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单位:
根据《温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下达2024年第一批农业农村新动能政策审查遴选类预备实施项目名单的通知》(温农发〔2024〕30号)、《温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培育农业农村新动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若干政策意见》(温政发〔2023〕4号)等文件要求,为确保项目顺利进行,经研究决定,对2024年温州市第一批新动能政策瓯海区“设施蔬菜主要害虫绿色防控与连作障碍治理技术示范与推广”农业产业技术团队项目予以立项,并下达项目建设计划。
项目承担单位要明确项目管理责任人,严格按照下达的项目方案组织实施,按时完成项目建设内容,有效提高资金使用绩效。建立项目联络服务机制,切实做好项目的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项目完工后及时做好财务审计工作,项目属地镇(街)要加强项目的指导和管理,及时掌握建设进度,帮助解决项目实施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附件:1.2024年温州市第一期新动能政策瓯海区实施项目方案简表(设施蔬菜主要害虫绿色防控与连作障碍治理技术示范与推广)
2.瓯海区设施蔬菜主要害虫绿色防控与连作障碍治理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建设方案
温州市瓯海区农业农村局
温州市瓯海区财政局
2024年6月3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1
2024年温州市第一期新动能政策瓯海区实施项目方案简表(设施蔬菜主要害虫绿色防控
与连作障碍治理技术示范与推广)
温州市农业产业技术团队示范项目(蔬菜产业) | |||||
具体项目名称 | 瓯海区设施蔬菜主要害虫绿色防控与连作障碍治理技术示范与推广 | ||||
项目申报单位 | 温州市瓯海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
联系人及联系电话 | 刘小丽13706617355 | ||||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 温州市绿普农副产品有限公司 邵世普 13706686738 | ||||
项目建设地址 | 瓯海区仙岩街道自力村、丽岙街道下呈村 | ||||
项目主要建设内容 或建设规模 | 1.主要建设内容:(1)设施蔬菜大棚土壤的培育技术。示范区坚持不施除草剂和化肥,主要通过①增施微生物菌肥、商品有机肥等有机肥,提升土壤肥力;②作物秸秆粉碎还田,改善土壤墒情;③引进新型适宜微耕机进行深耕,提高土壤保水保墒能力,维系设施大棚内土壤肥力持续功能,从深层次改良土壤本底提高蔬菜抗性;④实施旱粮-菜种植模式,通过作物轮作,调节土壤养分结构。(2)探索一套适宜在设施大棚蔬菜上推广的主要害虫绿色防控技术。坚持少施化学农药,加强物理防控和生物防控手段,①引进性信息素进行诱杀害虫,探索防治效果;②开展生物源、矿物源农药对主要害虫防治效果对比试验;③应用色板诱杀小型害虫;④针对害虫发生高峰期,筛选一批高效低毒药剂;⑤应用防虫网隔离害虫危害技术。 2.项目总投资20万元,申请市级补助资金20万元。市级补助资金使用计划:(1)生产物资物化投入8.0万元;(2)试验设计和检测5.5万元;(3)雇工等劳务费3.0万元;(4)现场培训观摩会2.0万元;(5)项目评估验收、标志牌制作等1.5万元。 | ||||
项目资金筹措计划 (万元) | 总投资 | 申请的省级补助 | 申请市级 补助 | 县级财政补助 | 自筹 |
20 | 0 | 20 | 0 | 0 | |
项目绩效指标 | (1)建立示范基地1个;(2)设施大棚蔬菜主要害虫绿色防控与连作障碍治理集成技术1套;(3)组织召开现场观摩培训会1次,培训50人次以上;(4)两年在全区范围推广示范面积1000亩次以上。 |
附件2
瓯海区设施蔬菜主要害虫绿色防控与连作障碍治理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建设方案
一、项目简介和建设目标
温州市绿普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位于仙岩自力村、丽岙下呈村,面积320亩,主要用于发展蔬菜基地。截至目前,共有设施大棚200亩,配套水肥一体化设施200亩。常年种植设施大棚蔬菜450亩,主要种植番茄、黄瓜、黄叶菜、丝瓜等十几个当地主导品种。本公司2014年被评为温州市现代农业蔬菜精品园,2016年评为浙江省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2019年评为温州市农村科普基地,2020年评为绿色食品认定主体,2023年被认定为省级高品质绿色科技示范基地。
