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上半年,我局在区委区政府和市生态环境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我区各镇街、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以创建“无废城市”和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为核心,持续推进美丽瓯海建设,全要素打好升级版的污染防治攻坚战,再夺治水最高荣誉“大禹鼎”金鼎,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上半年6项亮点工作
(一)“五水共治”工作再掀新高潮。为全力打好亚运水质消劣攻坚战,坚持每周开展治水“现场督查+专题会议”,逐条研究制定“一河一策”,重点区域水质改善明显。6个市控以上站位全面消除V类水,省控断面Ⅲ类水质比例100%,治水工作得到阶段性肯定,成为全市唯一连续两次获得“大禹鼎”金鼎的县(市、区)。
(二)督察清单排名拼出新位次。“七张问题清单”重大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清单是检验和评价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成效的重要标志,4月份我区清单总排名跃升全省第六、全市第一,较3月大幅提升,其中面上管控维度被评定为A档,工作成效显著。同时,积极从整改“再生资源回收能力短板问题”中总结经验、提炼亮点,形成《瓯海区探索全链管理模式大力提升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能力》示范案例,被区委作为我区上半年两个示范案例向省委办推荐。
(三)生态体制改革实现新突破。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严格落实“管发展、管生产、管行业必须管环保”的要求,我区率全市之先成立瓯海区生态环境委员会,进一步落实生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统筹协调生态环境保护重大问题,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体系,发挥好考核考绩“指挥棒”作用,切实将工作落实落细落到位。
(四)执法监督水平迈上新台阶。为严厉打击第三方环保服务机构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的违法行为,执法队开展专项行动,共立案7起,移送公安2起,其中破获1起“第三方污染源自动监控运维机构弄虚作假”案件,成为瓯海区首件被省生态环境厅收录的生态环境典型示范案例。同时,加强全区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自主验收监管,组织骨干人员成立专项行动小组,借助专家力量,打击自主验收环节“走过场”甚至弄虚作假的违法违规行为,共立案5起。
(五)营商发展环境开启新篇章。为帮助企业纾难解困、减少负担,执法队以“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一次到位”为基本原则,开展“综合查一次”执法行动,通过体检式、帮扶式、预警式服务,引导企业知法、懂法、守法、自律,实现从多次查到查一次、变末端执法为前端服务的转变。自行动开展以来,累计出动执法人员2114人次,为1128家企业开展“免费体检”活动,发放温馨提示单1128份,现场检查发现问题801个,发放预警提示单529份,不断擦亮营商环境“成色”,助力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六)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为深化“无废城市”理念,聚焦市内垃圾焚烧飞灰处置能力缺失,温州市生活垃圾焚烧飞灰资源化利用项目正式于6月9日在我区破土开工,项目一期工程总投资1.1亿元,占地面积19.8亩,处置规模2.5万吨/年。建成投用后,将成为温州市资源化集中处置生活垃圾焚烧飞灰的专业环保设施,有效降低飞灰填埋传统处置工艺潜在的环境危害风险,实现危险废物“趋零填埋”,助力温州市“无废城市”建设。
二、下半年6项重点工作
(一)亚运河道水质攻坚。一是聚焦工程治水方面,加快推进“河道清淤”“生态调水”等工程,倒排时间、挂图作战,把握节奏、提高效率,确保工程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二是聚焦源头治水方面,将治水工作与文明城市创建、环境综合整治、农业面源污染整治等统筹结合起来,坚持系统推进、水岸同治、标本兼治;三是聚焦协同治水方面,切实担负起牵头抓总的责任,主动向上对接沟通,靠前谋划、靠前指导,压实相关部门、镇街的职责,推动全域治水、全民治水,营造各方力量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二)大气环境治理攻坚。一是加强站位周边环境管理,健全完善“一站一策”管控机制,落实好站位周边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动态更新、日常巡查、标准化管理、应急管控等措施;二是推进废气治理设施低效改造,根据整改清单,组织开展辖区内的专项执法行动,督促企业及时完成整改并成立督查组,开展情况实时督查,确保废气治理设施正常运转;三是压实扬尘污染治理责任,定期组织相关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检查,重点强化对建筑工地、拆后地块、暂不开发土地扬尘防控整治,加强建筑施工工地扬尘在线监测与联网。
(三)EOD项目申报攻坚。一是积极做好EOD项目申报沟通协调,密切联系牵头部门,定期向市生态环境局汇报EOD政策争取工作的进展及成效,与生态环境部规划院、省环科院等权威技术咨询单位建立良好协作机制;二是有序推进EOD项目招投标工作,按照11月申报省库的进度要求倒排时间,尽快启动实施方案编制咨询服务招投标和子项目可研及整体可研编制咨询服务招标;三是全力推动EOD项目尽快落地,始终按照“全过程攻坚”标准推动工作落地,全周期护航推进,确保要素保障到位、工作高效推进,以金融活水盘活“沉睡”的绿水青山,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双赢。
(四)生态文明示范区创建攻坚。一是锁定目标抓创建,围绕指标要求,深入查找差距弱项,精准发力补齐短板,认真完成创建任务;二是加强沟通抓创建,积极对接上级部门,特别是与省厅保持密切联系,争取政策倾斜和技术帮扶,全方位促进工作开展;三是鼓足干劲抓创建,坚定信心、抓住机会、主动作为,充分发掘具有瓯海特色的生态创建亮点。
(五)“无废城市”创建攻坚。一是推进危险废物闭环管理改革,加快危废经营单位的规范化建设和小微危废统一收运体系建设;二是建立工业固废闭环管理机制,加强对一般工业固废转移的监督管理工作;三是聚焦无废城市公众满意度提升,有效利用社会各界资源,加大宣传力度,将满意度提升任务纳入对镇街的考核细则中,力争年度排名达到全省中游。
(六)电镀园整治提升攻坚。一是规范经营要求,优化车间布局,实施车间干湿分离改造,湿区面积原则上不得超过该层生产车间面积的60%;二是开展管网改造,确保分流到位,投资2435万元开展园区雨污管网改造专项工程建设,预计8月底完工,建成后生活污水全部纳管;三是加强综合管理,美化整体形象,进行厂房外立面改造,统一整体风格,提升外立面美观度,规范内部交通管理,推进停车微循环系统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