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海区老年人体育锻炼情况专项调研报告

发布日期:2023-08-25 17:51 访问次数: 来源:区统计局

    摘要:老年人体育工作是我国老龄事业和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老年人健康关口前移、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不断加快,老年人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老年人重视锻炼自己的身体。为了能更好老年人体育锻炼现状及存在问题完善老年人体育健身政策、提升老年人健康水平,我们就老年人体育锻炼相关情况开展了专项调研。

一、调研开展情况

本次调共收集人调查问卷190接受问卷的人员中,女性别比例60.739.3从问卷人员所在地区来看,本次问卷的对象以城镇老人居多城镇和农村比为76.0:24.0另外,我们还组织了民政、人社、体育等相关部门负责人进行座谈会,更深入、切实地了解老年人体育锻炼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二、问卷调查情况

(一)健身意识增强,每周健身常态化根据问卷反馈,95.9%的老年人认为体育锻炼还是十分重要的。在每周参加锻炼的次数上,老年人每周参加体育锻炼5次及以上占45.2%,锻炼3-4次占37.1%,锻炼1-2次占15.7%。老年人普遍集中在早上8点以前以及晚上17-19点这两个时间段参与体育锻炼,每次参与体育锻炼的时长在30-59分钟和1小时-2小时的区间居多。老年人锻炼体育的方式有很多,普遍以散步、跑步、广场舞、健身器材、太极、球类为主。老年人们参加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是强身健体、预防疾病、保持愉悦的心情以及打发时间。

(二)活动场地较少,健身设施老旧化。老年人体育锻炼的正规场地较少,锻炼场地主要以公园、广场、路边空地、社区、村活动中心为主。78.0%的老年人都使用过公园、社区或村内的公共健身器材,他们认为公园、社区或村内的公共健身器材主要存在数量不足、种类不多、器材老旧、破损等情况,存在一定安全隐患。希望能增加公共健身器材数量,丰富公共健身器材种类,加强对公共健身器材的管理,更加完善公园、社区或村内的公共健身器材。

(三)场馆入场有限,公共设计人性化。超过50%的公共体育场馆都会给老年人免进场费或者提供优惠,但部分公共场馆存在以年龄太大为由拒绝老年人入场、要求老年人必须在家人陪同下才能入场的情况。对于公共体育场馆,20.4%的老年人经常去,39.2%的老年人偶尔会去。公共体育场馆基本都配备了坡道、扶手适老化设施、无障碍厕所等相对人性化的设施。

(四)宣传力度不够,体育赛事多元化。根据问卷情况了解,我们体育赛事活动种类较多,拥有健身类、球类、棋牌类、武术类等多项。老年人可以参加的体育赛事活动,非常了解的老人占11.0%,比较了解的占27.2%,一般了解的占29.8%,不太了解和非常不了解的占32%。体育赛事活动的宣传力度还有待加强,仅有8.0%的老年人认为可以参加的体育赛事活动宣传非常充分,比较充分和一般的占33.0%35.0%,不太充分和非常不充分占20.4%3.6%

发现的问题

(一)体育锻炼场地有限,配套设有待提高从客观制约方面看,影响老人参加体育锻炼最主要的因素仍是场地。现阶段,适合老年人项目的体育活动并不算多,但很多体育活动场地建设标准相对较高,如门球、气排球、地掷球等,全区用于专项老年人体育活动的规划用地偏少。大部分老人体育锻炼场地还是以广场、公园、小区为主,但公园、社区的公共健身器材种类不够丰富,数量较少,且存在器材老旧、破损等安全隐患,配套设施亟需进一步跟上发展需求。

(二)体育锻炼认知不足,科学健身知识缺乏从受访老人自身来看,老年人获得科学健身知识途径有限,在健身前准备、合理使用健身器械、自身健康状况、各脏器的功能水平等方面不了解情况,无法选出适合自己身体状况的体育运动,制定科学的锻炼方式。部分患有疾病的老人参加锻炼,存在较大风险隐患。例如,部分老人患有高血压的情况下,进行高强度力量锻炼,可能会造成血压升高、心率过快等不良反应。此外不正确使用健身器材更是很危险的行为,错误的锻炼方式不仅健身效果不佳,有时还会造成事故,产生身体损伤。 

(三)活动经费比较紧张,体育活动较难开展从活动资金方面来看,老年人体育社会组织主要存在活动次数少、经费有限的问题。瓯海现有区级老体协1个、镇街级老体协12个,均存在组织开展活动经费缺乏等问题,但有关部门对于老人体育活动的专项资金有限,在安排体育事业资金时没有较好统筹兼顾老年人体育经费。近年来,老年人逐年递增,老年人体育活动经费长期未增长,只能适当拨款或者调剂其他费用资助,导致老人体育活动不能长足有效地开展,体育协会不能长久地发展。 

    、建议

(一)金角银边要利用。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充分利用空闲地、边角地、地铁站点周边、建筑屋顶等空间资源。瓯海区门球的项目设施处于全市领先,现有门球场23个,充分利用高架桥下空间,合理结合低效用地,规划建设较高标准的门球活动场地。再比如我区还利用公园、小区绿地等建设了602个健身路径(健身苑点),发展和完善沿江、沿湖、绕山、穿林城市健身休闲运动带。做到融合发展、资源共享,将建设项目与美丽乡村建设、老区村建设、文明社区创建、农村幸福院、居家养老中心等紧密结合,积极争取纳入城镇化建设和全民健身工程规划。鼓励在社区建设足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大众化球类运动场地,支持在产权清晰、建筑物安全的场地上布置符合环保和安全要求的简易健身设施。

(二)科学锻炼要宣传。建议各有关部门、镇街、社区要定期积极开展指导培训,请专业的体育指导员来开课宣传,广泛吸纳优秀教练员、退役运动员、裁判员、体育教师等成为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展社区运动健康中心建设试点,为居民提供体质监测、健身指导、运动康复、慢性病干预、营养和科普等服务。我区每年都会举办老年人运动系列活动,今年3月就举办了瓯海区“全民健身与亚运同行”运动休闲文化节暨第四届老年人体育技能展示大会,7月份举办瓯海区“全民健身与亚运同行”运动休闲文化节暨第七届老年人运动周系列活动,大力提升广大老年人的健身热情,推进老年体育事业发展,更加强老年人健康锻炼的意识,有效的锻炼身体来预防老年慢性病的发生、促进健康老龄化的推进。

(三)资金补助要到位。老年人体育锻炼资金缺乏是一种长期存在并且发展变化的复杂性问题。部门应提高重视,积极争取市、县两级财政配套补助资金,鼓励和支持各承建单位向爱心企业、社会乡贤、海内外华侨及社会各界筹集活动资金。老年人体育协会开展工作必要的日常经费,需根据政策按照上年全区人口人均标准列入区财政年度经费预算。按照政府投入为主、社会资助相结合的原则,多渠道筹集老年人体育活动资金,合理统筹老年人体育锻炼的专项资金,提高老年人的身心健康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