瓯海区处于温州市城郊,具有得天独厚的蔬菜种植空间位置条件。全区耕地面积8.9万亩(土地局三调数据),主要以种植蔬菜为主,2022年度瓯海区蔬菜种植面积12.36万亩(统计局提供),其中设施大棚蔬菜0.89万亩。通过该项目实施,进一步明确了设施大棚蔬菜主要害虫绿色防控集成技术,为保障瓯海区,甚至温州市区蔬菜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二、建设内容或建设规模
1.项目建设规模:在园区范围内建设示范区面积50亩以上,全区推广辐射面积1000亩以上;
2.主要建设内容:
(1)设施蔬菜大棚土壤的培育技术。示范区坚持不施除草剂和化肥,主要通过①增施微生物菌肥、商品有机肥等有机肥,提升土壤肥力;②作物秸秆粉碎还田,改善土壤墒情;③引进新型适宜微耕机进行深耕,提高土壤保水保墒能力,维系设施大棚内土壤肥力持续功能,从深层次改良土壤本底提高蔬菜抗性;④实施旱粮-菜种植模式,通过作物轮作,调节土壤养分结构。
(2)探索一套适宜在设施大棚蔬菜上推广的主要害虫绿色防控技术。坚持少施化学农药,加强物理防控和生物防控手段,①引进性信息素诱杀害虫,探索防治效果;②开展生物源、矿物源农药对主要害虫防治效果对比试验;③应用色板诱杀小型害虫;④针对害虫发生高峰期,筛选一批高效低毒药剂;⑤应用防虫网隔离害虫危害技术。
(3)召开现场观摩会1次;
(4)发表相关论文1篇。
3.投资规模和市级资金使用情况:
该项目计划投资20万元,其中申请市级补助资金20万元。市级补助资金使用计划:(1)生产物资物化投入8.0万元;(2)试验设计和检测5.5万元;(3)雇工等劳务费3.0万元;(4)现场培训观摩会、专家咨询2.0万元;(5)项目评估验收、标志牌制作等1.5万元。
4.进度安排:
(1)2024年1月-3月:深入调研瓯海区当地设施大棚蔬菜主导种植种类和主要虫害种群;采集土壤样品送检,分析土壤理化性质。
(2)2024年3月-12月:通过增施有机肥、深翻耕等方式对设施大棚内土壤质量进行提升改良;开展性信息素诱杀、色板诱杀、生物源农药试验等绿色防控技术试验和试验效果评价分析;
(3)2025年1月-7月:继续安排土壤改良措施和害虫绿色防控试验;
(4)2025年7月-11月:对改良的土壤检测分析;召开现场培训观摩会;发表论文;项目验收等。
5.绩效目标:
(1)建立示范基地1个;
(2)设施大棚蔬菜主要害虫绿色防控与连作障碍治理集成技术1套;
(3)组织召开现场观摩培训会1次,培训50人次以上;
(4)在全区范围推广示范面积1000亩以上。
三、投资估算
项目投资概算表
序号 | 建设内容 | 规格/型号 | 单价(元) | 数量 | 总价 (万元) | 申请财政资金(万元) | |
1 | 生产物资物化投入 | 微生物菌肥,示范区5个大棚(2年) | / | 2500 元/吨 | 6吨 | 1.5 | 1.5 |
商品有机肥/农家肥,示范区10个大棚(2年) | / | 700元/吨 | 20吨 | 1.4 | 1.4 | ||
昆虫诱捕器 | / | 25 | 200个 | 0.5 | 0.5 | ||
诱芯 | / | 25 | 600条 | 1.5 | 1.5 | ||
色板 | / | 1 | 500张 | 0.05 | 0.05 | ||
各种试验示范农药 | / | / | / | 1.55 | 1.55 | ||
购置其他仪器设备 | / | / | / | 1.5 | 1.5 | ||
2 | 试验设计和检测 | 试验 | / | 5000 | 8个 | 4.0 | 4.0 |
检测 | / | 1500 | 10批次 | 1.5 | 1.5 | ||
3 | 雇工费用 | 根据当地雇工价格 200/天(2年) | / | 200 | 150工 | 3.0 | 3.0 |
4 | 现场培训观摩会 | 培训观摩50人次 | / | / | 1次 | 2.0 | 2.0 |
5 | 验收、标志牌制作等 | 验收、标志牌、发表论文、技术咨询等 | / | / | / | 1.5 | 1.5 |
合计 | / | / | / | / | / | 20.0 | 20.0 |
四、组织保障
瓯海区设施蔬菜主要害虫绿色防控与连作障碍治理技术示范与推广产业团队成立项目组领导小组和实施小组,依托温州市植保站和农科院技术指导,选择具有二十几年蔬菜种植经验胡温州市绿普农副产品有限公司为实施主体,仙岩街道、丽岙街道农业农村发展中心为协调推广,形成从科研院校、地方农技推广部门、街道政府和实施主体通力合作。通过技术培训、宣传和示范区展示等推广措施,带动周边菜农及时转化应用设施蔬菜大棚主要害虫绿色防控技术和连作栽培土壤改良技术。
实施主体:温州市绿普农副产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1年,从事蔬菜生产已有二十余年,曾连续三年获得省政府“优秀农产品购销大户”的表彰,先后获得市级“百龙工程”农业龙头企业和省级农业科技企业。2014年被评为温州市现代农业蔬菜精品园,2016年评为浙江省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基地,2019年评为温州市农村科普基地,2020年评为绿色食品认定主体,2023年被认定为省级高品质绿色科技示范基地。
联系专家:聘请温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研究所吴永汉高级农艺师为技术联系专家。
项目负责人:刘小丽同志毕业于杭州农业学校植物保护与检疫专业,在职进修浙大农业技术推广专业,长期从事基层水稻、蔬菜病虫害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