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瓯海区应急管理工作坚持以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为主线,锚定“事故防控、基层基础、群防群治”三大重点,深入消除安全生产重大事故隐患,加强基层应急消防治理体系建设,有效提升群防群治能力,全力打好安全生产“国考”硬仗,基层防汛防台体系提能升级被纳入省级示范建设,有力防御应对3轮台风,切实保障全区安全形势稳定。今年以来,全区无发生较大以上生产安全事故,安全生产形势总体平稳。
一、2024年亮点工作
一是安全生产和防灾减灾防线更加牢固。筑牢安全生产防线。全力推进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牵头制定区级实施方案,推动各领域安全主管部门制定“8+17”个子方案,细化分解379项任务条目,每季度跟踪研判,目前2024年各项任务均已按时间节点完成。聚焦重点领域牵头开展安全生产整治专项行动,今年以来全区共检查生产经营单位18067家次,发现并整改重大事故隐患158个,有力夯实安全基础。按照一年一检要求,持续推进企业安全体检过关工作,目前已验收通过全部5680家工业企业。探索涉粉作业企业线上预警监管模式,完成7家涉粉作业场所改造升级。推进丙类厂房改造提升,推动2288家企业实现喷淋安装。全力推进尾矿库回采销库,顺利完成整治。守牢防灾减灾底线。紧紧围绕“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的底线目标,有力应对2轮寒潮、2轮梅雨季强降雨、“格美”“贝碧嘉”“康妮”3轮台风、1轮冷空气强降雨,顺利完成梅汛期、台汛期防御任务,实现平安度汛。与地卫二公司合作开发森林防灭火平台,优化森林防灭火监测预警;以春秋季农事用火、祭祖用火等为重点,组织开展森林火灾隐患排查整治和查处违规用火行为专项行动,护航全区森林消防形势整体平稳。
二是责任落实和闭环整治更加到位。压实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刚性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和“三管三必须”原则,制定印发《关于明确若干行业领域安全管理职责分工的通知》,理清新产业、新业态、新领域以及职能交叉的部门监管责任,消除监管盲区。对排查发现的重大事故隐患实施分级挂牌整治,督促企业进一步落实主体责任,今年以来挂牌整治企业市级2家、区级10家,同时完成市级三级标准化企业1家。强化安全隐患闭环整治。统筹协调各镇街、各部门针对2023年以来国家省市各级明察暗访发现的重大隐患开展多轮专题“回头看”,共完成800多项重大隐患的复核,保障“国考”顺利过关。进一步强化“3030”闭环机制,今年以来督促整改省级督查反馈问题隐患79家222条、市级“3030”督办隐患11批27家次,开展区级“3030”整治11批330家次。以“3030”闭环机制为蓄水池,完善“七张问题清单”工作机制,向市级报送8批36个重大安全生产问题,被市级录用14个,整改销号重大安全生产问题16个。
三是基层应消治理体系更加完善。站队体系规范建成。顺利完成全区各镇街应急、消防、新居民三个科室的职能合并,全部设置应急消防管理站,13个镇街应消站、6支专职消防队均按标准完成建设,并均已按照站队一体、应消一体、防消一体要求,通过市级达标验收。人员设施逐步配强。全区应急消防管理站专职人员总数189人,其中在编人员具备执法资格人数62人,在编人员执法证持证率达95%以上。辅助人员持工作证124人,辅助人员持证上岗比例达100%,专职消防队队员总数85人,各类工作装备配备齐全。治理模式不断优化。进一步推进基层应消工作应用与基层智治综合应用集成贯通,目前各领域有效数据已全量录入系统并做好主体信息动态更新。根据市应急管理局制定的安全风险等级划分标准和排查督改工作机制,结合瓯海实际优化细化,健全单位场所动态管控、分级分类治理机制,提高排查整改效率。
四是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体系更加健全。规范化提升5个避灾安置场所,顺利通过省级验收,提前实现区、县、村三级避灾安置场所规范化建设百分百。对全区18个地质灾害隐患区“一点一案”拟定应急救援方案,明确救援人员的职责,优化救援物资和应急装备配置,提升整体应急救援能力。构建完善应急管理预案体系,总体预案、专项预案和重要部门预案修编率达100%,形成“1+36+N”预案体系。推进基层防汛防台体系建设提能升级,瓯海区被纳入浙江省2024年基层防汛防台体系提能升级示范单位建设。认真落实“1833”联合指挥体系和“135”预警叫应机制,印发《温州市瓯海区防汛防台“1833”联合指挥体系方案》,完善运行机制。强化一线领导干部和基层防汛责任人工作培训,今年以来共开展防汛培训14场次,培训1677人次,开展演练29场次,参演人员共计1204人次,全区所有村社均开展“村村走一次”演练。
