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 引 号:001008003012008/2025-80292
  • 文件编号:
  • 主题分类:法治政府建设报告
  • 发布单位:区司法局
  • 成文日期:2025-01-16
  •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瓯海区司法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发布日期:2025-01-16 15:38 访问次数: 来源:区司法局

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瓯海区司法局笃行不怠、奋勇前行,法治瓯海建设成效突出。瓯海区获评2023年度法治浙江建设优秀单位,瓯海区司法局获评全省法治政府(依法行政)工作成绩突出集体,承接的“建设中国(温州)数安港构建数据安全合规体系”被国家数据局评为城市全域数字化转型经典案例,瓯海区人民调委员会被评为省优秀人民调解委员会。现将我局2024年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以“统筹引领”推进法治建设整体跃升。责任再压实,召开区委依法治区第七次会议,制发2024年法治瓯海建设工作要点,出台法治建设责任落实通报、约谈、挂牌督办办法,组织法治环境小组谋划6个改革项目,推进各项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运行。能力再提高,聚焦依法行政能力提升,严格落实领导干部学法制度,组织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及常务会议学法、旁听庭审等活动,发动82家“党政一把手”上好141场法治课。承办全市行政执法示范培训观摩会,组织全区法治培训班及3次征迁、执法领域培训会。创新推行局机关跨科室业务能力培育工作法,多形式开展学习38次。督察再加强,深化法治综合体检,与区委巡察“同部署、同检查”,完成全年15家单位专项法治巡察,截至12月底已反馈问题并跟踪整改79个。

(二)以“法治赋能”建设有为法治政府。争议化解攻坚克难。探索征迁预审机制,健全复盘分析、考核追责等机制,用好全程预警、包案处置等治理手段,做好府院对接、协同研判工作;探索优化行政复议听证模式,强化四线引流法,以复议宣传宣讲和企业开放日活动扩大知晓度。2024年新收行政复议案件同比增长15.5%,一审行政诉讼案件数量同比下降26.52%,行政诉讼案件化解率42.36%,复议与诉讼比值达1.91。执法监督持续推进。全面推广涉企行政执法“三书同达”,完善“1331”镇街行政执法协调监督体系,对权责清单、工作流程等执法监督工作进行规范化指导,并借助13个协调监督指导室,聚焦裁量基准、程序规范等重点执法及重点民生领域开展专项监督。今年开展“破执法梗阻·优法治服务”、罚款处罚实施等监督19次,整改问题736个。依法决策提质增效。探索区街两级合法性审查中心联动机制,落实51名法律人才打造法治审查员队伍,起草制定《瓯海区政府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实施细则》,加强重大行政决策目录化管理,区政府及39个部门、镇街公布重大行政决策目录43项。今年共审查区本级各类事项450余件,并完成区府办交办的1200余件2020年以来专题会议纪要、抄告单的合法性审查。

(三)以“暖心服务”打造助企惠民样本。数据合规工作护企“出港”。承接市局数安港合规体系建设项目,打好靠前合规引导、搭建合规政策体系、凝聚专业力量等举措,引领数据经济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目前已完成8期合规认证,发出评审证书75份,数安港入选长三角司法厅(局)长座谈会考察点,会议保障获得副省长、市委书记张振丰批示肯定。公共法律服务提档升级。承接全国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提质增效试点项目两项工作,全省深化数字法治改革推进政法智能化建设工作例会暨全国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提质增效试点工作推进会在温州召开,瓯海区社区矫正中心作为考察点。建立“公证+法律援助”机制,1篇案例入选省2023年法律援助十大典型案例,并完成省“申请法律援助基本材料”项目揭榜攻关。深化涉企法治服务增值化改革,建强“一站式”法治服务专区,打造15分钟公共法律服务圈,实现210个服务站点“一图可见 一网可管”。涉外(为侨)法律服务高效便利。以瓯海区作为调解国际化试点地区为抓手,探索建立涉外(为侨)商事调解体系,做好国际商事调解与法律咨询、公证等业务的整合衔接。设立6个涉外(为侨)法律(公证)服务工作站,涵盖瓯海中心区、侨胞集聚地、公证处和律所,提供9项服务事项,目前已办理涉外公证1360件,提供涉外法律咨询729件,并入选区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正面典型。

