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区金融工作服务中心紧扣三个“一号工程”和“强城行动”部署要求,聚焦资本市场和基金集聚区建设,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水平,加快推动更高水平“科教新区、山水瓯海”新跃升。助力帮扶聚星科技、蜂联生物上市工作;推动100亿元瓯财母基金完成备案;落地全市首单“数安贷”;完成白名单企业帮扶5家。
一、上半年亮点工作
(一)基金规模持续扩大。成功推动30亿元浙江省专精特新(温州)母基金、20亿元瓯海湘投一村基金两支大规模单体基金及3家基金管理机构落户基金村;推进瓯海区产业发展基金组建方案顺利过会;3家基金管理机构与瓯财母基金达成合作子基金事宜,项目金额合计1.03亿元;协商温州市国资投资公司打造1000㎡国资集聚办公区域;积极筹备创投大会。截至6月17日,基金村各类基金机构176家,累计注册规模超250亿元,累计实缴42.8亿元,基金区内投资1.23亿元。
(二)资本市场逐步发力。推动伟明环保成功发行2.85亿元可转换公司债券;助力聚星科技提交北交所第二轮问询答复;助推聚创智能和蓝道集团启动并推进新三板基础层挂牌工作;协助蜂联生物科技获得银行信贷支持,推进审计、签约等上市相关工作。
(三)数字金融成效显现。创新“数据得贷”改革,截至5月末,为2303家科技型和外贸型企业授信48.27亿元,发放贷款21.19亿元;“资产授托融资”累计授信7.78万户,余额396.63亿元,其中首贷户3.49万户,首贷率85.57%。该模式获2023年温州市改革突破奖银奖。
(四)助企服务有效提升。开展“1+4”助企服务团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截至5月末,实地走访服务33家不同行业领域的规上企业,解读最新民营经济32条、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两大政策,累计收集并帮助企业解决问题15个。推动温州市国投融资租赁公司落地瓯海,进一步丰富金融业态。
(五)金融安全稳定有序。推进私募基金完成中基协备案67家,发放工作提示函13家;开展金融风险排查14栋楼宇,其中贷款中介机构31家、涉金融风险企业5家;开展金融安全暨防范非法集资知识培训1次,办理涉金融信访投诉件42件,处置率100%。
(六)金融风险处置得力。推进金州集团预重整,协助做好港龙置业等5家公司后续工作,化解网贷平台淘代宝,推动涉嫌非法集资企业注销1家,处置微步矩阵场所2处。区农村资金互助会招标吸收互助金超限问题整改完成,已符合省指标8倍以下的监管要求。继续开展全区地方金融组织重点问题整改攻坚“回头看”专项行动,跟进未完成的7个难点问题,有效控制地方金融组织风险。区金融工作服务中心获得2023年度全省防范和处置非法集资工作成绩突出集体。
存在问题及短板
(一)责任分工未明确。行政体制改革后,区金融办牌子被撤除,原区金融办执法证处理、处非工作牵头部门归属、地方金融监管工作有待进一步明确。区府办与区金融工作服务中心涉及金融行政职能与具体工作承接责任分工模糊。
(二)上市进度仍偏慢。一是受《新规》影响,上市门槛提高,多数瓯海区亿元以上企业与上市标准存在较大差距;沪深北交易所上市审查趋严,聚星科技上市存在潜在风险。二是蜂联生物科技工作推进缓慢,审计和架构搭建较预期滞缓,架构搭建涉及税务迁移等问题还存在一定不确定性,难以明确递表时间。
(三)金融指标难发力。由于两项指标数据由市人行提供,按照目前的统计制度三区数据不分,故我区难以针对性地落实举措。另外,提高金融机构收入和减轻企业服务的矛盾难以平衡,对金融机构营业收入进行考核,会导致金融机构提高对融资服务的收费,进而增加企业融资成本,与当前减轻民营企业负担的工作宗旨相违背。
三、下半年重点工作
(一)继续推动基金发展。一是优化基金村承载能力。重点推动中国(温州)创投大会举办,通过“山海投融汇”等活动提高基金村品牌曝光度;加强先导区七、八层公共区域载体去化工作,持续跟进浙江金顾事务所温州工作站挂牌入驻事宜。二是强化基金村资源集聚,重点推进浙江汇恒义合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落户基金村,实现投资项目退出后缴纳税款落地瓯海。积极推动温州市本级国资的投资公司及其参股基金迁址落户基金村,在基金村内开展业务。三是强化投融项目对接。完善政府产业基金管理办法,推进瓯海区产业发展基金组建及管理人遴选工作;推动大罗山瓯财母基金筹建子基金与项目直投工作;加速建设“线上基金和项目管理系统”“线上投融研判平台”,落实多渠道项目投融机制,支持本地项目投资与项目投资招商工作。
(二)全力构建上市梯队。一是扶持重点企业上市。督促中介机构履职尽责,跟进蜂联生物科技审计、架构搭建等工作进度,推动企业于今年递表纳斯达克;跟进聚星科技交易所问询回复后续进度,全力协助问题化解。二是挖掘培育潜力企业。推动聚创智能和蓝道集团按照计划表落实新三板挂牌工作,协助企业于下半年向新三板提交挂牌申报;引导维眸科技等明确上市板块意向;联动镇街(开发区)扩充区上市后备企业清单。三是拓宽企业上市渠道,谋划开展企业境内外上市相关交流学习活动,沟通券商、律所等中介机构,收集美股、港股上市服务团队信息,建立优质境外上市中介机构清单。
(三)狠抓重点指标提升。一是吃透金融重点指标任务目标,出台针对性考核办法,调动和指导辖区金融机构及镇街、部门围绕重点指标开展工作。二是通过走访约谈、业务培训、头脑风暴等形式,推动辖区金融机构的思路由扩充存贷规模向提升营收指标改变。三是利用政策窗口期,发挥“数据得贷”改革等多种方式对信贷刺激作用,拉动融资需求回暖。
(四)持续优化金融服务。继续推广科创、外贸指数贷等产品,探索眼镜指数贷,年底前应用推广并对辖内眼镜企业进行预授信;推动“资产授托融资”模式增量扩面,全年实现余额破100亿元;深化“1+4”助企服务团全周期金融服务,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五)高效推进私募联审。优化联审流程,加速会商和注册进度,进一步推进私募基金注册联审质效优化。同时加快私募基金联审线上系统开发,从内部公文流程转到线上审核,减少中间流转时间,创造联审服务最优化。
(六)持续维护金融稳定。做好贷款中介机构的规范整治,对存在问题单位建立黑名单制度,引导合法合规经营。加强对辖区重点区域的金融风险排查处置,对存在涉众金融风险隐患的企业加强联合整治,督促及时清退注销。
四、意见建议
一是组建支持基金集聚发展工作联合小组。大罗山基金村建设工作量大任务重,且专班人员力量薄弱,鉴于基金业务相关工作涉及区属多个部门,建议组建工作联合小组,加强对各类基金集聚和基金业态创新发展工作的统筹协调和组织领导,全力推进温州市大罗山基金村建设。
二是明确行政体制改革后金融工作机制和责任分工。撤除区金融办牌子后地方金融工作机制需要完善,明确处非行政核查、金融监管执法承接等方面工作。进一步理顺区府办与区金融工作服务中心涉及金融行政职能与具体工作承接问题,明确责任分工,优化工作流程,推进工作高效运行。
温州市瓯海区金融工作服务中心
2024年6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