五是安全生产监管执法更加有效。聚焦“提本质、遏重大、降较大、减总量、保安全”要求,以高压态势严厉查处各类安全生产违法行为。今年以来累计立案查处非事故类案件323起,其中查处无证焊接、使用伪证案件25起。持续开展危化品专项打非治违,针对新列入危化品管理的柴油开展专项检查25次,查处立案4起,处罚款超40万元,居全市前列。畅通行刑衔接,严把行刑衔接案件证据质量关,对于危险作业罪等新入刑的犯罪行为谨慎处理,今年以来已办理行刑衔接案件4起,有效强化执法打击力度。编制《温州市瓯海区应急管理执法规范指引》,明确执法标准、程序和要求,归档案件339起,全面提升执法规范性和透明度。积极推行服务型执法新模式,用好“免罚清单”,2024年以来办理柔性执法案件73起,推进安全生产执法宽严相济、情理相融。
六是安全生产宣教培训更加深入。打造全面的线下宣教矩阵。创新“开工第一课”形式,委派相关专家深入企业车间开展服务,复工复产期间共开展专项服务16场,线下培训员工近3000人。顺利承办温州市“安全生产月”暨安全宣传“365”工程启动仪式,“安全生产月”期间开展各类宣教活动及应急演练60余场。成立温州市“一呼百应”安全服务团瓯海分团,今年来开展各类安全志愿服务活动94场。构建高效的线上宣教网络。围绕“开工第一课”“安全生产月”等活动主题,在梧田老街等场所开展抖音直播活动,在线观看逾2万人次。积极报送安全生产宣传信息,重点曝光安全生产违法案例等20余个,获国家级、省级平台录用311条。结合瓯海实际拍摄锁具行业微剧,与此前拍摄的鞋革、眼镜行业微剧一同纳入浙江安全生产网络学院精品课程,成为员工必修内容。
二、存在问题及短板
一是森林防灭火综合能力有待强化。对边界区域的火情监控还不够及时有效,森林消防队员对部分山路不够熟悉,扑灭无上山道路的“悬崖火”的能力相对欠缺。
二是行政执法主体能力有待提升。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安全生产执法工作情境日益复杂多样,行政执法人员的专业能力、法律知识及现场检查技能相对不足。
三、2025年重点工作
一是加快推进治本攻坚,夯牢安全之基。强化“安委办+专委办”统筹。进一步完善“一委八专”安全统筹架构,优化考核项目,完善考核细则,进一步厘清行业部门职责边界,明确责任主体,消除监管盲区,抓好全领域、全链条、全方位安全风险辨识和隐患排查。深化“治本攻坚”三年行动。持续推进巩固安全生产治本攻坚三年行动379项具体任务,加强跟踪督导、实行销号管理,对推进情况缓慢、完成效果不好的责任单位及时提醒、通报、督办。建强基层应消基础。推进基层应消体系固本升级,发挥镇街应消站“小安委办”“小防减救办”职能,促进基层应消平台实效实用,推动基层应消治理全面融入基层社会治理“一张网”。
二是深入实施重点攻坚,织密安全之网。加强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健全有限空间、工矿、危化等领域“一件事”安全监管机制,加强中介机构管理,进一步规范中介隐患排查治理流程,健全中介机构网格化服务工作督查制度。完善灾害防治和应急救援能力。全面推进基层防汛防台体系提能升级、实战应用,提升“乡自为战、村自为战”能力。加快推进边界区高位监控建设,持续开展森林消防队伍应急演练和专业培训,提高队伍实战能力。进一步完善应急预案体系架构,加强应急预案实战演练,强化救灾物资储备保障和安置场所服务能力。
三是全力打响应急品牌,守牢安全之责。优化“3030”闭环机制。迭代完善“3030”闭环管控机制,聚焦重大事故隐患排查能力提升,隐患闭环治理规范到位,推动企业重大事故隐患自查自改自报、镇街部门真查真改真报。铸就应急忠诚铁军。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和应急管理重要论述,以“应急先锋”党建品牌为引领,引导全局人员强作风、优服务。通过“政治轮训+业务培训+练兵实训”,进一步加强条线干部履职能力,提高安全监管、执法办案、政务服务业务水平。提升应急能力素养。依托“线上+线下”宣教矩阵,不断创新开展安全宣教培训,增强社会公众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实现“人人能自救,个个会逃生”的目标。
省级以上成绩清单:
1.瓯海区被纳入浙江省2024年基层防汛防台体系提能升级示范单位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