标准制修订。组织并成功发布眼镜架企业标准“领跑者”团体标准。指导2项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以优秀成绩通过验收,占全市优秀项目1/3。

(三)加大监管力度维护市场公平秩序一是公平竞争反垄断。推进“省、市级商业秘密保护基地”建设,全区共有省级商业秘密保护基地11家、市级商业秘密保护基地35家。持续加大教育、殡葬、停车、医疗、商品房等民生领域价格监管力度,深入开展水电气公用企业价格监督检查、转供电“回头看”等专项行动。监管协同提效能。持续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模式,科学统筹部门联合随机抽查和“综合查一次”,切实做到“无事不扰”,截至目前,跨部门监管率69.34%,应用信用规则100%。以信用评价为贷款基础的融资产品“瓯信贷”,已兑现贷款3.5亿元,惠及企业165家、个体户1169家。铁拳出击护秩序在特种设备安全、保健品非法营销等八大领域开展针对性执法并加强案件全链条打击,今年入选省、市级典型案例7件。截至目前,累计查处各类违法案件990件,大要案件74件,移送公安14件,罚没款 591.86万元。严格落实事后免罚轻罚制度,2024年免于处罚案件22件,免罚金额380万减轻处罚案件34件,减轻处罚金额416万。

(四)守护“三品一特”,巩固市场安全态势。一是食安共治水平稳步提升。联合市局打造了食品安全共治中心,探索走出“政府+高校+协会+企业+行业”协同共治新路径。探索食品流通领域安全治理现代化新模式,并在全省食品安全“四改融合”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组建高校食安共治联盟,科学、规范、高效推动高校食品安全“两个责任”落实二是药品安全高质量推进。“药剑”行动为抓手,开展中药饮片、染发类化妆品、药品网络销售等重点产品专项治理行动。与浙江药科职业大学开展“校地合作”,打造首个基层药品检查员培养体系。成功助力浙南闽北首个的生物大分子药佰偌创睿CDMO平台取得《药品生产许可证》。三是工业产品质量监管持续加强。加强电动自行车、燃气器具、消防用品等重点工业产品整治。全域推进电动自行车专项整治,查处全省首例电动自行车销售单位未落实质量安全“两个规定”行为案件。全面加速电动自行车淘汰更新,截至目前,累计淘汰非标电动自行车3570辆,完成率达234.87%。四是特种设备安全风险有力管控。结合区域性、行业性、季节性安全生产特点,聚焦重点设备、重点场所、重点时段特种设备安全监管。扎实开展护航两会、城镇燃气安全、电梯安全筑底三年行动等专项整治行动。

(五)聚焦民生实事,擦亮惠民利民成色。一是健全消费者权益保障机制。在梧田老街打造消费维权站点,在眼镜小镇推广运用“放心贷”,在温州乐园试点放心消费先行赔付等,努力打造特色放心消费商圈的瓯海标杆。二是治理漠视群众利益问题。以网络直播营销专项治理、燃油加油机计量准确性问题专项治理、电子计价秤作弊整治等行动为重点,对网络直播、计量合规、电动自行车、转供电价格等群众关注领域开展监督检查。三是加强民生实事项目建设。完成中小学“示范食堂”21家,阳光食品作坊14家,标准化校园食材配送单位15家,“阳光配送”企业14家,省级放心农贸市场11家,医疗机构食堂“智能阳光厨房”4家,“药事服务站”3家,为608家初创企业提供免费基础代理记账,持续增进民生福祉。

二、存在问题及短板

一是在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工作中,部分镇街和部门思想上重视不够。二是“三品一特”安全隐患存留较多,网格排查不够深入。

三、2025年重点工作安排

2025年,瓯海区局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省市局决策部署,全面发扬“忠诚 公正 创新 担当 和合”的局训精神,在优服务、惠民生、保安全、强监管等方面提能增效、主动作为。

(一)优环境重服务促发展

一是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助力企业发展。继续发挥“企业码”在银行领域应用系统实效性,深入打造梧田老街企业码示范街区。迭代完善涉企服务“一类事”,扩充“一起益企”集成服务;全面构建个体户全生命周期“6+2+x”增值化服务体系。二是持续深化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积极构建“四大体系”,深化“二个平台”,初步形成知识产权司法保护工作机制等“六套机制”。推进中国(温州)数安港打造数据知识产权生态试验区建设。三是持续推进质量强区建设。继续重点推进政府质量奖工作,实现省政府质量奖零的突破。打响“品字标”区域公共品牌实施质量强企千百行动。完善标准化创新发展机制,提升企业标准化管理水平。

(二)抓合规稳秩序护民生

一是持续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推进增量审查和存量清理工作,先行落实会审制度,组织开展公平竞争审查技能培训,强化全区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落实力度,破除地方保护壁垒,营造公平竞争环境。二是持续保障放心消费环境。加强跨部门信息共享和协作机制,完善投诉调解机制和考核监督机制,防范以牟利为目的的恶意“维权”行为占用有限的行政资源。完善放心消费承诺单元培育机制,培育梧田老街和眼镜小镇创建放心承诺商圈,加强与金融机构协同推进眼镜小镇商圈试点“放心贷”工作。三是持续深化全过程公正高效集成监管。大力推进省级行业性信用管理体系试点建设工作,实施信用风险分类监管,增强跨部门综合监管能力。

(三)守安全保底线强基础

一是持续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依托食品安全共治中心,深入开展食品安全宣传、提升食品从业者素养等工作,提高食品安全满意度和知晓度。全力推进中小学校园食品安全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完善“校园食安智治”建设,开展校园食材集中配送企业食品安全规范提升行。深化农批市场食品安全数字化追溯、省级食品安全分级分类监督检查集成改革。二是持续推进药品领域安全与发展。构建评价体系、实施动态管理、强化结果运用等手段,大力推行零售药店信用分级分类监管,深化零售药店信用体系建设。依托省市局相关专业科室及院所平台,强化与省市局联动,充分发挥柔性服务站作用。三是持续加强工业产品质量监管。进一步加强消防用品、电动自行车、儿童用品等民生重点领域产品的质量监管,强化产品质量安全风险协同预警处置机制。四是持续管控特种设备安全风险。结合区域性、行业性、季节性安全生产特点,持续聚焦重点设备、重点场所、重点时段特种设备安全监管。

(四)勇创新敢改革争出彩

持续推进建设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建设试点县、数据知识产权省级生态试验区、省级专利导航服务基地、农批市场食品安全数字化追溯、省级食品安全分级分类监督检查集成改革、省级行业性信用管理体系试点等改革试点工作,争取更多的现场会和典型发言机会,积极宣传瓯海经济社会发展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