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上半年,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决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深入推进我局“1123”工程,真抓实干,开拓进取,奋力打造“崇军瓯海”金字招牌。
一、上半年亮点工作
(一)思政引领强根基。紧紧围绕思想政治教育核心,持续擦亮“121老兵”党建品牌,为17名转业士官建立临时党支部,在基层广泛开展“老兵永远跟党走”系列活动10余次;强化“1+13+N”退役军人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开展志愿活动60余次,红星志愿服务队入选社工部组织的志愿服务大赛决赛;巩固拓展主题教育成果,基层服务站每季度开展集体学习,注重法律法规政策解读,共同探索退役军人工作与党建融合发展新路径。
(二)双拥共建同发展。以助力温州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为契机,健全双拥工作配套制度,常态化落实“双拥一件事”服务清单,组织开展文艺演出2场、心理服务活动3次;开展春节走访慰问及清明祭英烈活动,慰问退役、现役军人106人,慰问金额10.6万元;组织119人开展参观“温州舰”活动,并送上慰问品8万元;持续推广双拥联盟,整合社会拥军资源,泽雅七瀑涧景区作为城区唯一入选对全国退役军人优待景点,获市局好评。
(三)阵地建设再提效。全力开展省级新时代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工作,打造茶山、南白象、娄桥街道等4家标杆型服务站,加强茶山高校、工业园区流动服务站等特色阵地建设,重点升级“双拥商旅”和“红色文旅”崇军服务示范带;持续优化“智治平台”管理运行,开展特色主题活动70余场次;实施退役军人信访问题源头治理三年攻坚行动,接待来访11批次15人,化解矛盾14件,全力解决进藏兵帮扶事项,确保全区平稳。
(四)服务保障显成效。持续推进退役军人全生命周期数字化服务保障管理,为10名立功受奖家庭上门送喜报,召开母亲节、父亲节座谈会信息被省厅报道;利用动车站地理优势,开创性做好退役返乡欢迎仪式;严格落实国家抚恤政策,发放优抚补助资金2200余万元,惠及2460余人;持续开展“情系老兵·瓯善纾困”活动,摸排帮扶困难退役军人42人;为48名退役军人提供军人退役“一件事一次办”集成服务,发放优待证127张,梳理“普惠+优待”目录清单160项,提升优待证“含金量”。
(五)共同富裕增动能。结合“一十百千万”共富计划,服务军创企业5家,组织48名自主就业退役士兵参加技能培训,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11场提供502个岗位,帮扶6名退役军人就业,教育培训退役军人45人次,为7名退役军人发放创业贴息贷款,贴息6.94余万元;与区编办对接开展大学生退役士兵事业编制招录工作,4名退役士兵考上事业编。
(六)“三支队伍”聚合力。大力加强退役军人“三支队伍”建设,积极配合区委巡察工作,完成巡察工作“上半篇文章”,增强局机关干部组织性、纪律性、能动性;广泛发动区属各部门退役军人744人,各镇街转业军官70人,转业士官138人,村社服务站站长退役军人19人,村社两委班子退役军人108人力量,助力园博园建设,慰问5户退役军人支持园博园拆迁征收工作,助力温州强城行动,切实推动新质生产力同新质战斗力高效融合。
二、存在问题及短板
基层服务站作用发挥不突出。不同层级服务站运行不平衡,部分服务站距离规范化建设标准有一定差距。服务站工作人员多为兼职、混岗,部分经办人为临聘人员,更替频繁,且担负其他线上业务,导致服务力量不足,作用发挥有限。
三、下半年重点工作
(一)巡察问题全面整改。坚决做好巡察工作“后半篇文章”,对于区委巡察组指出的问题,逐条逐项抓好整改。同时,进一步完善体制机制,做好举一反三、做到标本兼治,把全面从严治党落到实处。
(二)党纪学习推深做实。严格按照党纪学习教育要求,在注重实效、提高质量上下功夫,力戒形式主义,为做好退役军人工作和区委区政府各项中心工作提供思想基础和政治保障,实现年初确定的争先创优目标。
(三)作风能力紧抓不放。严格按照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将一步加强作风能力建设,在“长和常、严和实、深和细”上下功夫,全面做好“清廉机关”“模范机关”建设工作。
(四)重点工作矢力推动。持续发力,扎实做好助力温州争创全国双拥模范城、省级新时代枫桥式退役军人服务站建设等工作;以双拥共建、服务保障、阳光安置、帮扶解困等工作为重点,不断开拓创新,提升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能力水平,让退役军人自豪感、获得感、荣誉感更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