(四)以“固本之举”夯实依法治理基石。人民调解不停步。开展标准化提升行动,组织全区最美调解员暨第二届“金牌调解员”评选,完成9名调解员等级评定和1名一级调解员申报。强化经费激励,实行积分绩效考核和个案补助奖励“并行”机制,创新庭镇(街)联动机制,运用“司法+法院”补贴方式对化解诉前纠纷的镇(街)调解员予以奖励。目前已调解矛盾纠纷1.8万余件。法治基底建设不松劲。强化法治阵地建设,新建娄桥法律援助中心公园、梧田老街法治长廊等4处法治文化阵地。围绕“普法强基”主题,区街联动推进普法宣传活动240场。加大律师招引和孵化力度,万人比(4.1)实现历史性突破,同时强化基层法治人才供给,为197个村居配备“1名法律顾问+5名法律明白人”,为282家小区配备法律顾问。借助大学城位属瓯海区的优势,编制出台《温州市瓯海区高校学生法治素养基准》,晋级公民法治素养观测点省级1个、市级11个,数量居全市第一。特殊人群管理不懈怠。深化六类重点人群联管联动,牵头制定“关系失和”人员纠纷化解工作流程,对13个镇街开展督导检查52次。继续推动社区矫正片区化试点落地,完善“1+3+13”三级动态管控体系,探索建立“民警驻所+警示教育+禁毒教育+心理引导”监管路径,严格落实四色分类、必接必送、双列管等常态工作,在册社区矫正和安置帮教人员未发生影响社会安全稳定情况。

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不足

2024年以来,区司法局在推进司法行政各项工作和法治建设中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如重大建设项目决策管理不够规范、督促各单位依法行政意识提升有待进一步加强等。

三、主要负责人履行法治建设第一人职责有关情况

局主要负责人致力于推进瓯海区法治政府建设和本部门依法行政工作,切实履行本部门法治建设第一人职责,研究筹办区委、区政府的重要法治建设活动,全力推进重点法治领域创新攻坚。召开区委依法治区委员会第七次会议、法治建设考核推进会、行政诉讼复盘分析会,积极推动镇街级行政执法立体式监督、镇街合法性审查工作改革、数据安全合规等重点工作,推动本部门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四、2025年重点工作

(一)开展行政争议预防化解攻坚行动。聚焦合法性审查质效提升,建立法审员培训机制。健全征迁领域败诉风险预审机制,规范征迁行政行为。建立重大行政决策分级分类标准,完善“三重一大”衔接和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实施机制。加强园区、行业协会等涉企行政复议基层工作站建设,成立行政复议委员会,做深跨科室办案机制,邀请律师、调解员参与案件调解,打造多层次、多主体参与的办案格局。加强行政复议履行监督,落实纠错案件过错追究与调解案件容错免责。加大征迁、行政赔偿等重点领域案件应诉指导培训力度,落实区领导“挂帅”、专班推进的化解机制,做好全链跟踪、出庭应诉“一案一提醒”等常规工作,确保败诉率降至7%以下。

(二)开展基层依法治理效能提升行动。打造“瓯好调”大调解品牌,建立调解工作例会制度,推进调解国际化试点和市场化调解落实,积极探索“调解协议+赋强公证”,拓展“公证调解”模式。抓实基层调委会规范化建设,提升镇街、村社等级调解员占比,推行“331”分级上交矛盾机制,开展“拉网式”矛盾排查,实现镇街及以下纠纷化解率达90%以上,人民调解组织规范化率达95%以上。出台重点社区矫正对象管理办法,巩固社区矫正片区化管理工作成果,推进应用社区矫正教育帮扶平台。探索建立轻罪犯罪情况记录封存制度,做好刑满释放人员“必接必送”“双列管”工作。打好“八五”普法收官战,探索打造高校普法联盟,推动法治文化作品联创,常态做好普法宣传。

(三)开展法律服务供给增值行动。聚焦15分钟公法圈,探索开展小区业委会、物业法律服务点单服务,建立法律援助律师履职情况负责清单,编印法援案件归档指南。深挖全国跨部门大数据办案平台提质增效试点工作经验,打造司法行政智能化建设“瓯海样板”。完善涉外(为侨)商事调解体系,加强涉外法律人才培育引进,在更多商区、园区配备涉外(为侨)服务站点,鼓励本地律所与海外律所搭桥合作。推进涉企增值化法治服务,推动九大“一件事”集成进驻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和企业综合服务平台。迭代升级数据产业合规建设,加快眼镜行业合规指引落地,依托企检服务中心为企业构筑风险预防性机制。

(四)开展行政执法质效升级行动。升级打造“三书同达”2.0,开展重点执法、民生领域专项监督,动态监测行政检查事项实施情况,构建“一点一员一平台”反馈涉企行政执法问题线索机制,推动涉企多头重复检查综合治理。深化行政执法监督四维联动体系,综合运用行政执法工作报告、统计分析、评议考核等方式扩展监督渠道,大力向上争取区级行政执法协调监督局试点工作。深化“大综合一体化”改革,统筹协调全区执法活动、执法争议协调、跨部门双随机等工作,健全行政执法事项公示、处罚结果公示、裁量基准公示等通报制度,妥善运用行政执法争议裁决协调机制,充分运用监督通知书等文书督促部门落实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