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经济)界1组:
余晓平、麻胜芝、陈艳等委员在区政协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所提的《关于加强数字化人才体系建设加快产业数字化转型发展的提案》(以下简称《提案》)已收悉。《提案》指出数字化专业人才是我区多数企业所面临的困扰,还存在数字化专业人才稀缺、行业平台机制空缺、专项政策保障欠缺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也提出了很多的意见建议,对我区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发展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所提的建议非常准确、深入,部分建议内容已在区有关工作中有所体现,我们将会同各相关部门,充分分析、吸收并在今后工作中予以落实和推进。现将相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做好顶层设计,搭建数字化人才体系
一是出台方案,统筹推进。2023年5月19日区委区政府印发了《瓯海区数字经济创新提质“一号发展工程”实施方案》,该方案系统地指导我区数字经济到2027年的发展路径,重点攻坚任务包括数字产业核心能级提升、数字赋能产业转型提升、数字生态活力激发提升等6大方面。同时组建瓯海区数字经济发展领导小组统筹推进。二是制定智能改造实施方案,引导企业数字化转型。2018年以来陆续出台推动智能化改造的系列实施方案,2018年出台了《瓯海区推广智能制造八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温瓯政办发〔2018〕36),2020年出台《2020 年瓯海区制造业智能化技术改造工作实施方案》(温瓯工强办〔2020〕7 号),2021年出台了《瓯海区鞋革行业智能化技术改造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2022年我区的眼镜行业入选了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培育名单,待正式入选后制定相应的实施方案。三是搭建平台,协同推进。2020年由温州大学、瓯海区人民政府、温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三方共建成立温州市数字经济研究院,研究院选址温州大学科技综合大楼,下设“一会一盟六中心”,旨在构建政、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协同机制,打造集数字经济关键技术研发、人才培养、产业服务、成果转化、学术交流、成果展示、产业孵化于一体的综合性产教融合、协同创新机构。除温州市数字经济研究院外,区内和数字经济相关的平台还有中国数安港、国家大学科技园、温州数字经济大厦、世界青年科学家创业园、温州(省级)网络视听产业园。关于成立“数字经济行业协会”,待瓯海数字经济行业发展成熟后,由行业龙头企业牵头组织发起,区工商联将积极做好相关成立指导工作。四是组建专家库,指导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2020年由我局牵头组建瓯海区智能制造专家库指导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专家主要来源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平台、企业中从事智能制造、机器人技术、工业互联网等相关领域,如百珍堂的刘常武指导顶诺食品打造智能车间,华中科技大学温州研究院指导德赛鞋业打造智能工厂。同时我们在微信小程序打造了“瓯海智造管家”,将专家的信息挂在小程序中,供企业咨询。“瓯海智造管家”小程序中除了专家信息外,还提供智能化改造政策、备案流程、智能化设备推荐等,为企业实施智能化改造提供一站式服务,现系统累计访问量已经超2.2万人次。截至目前,我区已创建省级智能工厂3家,省级数字化车间3家,每年新增智能化改造项目120项以上。五是梳理需求,制定人才库。2020年我局为充分了解企业对智造人才的需求,开展了瓯海区人才需求调查,共对145家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形成了调查报告。同时,每年对规上企业进行人才密度调研,每年配合市经信局制定《产业人才开发指引》,分产业分析产业人才紧缺情况,其中就包括数字经济产业人才紧缺情况。下一步,将结合我区产业结构和《产业人才开发指引》中的情况分析,梳理我区企业在实施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人才需求,将需求与本地的高职院校结合,培养企业所需的人才。
二、重塑培育机制,搭建数字化人才队伍
一是举办专题培训班,学习先进经验。每年经信、工商联都会组织企业外出考察学习。2021年11月组织智能锁企业开展智能锁领域的三新培训班。今年3月22日—24日区工商联组织36名新生代企业家到安徽合肥中科大先研院举办“科技创新 智赋未来”青蓝新学研学活动。研学内容突出数字创新,教学形式动静结合,理论学习与实践参访兼顾,先后在荣电集团、科大讯飞、中国科技大学先进技术研究院考察交流,通过数字化专题学习知识,走访优秀企业,借鉴数字化智能制造、集聚创新新动能等先进经验,干货满满,学习借鉴了合肥在推进高质量发展、数字化智能制造、集聚创新动能等先进经验。今年5月,我局举办了互看互学之生产之美活动,组织区内的企业到德赛集团、兴机电器两家省级智能工厂参观学习。下一步,我局计划开展专精特新专题培训班,除了理论学习外还将赴外地参观先进企业。同时联合区工商联等部门,继续实施“瓯商提升”“青蓝接力”两大工程,用好瓯海企业家学院和新生代企业家学院,以瓯商讲坛和企业家论坛为载体,丰富数字化的学习手段与学习内容,做好培训规划、拓展学习方式,有效健全完善瓯海企业家队伍素质提升机制。二是“以赛引才”。构建世界青年科学家峰会“一会一器一园一基金”+“一家一策一 中心”的“七个一”创新运营模式,实施“以赛引才”,通过工业互联网大赛、工业APP大赛、“大罗山·龙脊杯”创业创新大赛等活动,大力招引数字经济领域高层次人才和技术骨干人才,打造数字经济专业化队伍。三是建立职称自主评价体系,加速数字化人才队伍建设。对人才需求迫切的工业企业,根据企业产能发展、人才结构,量身定制人才发展规划,给出套餐式高效精准服务。支持企业人才自主培养,做好企业专技人才职称的评定提升,对优秀人才给予推荐申报突出贡献专家,对为企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对企业引育的人才给予奖励支持。强力推进数字化人才技能培训和技能人才培养,为企业发展提供数字化人才和配套性人才,增加数字化人才中级和高级的评审。四是优化项目制培训机制,提高人才培训服务质量。2022年我局牵头做好智能制造领域职业技能相关培训,培训人次达1106人。其中委托华商通过项目制培训的形式开展了眼镜CAD制图的培训,委托华中科技大学温州研究院通过项目制培训的形式开展了利用智能设备进行板材/注塑眼镜架成型的培训。五是发挥高教资源,培育数字化人才。我区拥有丰富的高校教学资源,且大部分学校开设了智能制造相关专业,如温职院有智能制造学院,专门培养智能制造相关人才;安防学院有智能装备专业,专门学习工业机器人应用。我们也在积极推进企业与学校的产教融合,2022年建立产教融合站点94个。
三、落实政策保障,育留数字化人才队伍
一是高度重视人才工作,相继出台人才政策。根据《关于大力实施“瓯越英才计划”高水平建设浙南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的40条意见》、瓯委改发〔2023〕1号文件《瓯海区进一步构筑热带雨林式人才生态的十项举措》等政策,加大专技人才与技能人才的引进培养,形成全面推进瓯海人才工作发展的良好政策体系,从而打造留才政策优势。加大专技人才的引育的奖励,出台《瓯海区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及人才平台奖补申报指南(试行)》,新引育的正高级职称、副高级职称等专业技术人才,分别给予10万元、4万元奖励。通过大力宣传政策、网络平台申报、建立微信专技人才群等措施,2022年审核符合专业技术人才个人专项奖励人才共265人,其中正高 2人,副高91人,中级172人,共计发放364万元。对考取或引进的具有正、副高级数字化人才职称的人员享受同等待遇。二是奖励高校就业补贴,留住人才。根据《关于开展温州市面向全球招引高校毕业生招引“510+行动计划”的方案》(温委人〔2022〕2号)文件,对新全职来温工作的40周岁以下博士,给予8万元就业补贴;对毕业5年内新来温中小微企业就业的硕士、本科生、专科生,分别给予4万元、2万元、1万元就业补贴。积极动员宣传政策、网络申请、分批次及时审核发放就业补贴,我区就业的数字化专业毕业生享受同等就业补贴。三是鼓励科技攻关,项目产业化。目前市区两级政策有关于项目攻关的相关奖励政策,但项目都是依托企业进行研发,因此目前的奖励主体都是企业,并未对个人给予奖励。具体的政策有大力推行“揭榜挂帅”攻关模式,实施一批以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为导向的市级重大科技攻关项目。对揭榜立项的单个项目经费资助最高500万元,其中由企业牵头揭榜立项的项目,按不超过项目经费总投入的25%给予补助。对入选区级“领军型人才创业项目”的给予30万元-1000万元创业启动资助,对入选市级“领军型人才创业项目”的,再给予企业研发投入(含新购设备费)的15%、累计最高1000万元研发投入奖励。四是采购智能化诊断服务,指导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从2020年开始政府购买服务,委托第三智能化改造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智能化诊断和智能产线、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设计方案,政府购买服务的标准分别为1万元、5万元、10万元、15万元。截至目前已为近200家企业提供了智能化诊断服务,为近20家企业提供了设计方案。五是提供安居保障,服务人才。要想留得住人才,就要解决人才的后顾之忧,特别是住房、子女就学等问题。住房方面,近期住建局牵头在谋划制定企业人才购房的相关政策。子女就学方面,近年来,在瓯居住工作的新市民子女的入学条件逐年降低。区教育局全力保障新市民子女在瓯应读尽读,出台了相应的人才子女入学照顾政策。若在瓯居住工作数字化人才是在瓯海的龙脊卡企业上班,区教育局依据《瓯海区民营企业家龙脊卡使用办法(试行)》统筹照顾安排龙脊卡相关企业单位的企业高管、技术人员及骨干员工子女入学;2022年,瓯海修订了《温州市瓯海区高层次人才和企业人才子女入学管理办法》,进一步扩大人才子女的入学照顾范围。数字化人才多属于高知识分子,可申请认定瓯海的高层次人才。若符合人才条件,区教育局将分类分批统筹照顾安排人才子女入学。不符合入学照顾政策的对象,还可参与瓯海的全员积分入学。我们将遵循“积分高者优先”和“兼顾志愿学校”原则,统筹安排入学,在瓯海的招生计划内尽可能保障在瓯居住工作的人员子女应读尽读。
最后,感谢您对我区工业经济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办理单位联系人:梅建中,联系电话:88502273。
温州市瓯海区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3年6月16日